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摄 影:王续焜

采访: 王江月 撰文: 成进羽

场地提供:北京首钢园香格里拉

苏小玎:坚持就会拥有最棒的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星月SHOW|苏小玎:遇见未知的自己

SUXIAO DING

“只要爱得深沉、踏实、质朴,

就一定会有你心中最棒的舞台。”

面前的苏小玎剪了短发,清爽利落,一身白色西装更衬出几分斯文。与《狂飙》里恣意张扬的高启盛不同,苏小玎本人给人一种温和有礼的感觉。收敛了剧中角色眼神里的不羁,更多地流露出一种谦恭,偶尔还带有一丝腼腆。他会在出电梯的时候跟对接的工作人员屈身致意,会在服装师熨烫衣物时提醒小心烫到手,也会在拍摄结束后耐心和每一位工作人员合影......这也许就是多年的打磨与沉淀给予他的“礼物”。

这次拍摄的地点,我们选在了位于首钢园区的一家酒店,视线可及原始的钢筋水泥的建筑框架,但酒店大堂又充溢着绿意葱茏的各式植物,让整个空间呈现出一种刚柔并济的感觉。

场景1,酒红色的旋转楼梯,苏小玎信步而下,自在笃定;场景2,钢筋水泥的框架下,他凝神侧目,略有所思。场景3,背依宽厚的植物叶片,他的眼神流露出一抹忧伤以及那一低头的温柔……这些不同场景的切换,定格了苏小玎的多元面相,亦是他感受到的“刚柔并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灰粉色夹克 CANALI

墨绿色T恤 CANALI

驼色阔腿裤 PORTS

眼镜LAVEIN朗梵

鞋子J.Benato

从电视剧《胭脂》里笑里藏刀的仙道枫,到《媚者无疆》中的癫狂皇帝,再到《狂飙》里狂妄极端的高启盛。也许连苏小玎自己都没想到,曾经默默无闻的自己,在2023年初凭借《狂飙》突然“出圈”。当然这个“突然”,是于外界而言的;对他自己来说,绝对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而是源于毕业13年的时间里,他始终坚持的对表演热忱的滚烫的爱。

如此,他才在短暂的摇摆中很快“掰”过来;也可以在收获鲜花和掌声时,告诉自己“不要着急,要耐得住寂寞。”任何阶段,他都笃信“坚持就会拥有最棒的舞台。”

“无法做到一个令所有人满意的橘子”

今年初,热播剧《狂飙》不仅带火了猪脚面、金丝眼镜,更带火了一众参与其中的演员。苏小玎对此深有体会,他回忆起剧播出不久的的一天,他在一所大学的体育馆里打羽毛球,结果碰到一个女生跑过来很认真地指着他说:“快过来看,他跟高启盛长得一模一样!”

前一段时间,无论他随《狂飙》剧组演员与北京城市学院的同学交流还是回母校中央戏剧学院参与《狂飙》主创校友座谈会,苏小玎的出现都获得了很多注目和欢呼,网络上大家纷纷晒出跟他偶遇的合影,能看得出大家对他的关注和喜爱。

“非常感谢大家喜欢我的表演和我这个演员”。他坦言能够被大家认出来,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儿。同时,这也意味着未来会面对更多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凡事都是双刃剑,在获得更多欢呼和掌声的同时,争议和误解也伴随而至,有时成名的代价就是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被放大。以前,如果发生误解,苏小玎只需要跟三五个人解释清楚就好了;但现在,他不可能向每一个人解释事情到底是怎样的。经历过无奈和纠结后,现在的他似乎变得更加坦然,不再过多地焦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他说:“我们无法做到一个令所有人都满意的橘子,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橘子,它都坑坑洼洼的,怎样都会挑出毛病来。但对于我自己而言,谨言慎行,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父母,对得起我爱的人就好。”

虽然被关注不免给自己带来一些约束,比如之前他出门,基本不怎么打理,穿着打扮以舒服为主。但现在大家不免会对他品头论足,对此他想得很开,“大家关注你,说明你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外界产生影响,那我希望这种影响是正面的,给大家带来阳光向上的力量。”所以他愿意“戴着镣铐跳舞”,告诫自己自省自律,同时把自己打扮得帅一些,也会让自己更自信。

