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的真实形态应该是什么样子?个人认为,它绝不是将智能手机的功能转移到车机系统这么简单。智能手机可以链接生活的基本面,但是无法兼容特定出行场景下的功能使用。尤其是开车时,人们最需要的并非那些五花八门的娱乐功能,而是能让用车体验和驾驶更轻松的智能化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行业内,绝大多数车企的智能系统,都是在智能手机的基础上做减法。但显然,这种做法已经越来越不得人心。而最新发布Coffee OS 2的长城汽车,显然要用实力“打假”伪智能座舱,为智能汽车的内涵增添实质性的内容。

核心竞争力:关键技术自研

在行业内,许多车企应对智能座舱的做法就是拿来主义,即在软硬件方面分别寻找供应商,再让几家供应商自行结合,成为一套可操作性的车机系统,然后再将最终成果放进自己的整车产品当中。

这样操作的难度固然是最低的,但劣势也很明显,就是这种智能座舱系统无法与车辆自身的特点结合,你所得到的实际上只是一个阉割版的平板电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摒弃这种做法的长城汽车Coffee OS 2,以自研框架层作为“1个自研中间件”,立足App 和HAL2个自研统一接口,将车机系统变成了自驾的独门绝技,实现“N种硬件配置+应用服务生态”的形式。

首先,通过软硬件强大的实力支持,Coffee OS 2的软件研发周期、进度和质量都能处于行业第一梯队。其次,支持互联网和第三方开发者资源快速接入,能够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智能体验,更拥有建立软硬件生态的能力。说直白一点,“1+2=N”的底层架构,在现阶段可以满足驾车过程中的任何需求。

“嘴”到擒来,高阶交互体验出自Coffee OS 2

从具体功能上来讲,Coffee OS 2拥有隐形助手一样的使用体验。最明显的突破就是,新系统解决掉了后排闲聊干扰驾驶员交互、多指令执行反应慢和遗漏,以及必须要唤醒语音指令的痛点。

Coffee OS 2的语音产品规划覆盖全车功能,对话场景达到史无前例的940个,语音指令执行的内容更是包含车控、系统、导航、多媒体等多个软硬件模块。

体验起来,车机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唤醒速度飞快,理论上只有250毫秒,基本能实现没有迟滞的交互体验。其二,Coffee OS 2还能通过多音区声源定位,屏蔽掉后排乘客闲聊时发出的噪音,对驾驶位成员的语音指令精准识别。其三,就是超强的上下文理解和泛化理解能力,即便语音指令十分口语化,系统也能够准确识别无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语音指令识别能力和执行能力的提升,仅仅是Coffee OS 功能突破的一个小亮点。理论上,长城汽车的Coffee OS 2拥有更强预测能力,实现人机关系由传统的人类适应机器向机器适应人的趋势转化,形成有智商、有温度,甚至有独立感情和思考能力的隐形出行助手,让每一次驾车出行都拥有更加舒适的出行体验。

这就如同我们在科幻片里见到的情形一样,一套优秀的智能车机系统,改变的不只是用户的出行体验,而是宏观层面的出行模式。展望未来,Coffee OS 2的想象空间还有“无穷大”,届时,智能汽车将会得到彻底的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