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届滨州市委第三轮巡察中,各巡察组紧盯营商环境、科技创新等重点问题,对10个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园)党工委开展“点穴式”巡察。图为市委巡察组到有关企业了解惠企政策落实等情况。初宝瑞/摄

坚持高位推动,强化刚性约束。坚持从政治上看待、从政治上分析,切实扛牢巡视巡察整改政治责任。全面抓好《关于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的意见》及省委有关要求贯彻落实,严格执行《中共滨州市委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办法》,从工作上找短板、作风上找差距、制度上查漏洞,落实党建过程管控机制,通过“月度提醒、季度讲评、年终评议”,持续传导整改压力,以制度刚性执行保障巡视巡察整改落实到位。坚持把抓巡视巡察整改作为落实“山东走在前,滨州怎么干”具体实践和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的牵引性工作,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倒逼整改责任落实,对敷衍整改、整改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

拧紧责任链条,狠抓整改落实。抓好巡视巡察问题整改,责任落实是关键。滨州市将不断健全完善整改责任体系,督促被巡视巡察党组织切实扛牢整改主体责任,突出“一把手”抓整改“第一责任人”责任和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层层传导责任,形成有序衔接、逐步推进的整改全流程闭环。坚持问题有遗漏不放过、措施不具体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机制不健全不放过,确保问题整改到位、清仓见底。严格落实《滨州市纪委监委机关加强巡察整改日常监督的工作办法》,加强与组织部门协作配合,采取现场检查、派员参加专题民主生活会等方式,深化巡察整改日常监督,督促落实整改任务。坚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整合各类监督资源,建立“纵向贯通、横向协调、闭环管理”的监督贯通协调机制,形成齐抓整改合力。

聚焦标本兼治,完善制度机制。始终紧盯“推动改革、促进发展”这一落脚点,通过三个“进一步”持续完善巡视巡察整改工作体系。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深化运用“集中反馈+‘一对一’反馈+专题研讨”等方法,督促抓好点上问题重点整改、面上问题系统整改。进一步突出整改重点,建立巡察整改关键节点和工作流程提醒机制,督促被巡察党组织补齐整改短板弱项,坚决防止“新官不理旧账”。落实市委书记专题会议研究决定事项督办机制,推动巡察发现行业领域共性问题集中整治、举一反三整改。进一步放大整改成效,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既抓好专题报告反馈问题整改,还要从市级层面落实体制机制性深层次问题整改,真正做到监督、整改、治理有机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