“还要坚持,坚持是没错的”

《狂飙》播出后,苏小玎在与朋友或同学见面时,不可避免地会聊到他扮演的高启盛。他们的交流更多了些专业的信息,比如从创作到最后的呈现,如何把握内心节奏的准确,如何选择外部延续的有趣等。

说到与高启盛这个角色的相遇,他特别感谢导演徐纪周在创作这个人物的时候带入了他的一些个性特质。“这让我在表演上仿佛先拿到了一个大红包,所以能更自如地走入这个角色。”

与此同时,苏小玎也做了许多功课,尤其是深入挖掘了角色的前史。毕竟他自己的成长历程跟高启盛的人生走向有很大的反差。苏小玎从小受到的是健康良好的家庭教育,个性也比较阳光。所以为了揣摩人物的心理,更清楚地知道高启盛受过哪些侮辱,什么让他自卑,他查阅了许多犯罪心理学的书籍,看各种法制节目,了解了更多真实案例,也从电影《小丑》中学习和借鉴,试图理解高启盛非正常的行为逻辑。“我们要找到他的动机是什么?这个动机,正常人是很难去理解的。无论是希斯·莱杰还是杰昆·菲尼克斯塑造的那个Joker,我都觉得很成功,他们都找到了人物的前史。我也需要找到这个依据,我觉得创作这个人物的难点,就在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受到启发的苏小玎开始了自己和高启盛的“神交”,并尝试在自己的人生经历里找到和高启盛的交集,在荧幕之外,苏小玎做了更多细致入微的工作。他会想象高启盛和那个曾经轻视过他的同学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也会拿自己大学时期生活费超支之后只能吃中戏免费的米饭、酱油、醋、汤、咸菜的经历跟高启盛从小家庭条件艰苦的过往共情,这种窘迫的感觉是相通的。

戏里戏外,高家兄妹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和张颂文老师的很多即兴表演里,他们也会探讨高家三兄妹的父母是什么时候离开的、小盛大学学的什么专业、小盛的学校离家有多远......大到高启盛的每一个人生阶段经历了什么,小到他每个阶段的眼镜和发型都是精心设计过的,第一阶段是一副黑框眼镜,头发是塌的,“黑框眼镜是有边缘的,也代表了他在那个时候做事情是有分寸的,很乖。”第二阶段就换成了一副无框眼镜,这个时候高启盛刚刚创业,内心开始膨胀,做事开始为所欲为起来。而最后一个阶段则是忘乎所以的状态,头发是梳着很光亮的背头,他开始掩饰和伪装,但是事实上他已经陷入深渊无法收场了。

《狂飙》里高启盛一直在寻求认可,苏小玎也是。他曾给高启盛写过一篇文字,称“在一个心境特別不好的时候遇见你,但也庆幸,你让我不再摇摆、动摇。给你,给这两年的角色都道个歉,对不起。因为我被別人掰的,好像不创作也可以生存,只要做好‘明星’就可以,虽然我不是。”事实上,在苏小玎打拼的这十多年的时间,他也渴望被认可。谈及过往,他红了眼眶,他知道,其实有千千万万用心在做自己工作的人,用心在做表演的演员还没有被观众熟知,个中缘由可能有命运的安排,也可能有自己的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他也很自信地表示自己一直在认真演戏,“虽然过程中有遗憾,但我知道自己用心就够了。”因此他很珍惜透过《狂飙》自己被更多的人看到。

在问到如果这部戏没有取得现在的收视效果,他还会动摇吗?他略有沉吟,然后一字一顿地说:“会继续坚持,再用下一部作品说话。”

为了佐证自己的“坚持”,他接着刚刚的话题补充道:“《狂飙》这么成功不是偶然,就拿我和颂文老师的对手戏来说,是我们一场戏一场戏对出来的。拍摄的时候,感觉自己状态不对,或者情节逻辑不顺畅,我们宁可暂时不拍,自费租场景补拍。所以以后的角色更要回归表演本身,要知道你现在这个成绩是什么给你的,是认真演戏给你的。”

