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越来越多“内耗家庭”涌现,“原生家庭”这个词也频繁地被人们所提及。

前段时间,我邀请了几位好朋友一起出去野炊,大家都是拖家带口的,聊着聊着就把话题转到了孩子身上。

有一位朋友提起,她最近和女儿闹起了矛盾,本来很生气的时候,女儿突然来了一句“我讨厌这个家,讨厌你们每天一副为了我好的样子,讨厌你们一天到晚为了一点小事吵个不停……”

这句话让朋友彻底哑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仔细回想了一番,好像问题确实是由他们引起的。越是当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越看女儿不顺眼,总想着找找茬发泄一下情绪。没想到自己的气消了,却消耗了孩子的能量。

而通过朋友的讲述,我们大家都深有感触。为人父母,有时候好像真的容易掉入这个陷阱之中,越是无能的父母,越容易在一些小事上消耗孩子,无形中毁了他们的未来。

家庭内耗,最受伤害的还是孩子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教授塞德兹博士说过:“人如同塑造陶瓷一样, 小时候就形塑一生的雏形,幼年时间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黏土, 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

家,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所,是一个人成长的港湾。家庭的环境和氛围,往往影响着子女的个性发育和三观塑形。

而原生家庭的父母,是子女们最亲近的人,你们的相处模式以及教育方式,都会打造出不同性格的孩子。

如果孩子长期目睹父母争吵,互相贬低,或者动不动就冷暴力,营造一个糟糕的家庭氛围,就会令子女们感到窒息,忍不住想要逃离。

甚至可能影响到他们日后的人际关系,导致他们未来难以与他人建立起亲密的依恋关系,总是被不信任的消极情绪萦绕,过得痛苦不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我们要拒绝家庭内耗,尤其是在以下几件小事上,尽量不要去消耗你的子女。

越是无能的父母,越爱在两件事上消耗孩子

1、用“牺牲感”来掌控孩子

“我这辈子就是为了你活的。” “父母都是为了你好,要不是因为你……” “我们付出了这么多,你怎么能不听话。”

这几句话,想必不少孩子们从小听到了大。很多中国父母,都习惯反复去强调自己为了子女、为了家庭的牺牲奉献,借此站在道德的高地上,去要求、命令子女,掌控他们的人生。

教育短片《茉莉的最后一天》中,女主角茉莉就因为窒息的亲情,走上了绝路。

她有着令人羡慕的家庭条件,母亲是“留美硕士”,父亲是高校的系主任。出生就赢在起跑线的她,最终还是陨落了。

根源就在于她有一位要强又好面子的母亲,她是个留美硕士,却在生育后当上了全职家庭主妇,每天监控着两个女儿的一举一动。

孩子考得不好,她就冷眼皱眉,让她跪在地上作为惩罚,孩子考得好没有夸奖,只有否定和打压,刺激她下次取得更好的成绩。

而且她还会否定女儿的梦想,要求她去考医科,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投资,从来不倾听她们内心的真实声音。

只要女儿反抗,母亲就会强调自己的牺牲:“我好歹也是留美硕士,要不是为了生你们,我现在也是一个教授。”

母亲一次次用“牺牲”来逼迫孩子妥协,结果就酿成了悲剧,茉莉在拿到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以后,选择了自杀。

类似的悲剧,也许每天在无数个家庭不断地上演,可父母们总是临到结尾才发现,你们和子女本身都是独立的个体,用牺牲和奉献来营造的爱,听着伟大,但很容易成为枷锁,困在内疚的孩子。

子女们在这种家庭中成长起来,往往容易压抑又扭曲,他们也许一辈子都找不到真实的自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把自己的无能,转化为对孩子的愤怒

不得不承认,为人父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历无数个崩溃的瞬间。

尤其是当出现经济压力时,你更容易被现实压得喘不上气,好像周围的东西都跟你作对,可是又找不到一个合理的宣泄口。

这时看见子女们站在一边,他们懵懂无知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父母便会把火力集中到孩子的身上。

网上有句名言:“一个人的愤怒,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们的无能。”很多事情自己做不到,开始失控的时候,父母就会生气,而孩子一不小心就成了出气筒。

回忆一下我们的童年,是不是都有过被父母莫名其妙批评的时刻,尤其是当他们工作不顺的时候,你在那个家连呼吸都成了错的。

长久承接父母无名怒火的孩子,其实他们的情绪能量也在被消耗,父母一次次的攻击,导致孩子们变得敏感自卑,每天小心翼翼,生怕自己把你们得罪了。

很显然,长期如此,对子女个性的完善是没有益处的,并且还可能导致他们未来受到限制,因为自我怀疑不敢为自己争取机会;抗压能力太差,遇上一点困难就放弃;或者是情绪过于紧绷,人际关系受阻等等。

【最后总结】

若想避免家庭内耗出现,那么父母就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自己和孩子的人生分割开来,把子女当成独立的个体去对待。

我们始终要明白,大家都有各自的人生,为人父母要做的,就是担好养育者的头衔,照顾好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在关键大事上,给出建议但最终决定还是由子女自己去做。

并且在照顾孩子的同时,多关注自我的健康,以及个人发展,没必要为了孩子牺牲全部,爱子女的前提是你得学会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