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失眠?

我想只有给失眠一个明确的定义,人们才不会害怕失眠,就像一个十几岁的小孩,能对感冒说出个所以然来,只有懂了才不会恐慌,人类的本性就是对未知充满了畏惧,当我们知道了失眠是什么回事,就像知道了感冒的机理一样的话,内心就会感觉很轻松,毕竟知根知底心中才有谱。

然而另一个问题随之出现了,每个人失眠的反应都不一样,如何来定义失眠?

有些人是晚上睡眠质量差,多梦或者噩梦,白天精神不好,气色差,但工作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些人则是彻夜不眠,翻来覆去睡不着,折腾一夜,精气神被内耗一空,白天有气无力,工作和生活都受到很大的影响。

有些人能睡着,但是和早醒较真上了,非要想方设法再次入睡,陷入了越想睡越睡不着的陷阱。

那么失眠到底该如何定义?是不是睡眠时间不够8个小时,就算是失眠?还是只有一夜不睡才算是失眠?亦或是哪怕睡着了只要早醒,也算是失眠?

我们来看看百科的定义:

2012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根据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了《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其中失眠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定义非常好,不仅描述了失眠的表现,还描述了失眠给人的感受。所以到底什么是失眠,绝对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睡不着,或者没睡够,但是我们大多数失眠者,都把关注点锁定这这两个方面,比如有些人明明睡的时间足够多,但是他自己非要认为自己没睡够,强迫自己多睡会,常见的老年人早醒问题就是此现象,明明老年人平均睡6个小时足够了, 如果他夜里9点睡觉,第二天凌晨4点多醒来,完全是正常的,但是他非要认为自己没睡够,所以这个定义就说明了,失眠是一种主观体验。

所以可以下定义:不管一个人睡的好与坏,只要他觉得自己的睡眠是个问题,给自己的工作生活造成了影响,那么这个人就是失眠者;因此判断自己是否失眠,不能单纯的以睡多久或者睡眠质量来判断,应该以自己白天的精神状态为依据,若精气神因为睡眠不佳,影响了白天的生活,那这个人就是失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明白这个概念,我举一个例子,同样是一夜不睡,第二天继续工作。

一种是自己熬夜玩游戏或者看球赛,熬了一夜,不但不困,还很兴奋,造成拖着疲惫的身体,到了公司看到同事,大家看到对方的熊猫眼,心照不宣的相视一笑,很明显同事昨夜也熬夜了,接着参与工作,时不时回想昨晚精彩的进球瞬间,中午还和同事小声讨论了一番,直到下班了,才感觉到有困意。

一种是自己想要睡着,却怎么也睡不着,翻来覆去折腾一夜,精疲力尽,早晨起来感觉太阳都是绿的,有气无力的回到工作岗位,总感觉精神萎靡,无法安心工作,甚至有了心慌的感觉,想着自己一夜没睡,中午赶紧补个觉,结果又是没睡着,下午更紧张了,临近下班想起夜晚来临,又要面对睡眠,不由得焦虑紧张起来。

都是熬一夜,两者有什么区别,从生理角度来看,熬夜都在伤身体,甚至第一种由于精神高度兴奋,对身体危害更大,但事实却完全相反,第一种熬夜的人,不但没事反而照旧工作,第二种熬夜的人,仅仅一夜就差点被击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失眠,仅仅从“不睡”这个角度来看,其危害并不大,甚至不能称之为失眠,而当事人的主观感受,才是让“睡不着”成为负担的源头,也是把“睡不着”升华为失眠的根源。

若我们内心无视失眠,不理会失眠,睡不着就睡不着,该干什么继续干什么,只要主观上继续工作和生活,那么失眠是不存在的,熬夜也好,睡不着也罢,仅仅是个生理现象,不能称之为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