“还要坚持,坚持是没错的。”他语气坚定,跟大家说,也是跟自己说。

“不怕把一类角色演到极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牛仔外套及牛仔裤 CANALI

白色衬衫及领带 CANALI

胸针 赫拉臻藏

和传统的以场景为切换点的电视剧拍摄模式不同,《狂飙》基本是按着时间线顺拍的。高启盛这个人物经历了大学时期,开店卖小灵通,及最后狂妄“黑化”的三个阶段。

问他哪个阶段的表演更难驾驭?苏小玎表示第三阶段的高启盛最不像自己。所以在之后的创作中,他有了更多考虑,像戏里呈现的诡魅的笑这种习惯性动作是不是会显得刻意。播出效果给了他答案,那是他当时当刻的内心节奏的外部延续,因为有了真实的感受,所以呈现出了一种有趣的、有辨识度的外部延续,而那种状态其实已经是很难再复制的了。

“演员的感受是很重要的。”剧本里看到年少的伙伴从监狱出来,到底是什么感受,苏小玎没有预先设计,但在见到唐小龙的那一刻,他下意识地做出了那样的举止和反应,他认为只有那么一个有趣的动作,能掩饰高启盛内心的不安和惶恐,又带着一些意气风发,多重的情绪夹杂在一起......他想不出还有比这更好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和张颂文合作的三场扇巴掌的戏里,苏小玎也呈现了不同的反应。高启强在亦父亦母的状态下,对于弟弟犯错给予了不同的处理方式。这一切都是跟着演员当时的感受走的,高启盛卖小灵通赔钱和他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在哥哥高启强心里的严重程度一定是不同的,这种内心感受导致的外部延续也必然会有所区别。“这三场扇巴掌的戏是徐纪周导演跟我们一起磨出来的,现场的合力会产生不一样的化学反应,所以我要感谢导演对我引领和指导。”

苏小玎和徐纪周导演已经不是第一次合作了。在《胭脂》和《媚者无疆》两部戏中,徐纪周导演就启用了他饰演反派角色。《胭脂》里的仙道枫表面上文质彬彬,实际上腹黑阴险;《媚者无疆》中的病娇皇帝,邪魅狠辣、阴险狡诈。《狂飙》中的高启盛更被评价为“斯文败类”天花板。

“如果再有这类癫狂到极致的角色找你,你还会演吗?”

他没有多少犹豫,淡然回应:“我不怕把一类角色走到极致,当然,我也更想让观众看到我其他的可能性。”他觉得,演好一个反面人物,最大的恐怖是未知,他希望能透过角色看到这种未知,并把这部分演出来。“遇见未知的自己”,让作为演员的他感到欣慰。虽然因此可能会被定型或贴标签,而且他也知道,撕标签不仅费力还挺疼的。但他信守自己是一个演员,“演员是我的职业,演什么样的角色,我都愿意,我都会努力的去塑造,我不怕有标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小玎不否认《狂飙》的热播给他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权,因此更要谨慎考量接下来的剧本。而不是消费热度,着急拍戏,“要等好作品,要耐得住寂寞。”

事实上,在《狂飙》之前苏小玎也经历过比较长时间的沉寂,拍的影视作品数量不多,前后两种“寂寞”于他一定是不同的感受。问他当下会更自信一些吗?

“不会。”他若有所思,稍顷,顺着自己的思路解释道:“优秀的演员大多是敏感的,他们对于角色往往是害怕的、恐惧的,无从下手的。在这个恐惧的过程中,感受力是敏锐的,在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人,要有更细致的观察和感受,才能够完成打破和重塑的过程。”

这种感受力是他演了二十年话剧领悟到的。每一次演出观众不同、演员的心情和身体状态不同,表演也会有所差异。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剧场里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冬天和夏天,观众穿的衣服材质不同,现场的音响效果也会不同,所以要随之调整自己的表演方式。他自认是一个感受型的演员,所以很珍惜自己的紧张和恐惧。这也要得益于导演陈铭章对他的提醒,“他曾经很严厉地说,小玎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在舞台上变成了一个‘戏油子’。于是我发现我见到观众是兴奋的,但我不紧张了。可恰恰那些第一次上舞台的演员,他们的那个感受力是最对的。”

