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长提醒:本文内容仅对合格投资人开放!

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并且符合这些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一)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二)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说明下,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最后,私募基金风险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哦~

厂长的话

不知不觉,今年前三个月已经匆匆而过。各家私募的一季度成绩表也已经新鲜出炉,股票策略私募总体表现良好,平均收益为5.17%,正收益私募占比达到77.08%。也就是说大多数投资人一季度还是赚到钱了,今天咱们就来看看一季度收益超20%的优秀私募们,其中一家更是放话“一亿起投,非诚勿扰”,到底是哪家私募这么牛?产品真的有那么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圆一季度夺冠

最近不少私募都陆续召开了自家的二季度策略会,厂长听了一些私募的最新观点,大家总体对二季度较为乐观。

但多数对AI概念板块较为谨慎,觉得完全没有基本面做支撑,当然,也可能是部分私募一季度踏空AI,怕后续追高。。。

回到一季度的业绩情况上,百亿私募里,只有正圆投资前三月股票策略收益超20%。

截至今年4月7日,正圆的核心基金经理廖茂林所管理的多只产品年内收益超25%。

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

正圆集中投资的风格让业绩曲线相对大开大合,近几个月净值一直是震荡向上的趋势,就是不知道这股东风还能吹多久。

最新月报里,廖茂林表示3月重点布局碳中和与消费电子,半导体、新基建、新消费等领域也有一定布局。

未来依然看好消费电子、AR/VR、军工、新能源等。

“一亿起投”的私募大放异彩

说完百亿私募,咱们再来看看规模相对小一些的机构。

50-100亿的私募一季度出彩的较少,反而是20-50亿规模里,三家私募收益一季度超20%。

首先是老牌主观多头申九资产,一季度股票策略收益达到28.39%。

截至今年4月7日,由基金经理欧阳沁春掌管的全天候系列产品年内收益都在40%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

欧阳沁春曾任汇添富的基金经理,但业绩回报一般,不少产品排在同期后1/2,主要关注医药行业、移动互联网、消费电子等领域。

奔私之后,他的产品主打全天候投资策略,以自下而上优选成长股为核心,并辅以关键时点的对冲策略。

由于欧阳沁春掌管的多只产品成立于2019年,赶上了好时候,所以大部分产品至今年化收益超30%。

今年以来,申九资产调研了汤姆猫、超图软件、神思电子等AI概念相关个股,这波机会倒是较好的抓住了。

接下来就聊下这家“一亿起投,非诚勿扰”的私募阿尔法喵资本,一季度股票策略业绩为21.72%。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旗下多只产品收益超30%。

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

这家私募的股东背景和基金经理都大有来头。

首先股东为知名天使投资人龚虹嘉家族,龚虹嘉是海康威视的联合创始人,2001年的245万投资已经得到了近700亿的回报,回报率超2.8万倍。

基金经理袁义曾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员,清华五道口科创中国成员,擅长跨学科多数据建模、行为金融、宏观对冲、量化策略开发。

之前袁义曾管理的一只基金获得2022年度FOF平均收益全国第一。

这家私募致力于量化策略、宏观对冲策略开发,主要服务于超高净值个人或家族,直接对外放话“一亿起投,非诚勿扰”。

从过往两三年的业绩情况来看,袁义的实力还是很强的。

还有一家叫恒邦兆丰的私募,股票策略在一季度也取得了超20%的收益。

截至今年4月7日,由基金经理马长海所掌管的多只基金年内收益都在30%左右。

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

马长海擅长挖掘被市场长期价值低估的股票,从业经验超10年,恒邦兆丰对AI的观点是短期过热,但依然具有中期生命力。

阶段性业绩客观看待

业绩排行榜年年有、季季有、月月有,投资人很容易被阶段性的高收益所吸引,去追所谓的冠亚季军私募。

然而这种阶段性业绩做参考还远远不够,只有拉长到2年、3年甚至5年,也许才能看清基金经理的真实水平。

过去几年如果大家都追当年的冠军私募,那第二年相关私募的业绩大概率都会扑街,冠军魔咒也不是没有道理。

想在某一个阶段取得爆炸收益,那么风险敞口肯定会放大,投资的集中度也会提高,这种高收益往往较难有持续性。

2020有白酒、2021有新能源,去年基本团灭,到了今年,主线暂时是半导体、芯片。

一年抓住主线不难,难的是连续2年、3年都能踩中,所以投资人对私募的业绩已经要有合理的预期,倒不是说当年做得好的私募,明年就一定会业绩拉垮,均值回归。

而是大家除了关注业绩以外,需要多去了解下基金经理的投资逻辑和策略,包括对市场的最新观点等等,如果投资人觉得确实合理,也符合自己的需求,那再选择尝试也不迟。

一季度业绩亮眼的私募大多是重仓半导体、芯片,如果无法承受大幅波动,对相关的私募大家可以选择分批参与或者暂时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