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东野圭吾在《白夜行》中写过这样一句话:“太阳和人心,都不可直视。”

人心向来都是很难推测的,即使是表面纯真善良的孩子,可能也会释放出无端的恶意,有些小孩做出来的事,甚至可能比成年人更加恶毒。

这也是为何校园霸凌事件屡见不鲜的原因,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去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让校园霸凌远离小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关于校园霸凌,父母需要知道这些

1、校园霸凌是很常见的

两组数据带你直观感受校园霸凌的普遍性:

A:据数据统计,每年全球大概有2.43亿学生遭受过校园霸凌,占据着学生总数的32.5%。这也就意味着,每十个学生中,大约就有3~4名学生遭受霸凌。

B:在中国青少年一项调查数据中发现,至少30%的中小学生曾经被欺负,32.5%偶尔被欺负,6.1%经常被高年级欺负。

由此可见,校园霸凌的覆盖面积十分广,父母从小就要给孩子加强安全意识,保障他们在学校不被欺负。

2、如何区分孩子是被欺负,还是正常的打闹

这个界限在哪里,父母也需要明确。因为万一模糊了界限,都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教育专家认为,可以围绕以下几点去分析。

  • 主观敌意

一个小孩单方面故意挑衅对方的行为,其实就是主观敌意。例如,两个小孩上课玩游戏,一个孩子故意推搡或者恐吓别人,这可以称之为霸凌。但如果两人是为了争取胜利,互相推搡(没有恶意),这就只是争执。

  • 持续性

一般来说,欺凌都是持续性进行的,很多霸凌者欺负了对方一次,尝到了所谓的胜利带来的愉悦感以后,便会多次伤害对方,暴力行为也会不断升级,这就是霸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还需要注意:霸凌者的角色多半也是强大对弱小,多个欺负一个。

了解完这些基础信息以后,父母就可以重点知晓哪些孩子容易成为被欺负的对象。这样才能做好心理准备,尽早发现提前预防。

在学校容易被欺负的孩子,多半来自以下家庭

1、父母过于软弱、老实的家庭

研究发现,很多被欺负的孩子,在遭遇到人身霸凌以后,往往会选择忍气吞声,不敢向父母和老师诉说,这恰好就成为了霸凌者的“保护伞”,让他们变得越来越过分。

而这类被欺负的孩子,都有一个普遍的共性:听话、善良、老实。

如果再去对比他的家庭,能发现他家父母也是如此,过分软弱,遇事不懂得反抗,从小就教育孩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同学只是在跟你开玩笑,我们不要多计较”。

在这种教育理念中成长起来的小孩,在受到欺负会习惯性地默默忍受,成为任人拿捏的“软柿子”,结果就成为了霸凌者的目标。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请记住一句话: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因为善良过了头,便是愚蠢。

2、父母过于强势,经常干涉孩子生活的家庭

很多人或许都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何越强势的父母,越容易养出“软包子”。

这主要就是因为,父母的强势干涉,扼杀了孩子的自我意识,导致他们日后的成长过程中,总是被他人牵着鼻子走,不敢随意反抗。

研究发现,孩子从三岁以后,自我意识便开始萌芽,他们有独立的思想,如果父母总是干涉子女的选择,破坏其自我发展,往往就会让小孩变得懦弱自卑、依赖心重。

面对比自己强的人时,不敢反抗,只是习惯性地听从,哪怕对方是在欺负、压榨自己,他们也只会忍气吞声,就像从小听父母的安排那样。

3、父母喜欢冷暴力,对孩子缺乏关心的家庭

从小在缺爱环境中长大的小孩,其实也容易成为被欺负的对象。因为这类孩子内心孤寂,不太擅长处于亲密关系,所以在学校时总是显得比较落寞,没有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学生时代,大家都喜欢抱团取暖,在团体中寻找荣誉感,孤僻的小孩相对来说,就显得比较特立独行,这正是不少学生看不惯的行为。

再加上,这类小孩因为没有朋友,所以更好下手,一群人欺负一个人,显然会更有胜算,而且他们料定,落单的那个人即使受到欺负,也没人愿意帮忙,他们更不敢还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影响颇深,他们的未来是否顺遂,会不会受到欺负,都跟父母的教育有关。

那么,如何避免小孩被欺负,远离校园霸凌呢?你们需要做好这些。

父母做好这几点,让孩子远离校园霸凌

1、培养孩子的“强者意识”

其实,这个世界向来都是“弱肉强食”,要想不被欺负,你就得成为强者。这样别人忌惮你的实力,便不敢轻易招惹你。

那么,如何变成强者?可以从多个方面去培养,学习、体力、社交能力等等,都可以成为你的“保护伞”,通常那些成绩好、身强力壮、朋友多(人脉广)的人,往往不容易被欺负,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强者气息”,让霸凌者感到害怕。

2、教会孩子懂得拒绝

拒绝别人,是一种能力和底气。做父母,我们要教会小孩有拒绝别人的勇气,如果对方的行为让你感觉到不舒服,那么勇敢地拒绝,让对方知道自己是有原则和底线的,这样也能避免霸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