自2010年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苏小玎一直在舞台深耕,相继演出了话剧《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二马》、《都市生存手册》、《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老舍赶集》等。2017年,他凭借话剧《二马》获得第七届国际戏剧学院奖最佳主角奖。在这部话剧里,苏小玎要完成分饰多角的反串,这对他而言,也是很大的挑战。但他认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他们的感受力是一样的,对于疼痛的、伤心的、喜悦的感受力都是一样的,所以没有男女性之分。他开始仔细研究女性的坐姿、行为举止。这些也许观众并不会注意到的细节,他都想要努力练习,把角色塑造的更加丰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滑解锁更多相片

印花衬衫 Paul Smith

白色T恤 PORTS

黑色牛仔裤 Calvin Klein

这种观察生活的练习,在他刚考入中戏的时候就开始了。大一的时候,苏小玎为了完成一个作业练习,去后海观察手艺人吹糖人,跟着学了一周,手上烫的全是泡。因为师父要教他就出不了摊,苏小玎就把自己的零用钱都给了师父来弥补损失。“学的时候要从头开始,先揉成糖球,中空,再拉丝,然后吹气,捏成各种形状。”过程虽然艰难,但这是他对于舞台和表演的第一次认知。

看了苏小玎的作业,当时的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也是他的班主任刘立滨老师给了他很高的评价,让他再打磨一下,然后跟其他同学的作业进行一个融合,就可以作为大一第一学期的汇报作品。中戏表演系四年一般有四次大型的汇报演出,大一是观察生活作品,大二是中国剧本改编作品,大三是外国剧本片段改编,大四就是毕业大戏。所以这对当时初入中戏的苏小玎是一个莫大的鼓励和殊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色西装套装 Anest Collective

墨绿色T恤 CANALI

“我想把我自己的身体变成载体”

对苏小玎来说,除了表演,还有一个才艺在他身上也很突出,就是音乐。他从4岁开始学钢琴,一学就爱上了。“我记得我那钢琴旁边就是窗户,我们家住在7楼,然后就是小区的花园,我看小朋友每天四五点钟放学就开始在那玩,我就在那个时候还连曲子都不会弹,但我能记起来的就是练,就每天练指法、练手型。很枯燥,看到别的孩子在楼下玩就有点坐不住了,但后来能弹了完整曲目就越来越有兴趣了。”

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他亦跟表演结缘。3岁的时候,他便有机会参与了张国立老师导演的影视剧《请拨315》;1997年,出演了影视剧《穿越死墙》。但苏小玎并没有选择顺理成章地继续表演之路,而是出国学了音乐。之后他的艺术之路又出现了“反转”。因为在他看来音乐是复杂的,钢琴只是音乐的载体。他又想学表演的原因是想把自己的身体变成载体,把好的作品带给大家,把好的表演带给大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6年16岁的苏小玎考取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班,毕业后又幸运地考入中国煤矿文工团,虽然由此成为专业演员,但音乐在他的生活里始终占有一席之地,不仅是他情绪的出口,而且也让他能够在一些话剧里担任音乐总监一职。说起这些话题,他娓娓道来音乐在戏剧中的作用,“比如在一场比较滑稽的戏里面,如果用弦乐的话有点宏大,用钢琴的话又有点单薄,就可以用合成器做成一个阿卡贝拉的形式。戏剧音乐的可能性就在于它的假定性很强,它会有超现实主义的部分。它不像影视剧,杯子就是杯子,盖碗茶就是盖碗茶。戏剧可能把它想象成一个超现实主义的,它就是个鸡蛋。所以让我们的想象力也更丰富,这是话剧可能更好玩的地方。”

毕业的十三年里,虽然有过不为人所知的无奈,也有默默坚持的艰难。但苏小玎很感谢舞台和音乐给予他的存在感,让他一刻也没离开过表演。他记得有一次同学聚会,一个很要好的同学跟他说不再做演员了,因为没办法养活自己。问及他这十三年里是否也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坦言:“如果说有过低谷的话,是我的单位一直在哺育着我长大,在话剧舞台上让我生存下去,所以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专业的对口程度上,我都还比较幸福。”

