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文章头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异域人是不能亲近和相信的,因为他们并非华夏子民,不可能与华夏团结一心。

但同时,古老的中国人又是宽容和善良的,他们会包容一切远道而来的客人,以最真诚的心招待他们。如此矛盾又截然相反的做法,塑造了独属于中国的特别风貌。

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有一位来自韩国的少年因贫穷走入华夏避难

。战争结束后,他的亲属准备回归故土,唯有他摇摇头,认真表示,他要留在这片养育了他的土地,报答这里的人民。

后来,他确实如当初所言,用大半生的时间为这个国家的发展和建设付出一份巨大力量,官至副国级。那么,这个少年是谁?他又有怎样的故事可以讲述?

01,赤子情怀:他说我是来自中国的朝鲜族人

1927年晚春时节,后来心怀大志向的少年出生在韩国忠清北道一户姓赵的人家。

他于家中排行第四,甫一降临人间,就展现出蓬勃生命力,让他的祖父赵东植非常欣喜,亲自给他起名,唤作“南起”。

赵东植是当地颇具威望的富绅,

曾组织和参加抗日斗争;他的儿子叫赵龙九,即赵南起的父亲,是一个整日埋头书案,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读书人,对家业经营半点儿不上心,因而当赵南起诞生时,赵家的情况已然显露败势。

1935年,赵龙九省吃俭用,攒下一笔钱财,把赵南起送入学堂读书。由于彼时日本人“强占”韩国,要求上学的韩国民众必须改一个日本名,所以赵东植父子违着心意给赵南起取了个“丰田南起”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东植叮嘱年少的南起:

“改姓,仅是换个字。你要时刻记住,你是赵家人,我们的民族精神不可忘却。”

赵南起谨记祖父的话,

在学校中坚决不唱日语歌、不说日语,

常常招来老师的惩戒。4年后某个隆冬,早就负债累累的赵龙九决定带着全家人背井离乡去逃难。

他们踏上一条艰辛无比、又充满希望的道路,千里迢迢赶到中国东北,定居在吉林永吉县一户朝鲜族村庄。

半年后,年老体衰的赵东植愈加思念故土,数次向儿子提出要返回家乡的请求。

赵龙九本想叫年长的赵南起陪同祖父回家,未料赵南起拒绝了,他说:

“我想留在这片养育了我的土地上,我想报答他们。”

赵龙九无奈,只得改由赵南起的弟弟护送赵东植回乡。1945年,日本人投降的消息传出,赵家人依旧留在东北,未与其他朝鲜人一般,迫不及待回归故国。与此同时,18岁的赵南起做出一个令人无比意外的决定,他告别父母,

徒步100余里路找到民族同盟组织,

只为加入中共。

为了表达诚心,刚刚成年的赵南起毫不犹豫地承担起“号召朝鲜族向部队捐粮”的重任,并完美完成该任务,获得同盟组织上级的青睐和认可,不仅加入了部队,而且得到进入军政分校学习的机会。

读书期间,赵南起如愿成为中共一员。

随后,他以优异成绩获得组织分配,去到延边当了一名土改工作者。新中国成立后,赵南起调任吉林省委政策研究小组,负责研究农业工作。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来自他乡的异域人生平唯一一次踏上战场,开启了属于他的辉煌一生。

那年6月,部队急需会说朝鲜话、熟悉朝鲜风俗的战士入朝工作,赵南起成了人选之一。他趁着夜色,与同伴急匆匆搭乘火车,进入朝鲜战场,担任翻译和联络员。

有一次,朝鲜首相朴宪永见赵南起的朝语说得非常流利,好奇问他:

“你是朝鲜人吗?”

赵南起面不改色,理所当然地回答:

“不,我是来自中国的朝鲜族。”

02,与君相交:毛岸英的牺牲让他感伤不已

在朝鲜战场上,赵南起的出色战绩主要体现在后勤运输阵线。1951年6月,赵南起被调到后勤部门任运输组组长,负责汽车运输总调度。

因我军没能及时掌控制空权,运输最初阶段损失非常严重,刚刚上任的赵南起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但他没有轻言放弃,而是绞尽脑汁想解决办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赵南初步拟定两个计划

:长区段倒运;全军运力集中运用

他亲自跑到前线协调运输工作,每次出发前,赵南起都会给战友留下一封信,叮嘱他们,若是自己没有归来,就把信件寄给他的父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秋冬,美国人的攻势愈加猛烈,寒冷的冬季也给运输工作造成困难,可赵南起仍旧不肯服输。那时的他不会使用算盘,只能用笔纸一点一点人力计算。

