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百合妈妈

一个人只有被好好地爱过,才懂得自爱和爱他人,这是一个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课。

一个从来没有被爱过的人,不懂得什么是爱,也不明白如何去爱,甚至把伤害当成了爱,把痛苦当成了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孩子如果在3岁前被好好地爱过、对待过,他的人生大概率会走得比较平顺,比较不太会跟自己较劲,比较不太会对伤害和痛苦上瘾。

那些人群中自信、阳光且有底气的孩子总是非常讨人喜欢,不用问,他们的原生家庭一定非常让人羡慕,至少在3岁前得到了父母或者说母亲非常好的照顾陪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爱的正确方式。

教育作家尹建莉说过:“仅有血缘是不够的,父母和儿童之间的感情,必须要有相处时间的长度和频次。”

婴儿出生后,没有任何的自主能力,吃喝拉撒都需要母亲的照顾,在他饿了、冷了、困了、烦了的时候,母亲都会在他身边,温柔、耐心地照顾他帮助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复一日,当孩子到了6个月的时候,就会渐渐对母亲产生深深地情感依恋,会对母亲非常地关注在意,非常喜欢同母亲待在一起。

只要母亲陪在身边,他就会感到安心。当母亲离开他时,他就会显得烦躁不安,用大哭大闹来表达情绪,直到母亲再次回到他的身边,才能安定下来。母亲也成为了他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母亲能够一直陪伴在孩子身边,孩子就能安然自在地玩耍,以及探索周围的一切,慢慢地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会与人交往,学会适应社会,较快乐顺利地度过一生。

这种早期情感依恋的形成和安全感的建立,对孩子今后的智力、认知、社会能力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折翼的天使。

著名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曾说过:人在幼年时期,满足安全感是极为重要的,对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熟悉的环境、亲切的伙伴比富有的房屋和汽车,更容易让孩子形成阳光与健康的心理。否则,父母的一切努力都会成为泡影。

如果母亲在孩子生命早期突然离开,就会破坏孩子依恋情感的形成。没有建立情感依恋的孩子,将严重缺乏安全感,无法形成良好的人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今后的生活中出现不善与人相处、胆小敏感、自卑懦弱、攻击性强、容易成瘾、不能很好地面对现实等一系列过激行为和心理问题。

孩子的一生都会受限,无缘无故莫名其妙地阻力重重,许多别的孩子很轻松就能达成的目标,对于他来说,却需要一次次克服心魔、战胜黑洞,付出成倍的努力。

如果没有机会实现自我成长与觉醒,一生都会磕磕绊绊,很难拥有成功的事业与幸福的婚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父母之爱不应建立在抽象的理性之上,而应建立在情感基础之上。”

爱是本能,更是责任。

爱是当下,更是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