在拍摄《狂飙》期间,曾经有很长的时间不为人看到的张颂文也跟他交流过这个话题,“颂文老师做过导游等一些要维持生计的工作,但他一直没有忘记表演。他说弟弟,你们现在不太会为生计发愁,为什么没有理由去坚持表演呢?!”听了颂文老师的这番话,苏小玎流泪了。那种扑面而来的对表演质朴的、滚烫的爱,让他深受触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苏小玎看来,一个好演员的标准应该是他的表演是深刻的、充满人性的,是让大家看完之后有一定的思考。他很向往成为像姜文、陈道明那样有文化底蕴的学术型演员。

6年前,他凭借话剧《二马》获得国际戏剧学院奖最佳主角奖时,他在获奖感言中这样说:“十一年前,我穿着中央戏剧学院的校服,站在校园的操场上看升旗仪式,抬头一看有国旗,低头一看胸前有中央戏剧学院6个字。毕业之后,拍了这么多年的戏,排了这么多年的话剧,抬头一看依然有国旗,依然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低头一看没那6个字了,原来发现在心里。”

如果让2023年的苏小玎给2006年刚进入中戏的他送一段寄语,他说:“别动摇、别摇摆,坚持住,记着满手都是泡的你。永远保持对表演热忱的滚烫的爱,就一定会有你心中最棒的舞台。”在旋转楼梯拾级而上的苏小玎,回过头来,视线投向远处,他的眼睛明朗清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Q&A

Q:最喜欢什么季节?

A:我还挺喜欢北京的冬天的,不知道为什么,北京的冬天总有一股特殊的味道,我觉得是蜂窝煤的味道。虽然现在好像很少有蜂窝煤了,但一到冬天就好像嗅觉有记忆似的,总能感觉到空气里弥漫着蜂窝煤的味道,那是一种温暖的、家的味道。

Q:你觉得自己是很典型的北京孩子吗?

A:对。特别典型,很仗义,要面子。

Q:小时候父母比较忙,大部分节假日都要自己一个人过。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会让自己比较孤独吗?

A:我觉得好的一点是就比较让自己耐得住孤独,从小到大自己都能跟自己玩的很好。

Q:会觉得自己比同龄的孩子要晚熟吗?

A:我觉得会比较晚熟,但是这一点有助于我的表演,就是在创作当中不会考虑那么多,会全身心服务于表演的最高任务,那就会打开自己的想象力,打开自己的感受力,去感知这个最高任务。

Q:你的个性比较好强吗?任何事情都要做到第一或最好?

A:是,这样会比较累。反正要对得起自己,不然还不如不做。

Q:演员这个职业不免会被外界拿来比较,这种心态的落差如何调整?

A:再努力呗,你人不火,剧不火,一定哪出现了问题。

Q:不会怨天尤人吗?

A:会,那没办法,忍吧。比如说没有工作没有戏演的时候,那就规定自己每天干点什么,每天拼个积木,每天画一幅画,每天看两部电影,每天看一个剧本,做完这些才能做别的事儿。

获奖方式

1、转发本期微信至朋友圈,截图发至后台;

2、安静地阅读完本期文章,在留言区附上您想对TA说的话,字数不限,真诚可贵;

3、在完成1和2的前提下,依照留言区点赞数和真诚系数综合判断,领取苏小玎签名照一张。

上期获奖名单

李健签名照获奖者:Astrid

恭喜 麻烦在后台留下地址和联系方式哦~

宣推 / 曾繁霖

统筹 / 文辉

执行/安妮、成进羽

协作/林君

摄影 / 王续焜

艺人妆发 / 冯兴

服装造型/Miyoko

主持人妆发 / 璐璐

后期剪辑 / 韩锋

撰文 / 成进羽

编辑 / 成进羽

主编/王江月

出品人/王江月、杨娜

鸣谢

捷途大圣

场地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