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耀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科举是中国官制史上的巨大进步,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作科举。科举制度具体分科考试后,有三个显著的特点: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

科举制从隋朝(589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多年。它是选拔人才和官员的最好举措,同时将公平、公正向社会各阶层实施得最好的制度。

其实,中国的科举制源于汉朝,它的前身是考问制,汉文帝对晁错的考问,晁错成了我国第一个考选生,汉文帝亦是任用考选生的第一位帝皇。汉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文帝令大臣们推举贤良、方正、文学之士。晁错在太子家令任内被推举为贤良。文帝亲自出题,就“明于国家大体”等重要问题,提出征询(叫做“策问”)。当时贾谊已死,参加策问的一百多人中,以晁错的回答为最好。晁错的《举贤良对策》成了西汉一篇著名的政论文。

晁错的对策,深得文帝的嘉许,因此,文帝就把他由太子家令提升为掌管议论政事的中大夫。自此以来,问考制在朝庭渐渐兴起。但并未形成一种选官的制度。

自汉以后中国一直处在分裂的战乱之中,出现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层封建贵族利用手中推荐特权,依托九品中正制,长期把持上层人事权,选用自己的人,排挤人才,一时间政治黑暗到了极点,形成了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士族”阶层,使整个社会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选拔官吏实行“九品中正制”由地方政府进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全凭门第出身,于是名门望族子弟被选为上品做高官,庶族寒门出身的人只能被选为下品小官。因此,出现了南北朝末期,以侯景为首的一批靠军功起家的“庶族”人在今天的南京对“士族”阶层大开杀戒,一次就杀尽了9万“士族”的事件。

公元581年,隋文帝统一了中国,他对魏晋南北朝那种推荐官吏形式所引发出来的尖锐矛盾十分注重,为了避免庶民对士族的仇恨,为了能让更多的贤才为朝庭服务,于589年下诏,定期在各地的推荐者中开“进士”科考试,使科举制度纳入国家制度化。隋朝以前采用的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的制度导致出身寒门的普通人无法步入仕途,隋朝开始改为科举制,使得任何参加者都有成为官吏的机会。隋文帝虽在位很短,但他作为开国皇帝在治国安邦上,却有着伟大的功绩。他首创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和官吏,既选拔了优秀贤才为国家服务,又缓解了寒门“庶族”与贵族“士族”的矛盾;他还颁布了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法律——《开皇律》,让百姓明了在法律下办事和生活。

唐朝在沿袭隋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被史书上称之为一代明君的唐太宗李世民经历战乱,深知人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道理,不仅注意处理好士族和庶族关系,而且十分注意通过科举笼络出身寒微的人才,甚至亲临考场督察。一次,他站在考场门口,看到天下士子鱼贯而入,高兴至极,用手指着他们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则天时期对科举制公考的程序加以完善,最大的贡献就是开启了“廷试”,也就是面试。唐朝的考试内容偏重于诗文,客观上开启了中国的诗文高潮,当然也选拔了像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的一大批出身寒微的人才,真有点英雄不问出身的味道,极大地扩大了精英治世的社会基础。

宋朝对科举制更加完善,唐代科举考试并不糊名,应考者姓名对主司是公开的。因此在科举制中产生出很多舞弊现象。到了宋朝在革除唐代科举制弊病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相当完整、严密的科举制度。

宋代实行解试省试、殿试等三级考试制。解试又称乡贡﹐由地方官府考试举人﹐然后将合格举人贡送朝廷。解试包括州试(乡试)﹑转运司试(漕试)﹑国子监试(太学试)等几种方式,每逢科场年,在八月十五日开考,连考三日,逐场淘汰。举人解试合格,由州或转运司﹑国子监等按照解额解送礼部参加省试。省试由尚书省礼部主管,在春季选日考试各地举人,分别科目连试三日合格者由礼部奏名朝廷参加殿试。

各级考试的考试程式逐步完备。如省试在开考前数日,考官全部同时进入贡院,开始进行考试准备工作,在考试期间不得私自外出或会见亲友,称锁院。举人向贡院交纳试纸和家状,加盖官印。在考场内,举人按座位榜对号入座,座位上标明举人姓名;官府刻印试题及註解分发举人,举人纳卷后,封弥院负责密封试卷卷头,亦即将举人姓名﹑乡贯糊住或截去卷头,编成字号;誊录院负责誊写出试卷副本,对读所校勘副本使无脱误。考官根据副本批分定等,再送复考官及知举官复审并最后决定名次。

元、明、清朝以后,主要是在考试的内容、管理、类别和规模上不断探索,比如,增设了恩科,少数民族和汉族分开录取制度,更完善确立县试,乡试(省级),殿试三级考试制度,内容上固定为有名的“八股文”等等。明清的科举考试分为四个级别,最低的一级叫院试,由府、州、县的长官监考,考试通过后为秀才,然后是乡试,这是省一级的考试,考中的就成了举人。再高一级的是会试,由礼部主持,考取的叫贡士,如果能考过这一关,就有资格参加最高一级的考试,也就是殿试。殿试又叫廷试,由皇上亲自主持。凡能通过殿试的,最起码也能捞个进士。如果哪位有幸考中了第一名状元,不仅能得到高官厚禄,还可以名扬天下。科举制度是为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机会和条件,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北宋的吕蒙正自幼遭不幸,被其父将母子二人赶出家门长期居住在一个山洞里过着饥寒生活,他则发奋读书而高中状元,极善理政治国,成为宋初名相。范仲淹自幼家贫,由于努力学习,科举中进士及第后官至名相。倘若没有科举制,像吕蒙正、范仲淹这样寒门出身之人,绝不能位极宰相。

据统计,从隋朝到清朝,总共开科考试870余次。录取人数19万余人,给寒门“庶族”开通了入仕的大道。

从隋朝至明清的科举制度,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彻底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特别是对汉代的察举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和否定。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引进竞争机制选拔人才的最初尝试,它使人才的考核和选拔有了一个量化标准和客观依据,对于破除人身依附关系和打破门阀世族垄断政治,具有公平、正义的进步作用。我国的科举制度从宋、元以后东渐西传,越南、日本、韩国、朝鲜,在其国内都较长时间仿照中国推行过科举制度。并经马可波罗和利玛窦传到西方,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家的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也都直接受到中国科举制度的重要影响;英美的屈威廉、彭特莱顿等在吸取这一形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内容改革,建立了西方的文官制度。

西方现代的文官选拔制度、我国现代的教育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都是中国科举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孙中山先生曾充分肯定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可以说中国的科举制度应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中国科举制度是开世界最优选拔人才之先河,扩大寒门庶族、平民百姓对上层政权的参与作用,科举制度无疑成为了世界选拔人才的一种最早的科学范式。它应算做为中华民族对世界的第五项发明,它比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这四项发明对世界的贡献还要大得多。因为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这四项发明只属于技术层面的,而科举制度则属于方法和模式层面的。它将人类社会“庶族”和“士族”不可调和的矛盾,通过平等竞争的考试制度,达到族群的转换而和睦相处,避免你死我活的搏杀。这个科举制度的发明,可以说对整个人类世界都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