首长心疼他,想尽办法帮他从国内找来一台老旧的手摇式计算机,才算解决了赵南起的难处,让他完成了整个部队的分配和运输方案。

1952年10月,

赵南起再度迎来一个艰难考验

。因美军的攻势规模实在巨大,我军战士弹药消耗惊人,必须在1天半以内完成补充。

赵南起接受该任务,先是跑到库房查看弹药余量,发现所剩无几;接着他又大胆使用汽车运输的方式,经严密筹谋,自安东成功运来3万枚手榴弹,消弭了我军的后顾之忧,震惊所有人。

至此,

只有25岁的赵南起扬名朝鲜战场,

成为大家不敢轻看的钢铁运输线上的幕后英雄。

除此外,赵南起在朝鲜战场同一个人的友情也很让人感慨,此人正是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

他们相识在两人进入朝鲜战场最初,彼时初任参谋员的赵南起听从安排,走入自己即将居住的宿舍,见到了身材消瘦的舍友。对方很热情,第一句话即是

“我来介绍下我自己,我叫毛岸英,负责俄语翻译。”

赵南起下意识觉得此名特别熟悉,试探性问舍友来自哪里。未想毛岸英大大方方地表明“身份”,

告诉赵南起,他的父亲就是毛主席

。这样的态度一下子拉近两个人的距离,让赵南起“自在”不少。

几个月后,美军派侦察机到司令部所在上空盘旋,彭德怀急忙下令叫全部人员躲入防空洞。

汽油弹落地炸开之际,赵南起忽然听到同伴大呼“救人”,他慌张环顾四周,没有见到那个熟悉身影,心头渐渐浮现不妙预感。

赵南起不敢多想,

当即跟着战士们一起冲出防空洞救人

,最后在熊熊烈火里拖出早已失去呼吸的毛岸英。

那个晚上,赵南起彻夜未眠,始终在回想与毛岸英的相交,为他的牺牲感伤不已。

1953年,朝鲜停战,赵南起亲自参加了签字仪式。战争的结束、和平的到来,让赵南起的心绪非常复杂,一方面,他为未来安稳局势而感到开心;另一方面,战争和牺牲令赵南起飞速成长,再不是往昔那个心性单纯天真的少年。

所幸,留在他骨血中的家国大义仍在,赵南起还是那个坚定信念与立场、一心为国为民的革命战士。

03,未改初心:他的生平所愿即是让老百姓富起来

1955年,赵南起进入解放军后勤学院学习;1956年,他被破格提拔为教员,负责编写志愿军后勤经验总结工作;1957年,赵南起重回朝鲜,担负起撤军和移交物资等责任。

1年后,

他与最后一批志愿军战士们一起回到华夏,

见到了故交毛岸英的父亲毛主席及中共领导们,得到他们的称赞表扬。

次年,赵南起听从中央安排,去到延边军区从事政治宣传工作。他深入民兵队伍,探寻民兵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带领民兵和两省军区共同进步。

1963年,时任延边军分区副政委的赵南起参加了省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工作,调任珲春县相关工作队书记,组织群众迁居防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殊时期期间,

赵南起遭到迫害,可他未被“打倒”

,反而咬牙维护围边稳定,为农业生产付出巨大贡献。

1973年,恢复工作的赵南起到通化军区担任政治委员;1977年,他升任吉林军区政治部主任;1984年,赵南起再度升职为该军区政治委员。

1985年,洪学智提名赵南起为后勤部部长及上将的消息传出,赵南起立马受到某些匿名同志的针对。

那些早就离开岗位的离休干部给洪学智写了一封信,袒露对赵南起的怀疑,

说他可能是来自韩国的“特务”。

赵南起未因老同志的“举报”而恼怒,反倒主动接受相关部门调查,并得到清白证明。1988年,赵南起获上将军衔,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

他的人生在暮年时又一次迎来巨大转变,可赵南起仍然是当初那个赤子心怀的“少年”,他未改初心,继续竭尽全力为华夏生态环境的建设努力着。

对赵南起来说,

他生平最大心愿就是让老百姓都富裕起来。

年过古稀,头发花白的赵南起不顾老迈身体,亲自深入怀化、通化等地考察,为农民增收找寻一条有利途径。

2年后,赵南起退出领导班子,依旧关心华夏发展事业。91岁那年,他因病于首都故去,结束了充满波折的一辈子。

纵观赵南起的一生,会发现他确实极具传奇色彩:明明是来自异域的孩子,却因华夏对他的庇护和养育而甘心留在这里,

把自己的一辈子奉献给华夏

朝鲜战场上出色的钢铁后勤运输战线英雄是赵南起的又一“身份”,与毛岸英的交情则令他的战争生涯增添几分憾然,在那里,赵南起学会了忠诚与坚韧,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完成了一次“大转折”。

归来华夏,他不忘初心,继续为华夏的建设和发展不懈奋斗着,把祖国与人民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直至年老,亦不愿割舍。

他对中国的爱,对中国人的爱,的确叫人无比感动、非常钦佩!如此一位革命先辈,确实有理由得到中国人的称赞和传颂,不是吗?

这是文章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