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运动,勿忘读书。

乐于独处,享受孤独。

——面壁者与破壁人

很多时候,我们会在做选择时犹豫不决,

甚至可以说,有时候我们并不觉得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

但是往往,我们在未来会后悔自己在当下做出这样的选择。

“如果当时这样做就好了...”

“如果三年前就坚持读书坚持健身到现在,就好了.....”

“如果能克制自己,不吃雪糕不吃垃圾食品不喝汽水,就好了....”

“如果....有如果....”

那么对于这些现象,或许,我们能套用一个思维模型,

它一定能帮助你,做出相对正确的选择!

那么,这个模板就是:把处理这件事的主体从“你”变成“你的儿子/女儿”,然后再问一遍。

什么意思呢?

举个例子。我们假设小A的儿子是小B。

夜深了,小A的脸上闪着手机屏幕的亮光,眼里闪过一丝纠结,但很快,小A遵从了内心的选择:“就玩5分钟,5分钟后一定去睡觉!”结果凌晨两点时,传来一阵哀嚎:“怎么又熬夜了啊....”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小A就可以套用这个模板去思考他的纠结:

夜深了,小B的脸上闪着手机屏幕的亮光,眼里闪过一丝纠结,此时,由小A来替儿子小B做选择时,小A表示:MD赶紧去睡觉!!一天天的就知道熬夜熬夜,玩个屁的手机啊!

你看,如果让自己来选,多数人会难以忍受诱惑。

但是如果你来选择你儿子干不干这事,你多半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了。

同样道理,熬夜、抽烟喝酒、打游戏、刷视频、闲聊、逛街、打架、斗殴....

你不希望你儿子去做的事情,就是错的,你就不要去做。

对应的,学习、读书、健身、跑步、谦虚、虚心、穿秋裤....

你希望你儿子去做的事情,那就是对的,你就要去做。

这个思维模型,非常好用,

它总能帮助我们做出相对正确的选择。

它的用法场景,还有非常多,几乎只要是个人成长方面的选择,都可以套用。

我今天就纠结了一个问题:到底还要不要日更写作?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我写过好几篇文章,答案都是“要每天都写”;

但还有更多的草稿、每日复盘里,答案有些是“必须每天都写”,有些是“不要每天都写”。

比如说,我很早就写了一篇草稿,内容为,《万一哪天我阳了,断掉了日更怎么办?》

答案是回归初心,写作只不过是为了提升我的某几项能力而已,因不可抗力而断掉,完全不影响。

很荣幸的是,我至今都没尝试过阳了是什么感觉,甚至,我家亲戚其他人都阳过了,就我兄弟几个一直没有阳,哈哈哈。

而最近,我感到江郎才尽了,不知道写什么好,还因此枯坐了很长时间。

而今天,我套用这个思维模型,最终做出了个决定:

不日更了!

这个决定的关键就在于,不是不写,而是不再被“日更”这两个字像是猴哥的紧箍圈一样框住了我,让我束手束脚的。

我一直以来,都在强行催眠自己,这不是日更,我只是单纯地想每天都写而已,随心所欲,不要自缚手脚。

但是这个词,总是会影响到我的心境。

从今天开始,我不愿再纠结于“日更”这两个字,即使断掉,那就断去罢,

我想写就写,不想写就断,随我喜欢!

好啦,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差不多啦~

既然都看到这里了,

那就祝你, 学会这个思维模型!

点个在看,一起共勉!

‍ ‍ ‍

‍‍‍看更多深度思考文章

点击下方“聪”字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