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个观点是这样的:越不愿意生孩子的人越适合做父母。仔细品味之后,颇为认同。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不能听父母说了什么,也不能看单个子女成就如何,要看他们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如何。只要孩子能够走正道,信任父母且与父母关系亲密而有边界感,就算是成功的。

如果子女跟父母的关系没有温情,没有信任、没有关爱、只剩下抚养和赡养的义务时,那么父母的家庭教育无疑是失败的。孩子不走正道,性格极端且过于叛逆,但凡沾染黄、赌、毒的任何一样,都只能说明一点——父母的家庭教育是失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庭教育失败的本质是父母缺乏爱的能力


“人和人最亲的关系,是靠情感,日常相处,一致的三观,相同的利益,当然还有健康的认知,而不是仅仅靠血缘的。”(周小鹏)

在我看来,家庭教育失败的本质是父母缺乏爱的能力。具备爱的能力的父母通常得益于他们幸福的过往,曾经被父母温柔以待。
缺爱的人,结婚生孩子对他们来说只是发挥了人类繁衍功能的“跟风”行为,孩子只不过是自己的养老工具。这样的家庭幸福感极低甚至没有。
一个人越被当成人看待就越幸福,越被当成工具看待就越不幸。对于工具,父母深谙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这就导致他们对待儿子和女儿截然不同的态度:
将女儿定位为被索取的角色
将儿子定位为资源堆砌的角色

这种育儿观念多半会养育出迷之自信的巨婴儿子,和父母口中的“白眼狼”女儿。
父母和巨婴儿子通常缺乏反思的能力,儿子不知道自己的自信来自父母无条件地支持。父母剥夺了原本属于女儿的资源和权利去支持他们,他们却以为自己能力过人。
“白眼狼”女儿则来自父母的无条件地索取。女儿不能反抗,不能争取,一旦反抗和争取,轻则父母与之断绝关系,重则有性命之忧。他们只希望女儿老老实实地做一个没有思想的被勒索被剥削的对象,而不是一个人。
听听网上那些女儿的心声就可略知一二:


“其实我都觉得跟家人断情,我都不太习惯回娘家,我觉得他们很自私,需要他们帮忙就说我嫁人了,婆家为主,娘家有事就说费用,我很讨厌!感觉最熟悉的陌生人。”
“需要你就讲各种孝心打感情牌,不需要就开始讲各种规矩。”

春节回家两手空空的多半是儿子,返程后备箱被塞满的还是儿子和儿媳。
相当部分父母差别对待儿子和女儿往往赤裸裸,毫不掩饰。
知乎上有一个网友说,她大学出国交换需要20万元保证金,回国就退回来,父母也不愿意出钱。自己买房父母给了80万整天催着她还,结果她弟弟买房父母拿出200万。网友后来还是自己买房了,但被父母写成弟弟名字,理由是她不婚不育,还要求她房子过户给弟弟后向弟弟支付房租。她一气之下卖房移民国外和家里断了关系。
重男轻女的根源不在于父母有多少资源,而在于资源分配不公。女儿需要付出数倍的努力与躺赢的兄弟竞争,才有机会为自己谋取一个相对较好的未来。
血缘关系对于重男轻女的家庭而言,就是剥削女儿的通行证和筹码。一个不争的事实表明,中国相当部分家庭对女儿索取过多,关爱甚少。
没有资源的裹挟,女性越独立对传统婚姻和家庭的冲击就越大。
女性越独立,结婚的欲望就越低。男性之所以热衷于结婚生子,并非他们的基因优秀到必须有人继承,而是他们深知自己是婚姻的最大受益者。妻子、儿子几乎是他们心目中成功男性的标配。哪怕同样是一贫如洗,有儿子的一定会看不起没儿子的。因为儿子意味着将来有机会多一个利益贡献/牺牲者——儿媳。
无论宠溺还是刻薄,都不是爱
无论是对儿子过于宠溺,还是对女儿过于刻薄,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子女只是父母的养老工具,而非一个独立的人类个体。父母把子女当成无条件索取的对象时(无论他们是否意识到),注定无法在子女身上投入真正的情感,更无法和子女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这样的育儿思维,只会让亲子关系颠倒——父母变成孩子,把孩子当成了自己可以无条件索取的“父母”,以弥补从原生家庭里得不到的爱。父母在这样的教育潜意识里,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过度控制和过度索取

面对过度控制的父母,孩子通常一边抵抗,一边摆烂。他们在“抵抗——摆烂”中寻求激怒父母的快感,同时也白白消耗了大好时光。
控制欲强的父母通常对孩子过度说教和管理,鲜少陪伴和欣赏。
面对过度索取的父母,孩子要长成一棵大树其实是很难的,因为父母根本无法等他长大,就把他的嫩叶薅得干干净净。
孩子想要成长为一棵大树,只有远离只想薅他叶子的父母。
无论父母对孩子是过度控制还是过度的索取,都在表明父母的心智是受损的,他们是缺爱的(同情但不原谅)。无法承受的孩子则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来报复父母。
那个18岁以118分考新常青藤名校埃默里大学的张一得,去美国半年后就自杀了。
这是为什么呢?看了张一得的成长经历,你就会觉得孩子真可怜。

