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姐带着儿子来我们家做客,一岁的侄子长得很可爱,但是大人们只是坐在一起聊天玩游戏,没有时间照顾他。只见小侄子举起手,把手指放在嘴里。不到十秒,他就被表弟“打脸”了。小侄子愣了一下,然后放声大哭起来。

这时候很多长辈都说小时候小时候咬手指是很正常的,长大了就戒掉了。所以现在打他反而会吓到她,也不利于他的成长。将手放在嘴里对这些小孩子来说是正常的。很多爸爸妈妈会想尽办法阻止,因为他们认为咬手指对不好,但真的是这样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不管”还是“停止”

一些家长很难容忍这些婴幼儿咬手指的行为。只要孩子把手放在嘴里,这些家长就会采取行动制止孩子,因为他们觉得这样会把细菌吃进肚子里。

另一种是很多长辈的做法。他们认为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任何父母认为不好的行为都是正常的。当他们长大后,这些现象自然会消失。所以根本没有阻止孩子咬手指。

二、“吃手”和“不吃手”的宝宝有什么区别?当前辈们说出答案,长大后就会一目了然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孩子咬手指的现象,其实来自出生前的吸吮本能。这意味着,是一个健康正常的孩子,小时候咬过自己的手指。

1.对自己的初步认识

一本专门观察婴幼儿行为的育儿书,抓住了孩子的敏感期,提到了孩子咬手指的行为。这些没有意识的宝宝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觉得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

这些孩子用嘴巴咬住自己的手指,当感觉到痛的时,他们就能发现自己的存在,对自己形成初步的认识。如果你想吃,这也是吃辅食的好时机。2.促进运动细胞发育

这些婴儿在抓起东西放进嘴里的时候是在运动,而且这些动作是循序渐进、准确无误的。当他们吃手指时,可以让手部神经逐渐发达。能够准确地将手放入口中,也说明宝宝的大脑协调能力已经逐渐完善。这些孩子的运动细胞,都是从粗到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提高安全感

出生后的宝宝脱离了子宫的特殊环境,他们需要被包围的感觉,当嘴里有东西的时候,这些宝宝会下意识地体验到安全感。所以有一些情绪比较敏感的孩子,他们比较喜欢有各种小动作,咬手指就是他们的表现之一

对于父母来说,既然知道孩子咬手指有利于他们的发育,就不要试图去阻止,但在某些情况下,一定要改掉孩子的这些行为。

3。过度咬手指

三岁左右的孩子不要再咬手指了,因为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已经可以用自己的意识去触摸各种物体了,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带进细菌

3岁的孩子,牙齿都长的差不多了,这时候继续咬手指或者吸奶嘴会让他们的口腔发育特别糟糕。最严重的情况是龅牙

四、如何纠正孩子咬手指的行为?

很多家长对付孩子咬手指的行为,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举手在孩子的手上狠狠地打一巴掌,让孩子记住,会戒掉这种行为,但效果往往不明显.

科学研究表明,当这些孩子正在做某一个行为时,父母会突然打断或制止会加深他们对这种行为的印象,导致更加频繁地重复,,所以家长要采用科学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看到孩子咬手指,家长一定要明白孩子此时可能无事可做。这时候可以和他们一起玩小游戏,或者给他们吃一点点心。

2。多关注孩子

有些孩子在家里得不到关注的时候,他们会用一些自己知道可以引起家长注意的方法。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因为这种情况咬手指,就要多加注意。

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经常会发现通病。能及时解决您的后顾之忧。

作者寄语:到了口语阶段的孩子更喜欢把手指塞进嘴里。这时候,家长们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饿了。虽然我已经说了一切都来不及了。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咬手指,应该,慢慢改掉错误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