张一得他爹早年离婚辞职,带着一岁的张一得住郊区,过田园式的生活:种菜、捡垃圾,送儿子上昂贵的私立学校。
在广州妈妈圈,老得是圈里的“育儿专家”、“网红爸爸”,他为儿子打造的农庄,成为了许多家长和孩子们向往的游园。
他从小只与孩子用英语交流,每天给孩子做不重复的菜,并在妈妈圈晒自己做的菜。孩子3岁的时候想喝可乐不能用说的,只能用写的。去同学家参加聚会被要求捡些破烂回来。
他众筹孩子学费,答谢捐款人并在家宴请他们,他要求儿子自己给80多个客人们做饭炒菜。
张一得二年级开始得提前半小时去学校当食堂义工;8岁那年被要求用所剩无几的食物度过10天;五年级独自去苏杭和上海旅行20天,认识两个钓鱼的叔叔给饥肠辘辘的他做了一顿美味的水煮鱼。
孩子他爸保留孩子生活的点点滴滴,包括车票,第一次穿的鞋子,第一个玩具、第一次奖状等。建一个儿子用品博物馆。记录孩子上初中前自己接送儿子共3280次,和老师沟通210次,参与孩子活动72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一得4岁学做饭,5岁学完小学语文课程。他爸爸收了150多个干儿子干女儿,多数是自闭症孩子,在自家建的感统训练场上训练。
张一得自杀后,一得他爹却给孩子的全班同学写了一封信,信里老得自称自己尊重孩子胜过尊重自己。但是在我看来他没有给孩子最渴望的真正的关爱和温暖。
众多家庭教育悲剧的始作俑者——父母们,从来不会认为自己有错,甚至在面对舆论时可以眼都不眨地造谣,把自己说成通情达理的慈父慈母,说孩子不懂事、心理脆弱。
很多父母不会教育孩子,甩锅却是玩得很溜。他们占据“父母”这个有利的地位,在这块以孝为德的土地上,把所有的过错都完美地推给自己的孩子。这跟郭巨埋儿奉母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因为在他们的眼里,父母生了孩子,就有主宰孩子命运的权力。

子不嫌母丑家贫,只因父母三观正
子不嫌母丑,子不嫌家贫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家里有三观正、温暖有爱的父亲和母亲,孩子真正把家当成自己的避风港。少了这个前提,家对孩子而言,不过是一个带给他们风雨的危险之地,父母就是不安的根源。
如果孩子嫌弃了,只能说明父母给孩子树立了这个榜样,有条件地爱孩子,孩子只不过是在以符合父母的价值观来讨好父母罢了。
河北理科状元庞众望家徒四壁,母亲瘫痪,父亲患精神分裂症。庞众望不仅要上学,还得捡废品补贴家用。可是他的脸上始终带着自信的光芒。
这得益于他的母亲。面对生活的困难,她始终笑意盈盈,家庭充满爱和轻松。

我们发现那些有出息的孩子的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点:尊重孩子,信任孩子,觉得孩子出生在我家是我的荣幸。这种感觉传递给孩子,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得到体现。
尊重孩子,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财富。母亲的生活态度,以及父亲对母亲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是一生的。
家里有三观正、温暖有爱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幸运。父母从孩子身上吸取能量,孩子也从父母的身上获得勇气和能量。
健康的亲子关系,一定是父母和孩子是互相温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育儿的本质是育己

“育儿”在我看来是个伪命题。育儿的本质育己,是父母的一场人生修行。

“育儿除却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它的核心在于父母是怎样的人,即父母的人格决定了养育的质量。”(侯玉珍,《因为我是女性》)

父母只有不断地学习,跳出自己的惯性思维,才能从更高的角度“看见”自己的性格缺陷和童年创伤。这样才有可能修补这种缺陷。
父母一生的修行,不是挣了多少钱,获得多大的成就,而是看到自己的不足,学会真诚地看待自己,学会爱自己,学会表达爱,学会爱孩子。

通过学习,看清自己情绪的目的,才能管理自己的情绪;把自己软化,才能“看见”孩子的赤子之爱。
爱是柔软的,是温暖的。孩子正是以这样的状态来到父母面前,修补父母缺失的部分。父母在孩子身上汲取能量的同时,反馈给孩子同样的爱和温暖,孩子就会变成一个温暖而有爱的人。

“孩子不被爱时,他们第一反应不是去控诉父母,而是反省自己有哪里不值得被爱。”(穆戈,《双重人格》)

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从孩子身上吸取能量,却从不反馈他们相同的东西,孩子“长歪”是注定的结果。
没有人会因为健康的爱而变坏。无论是被宠坏的孩子,还是被无限索取的孩子,本质上都是从未得到过真正的爱。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当父母指责孩子不能体谅他们的时候,应该想到孩子在决定反抗之前,早就原谅了千千万万遍。

“每一个决定转身的人,都在风里站了很久。”(贾平凹)

真正成功的养育,或者说孩子对父母最大的感恩,应该是子女在认知和地位上超越父母。孩子对父母最大的回报,是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生活幸福的人,所谓父母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一根竿子,唯一的价值就是让孩子跳过去。
如果孩子未能超越父母,那一定不是孝顺,而是抱残守缺。

为人父母,当我们自认为自己无愧于子女的时候,请想一想,如果有得选,孩子是否会选择我们作为自己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