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诺”,承诺,“钱”可以是一切事情的理由吗?| 模糊谈判力 第八十四篇

这是桔梗在“谈判思维”的第762篇推文。

全文共2382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1引言

你喜欢自己的工作吗?

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

如果你的答案是,“还行吧”,或者是,“我不喜欢”,接下来会有下一个灵魂拷问;

那你为什么还要继续做?

我相信此时,百分百的回答都是,

有工资拿啊。

没错,当我们的任何决策行为最终归因到“钱”上,就变得理所应当。

钱,实在是太强大了;

它甚至可以成为一切行为的理由。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有钱赚啊。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俗话诚不欺也。

一般来说,“钱”属于一种奖励,或者叫做“外部奖励”,因为它并非来自人自身,而是来自外部。

“外部奖励”的强大性,在于可以为我们几乎所有的艰难选择提供终极答案。

它让我们不用再纠结。

到底该选哪份工作?

哪个给钱多去哪个。

这活儿太累了,到底还要不要继续?

看在钱的份儿上,忍一忍。

你看,如果这些事情里没有“钱”的因素,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比较来做出行为决策;

但一旦“钱”这种外部奖励介入,思考和比较就显得无足轻重了,甚至可以说,我们的自主性变低了。

为什么说,我们的自主性变低了?

最终的决定不还是我们自己做的吗?

不,当外界可以通过“钱”的多少,来对我们的行为进行预期和干涉,这种看似由我们自己做出的决定其实已经失去了自主;

我到底喜不喜欢我现在做的工作?

这个本应该值得投入大量自主思考的重要人生问题,会在外部奖励的干涉下,失去我们的关注,甚至这辈子都不再去关心。

这种奖励,到底算不算真正的奖励?

它的隐藏成本是什么?

2外在奖励

我们依然在“模糊谈判力”这个系列推文中,它的思维方式启发自牛津大学的实验心理学研究。

这一篇依然在介绍“七字说服力”的最后一个字,“诺”。

所谓“诺”,承诺也,也可以理解为,

人,有想要和自己保持一致的天性。

一个带有“承诺”意义的行为,将会支配人们后续的行为;

回到文首提出的问题,外部奖励,比如“钱”,它很强大,很有说服力;

似乎,我们可以用“钱”来形成一种“诺”,从而说服别人的行为可以保持一致;

你可以理解为我们常常听到的“用钱砸”。

问题是,用“钱”砸出来的“诺”可靠吗?

当一个人从事一份工作的最主要的动因来自“工资”,他能保持对这份工作的持久一致吗?

1982年,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的心理学家,肯尼斯-麦格劳教授,做了一个有趣的“拼图实验”。

实验对象是40名在校大学生,实验宣称的目的,是观察人在解决“拼图难题”时的大脑活动;

这个“拼图难题”是类似下图的一个由四块积木构成的立体积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难题真的很难,佩戴了脑电图侦测设备的40名同学在最初的八分钟内,没有任何人做出答案。

当然,肯尼斯教授告诉他们,做不出来没关系,实验只是观测他们思考时的大脑活动而已。

唯一不同的是,在完成八分钟实验后,这40名学生,有一半的学生被告知可以拿到1.5美元的回报奖励,另一半学生则只是收到感谢;

然后工作人员会告诉他们实验结束了,自己需要离开一会儿,让实验对象单独留在那里;

其实,这个实验真实的部分,才刚开始。

肯尼斯教授会从另一个房间悄悄观察被留在屋子里的学生,是否会在三分钟内继续研究完成这个“拼图”。(屋子里还留了其它的吸引注意力的东西,比如杂志)

实验结果很有趣,如下图,

拿到现金奖励的学生里,大约只有不到30%的人把注意力放在了拼图上;

而没有任何现金奖励的学生里,有超过70%的人在继续研究如何解决这个拼图;

(相关实验见:Undermining the Zeigarnik effect: Another hidden cost of reward,Kenneth O. McGraw, Jirina Fiala, 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 doi.org/10.1111/j.1467-6494.1982.tb00745.x)

你看,接受了外部现金奖励的学生,似乎更早地放弃了一开始从事的事情;

而没有任何外部奖励的学生,则似乎更具备行为一致性;

这又是为什么?

其中一种解释,依然是心理学家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3认知失调

如果我的心中有一个认知A,比如,A代表着“我不喜欢这份工作”;

但同时我的行为是B,比如,B代表着“我却在一直从事这份工作”;

此时,A和B形成了矛盾,也就是费斯汀格所描述的,我的认知失调了,

我不想做,但却仍在做,这是为什么呢?

我的大脑需要去解决这个矛盾,当然解决它有两个办法;

一,找到一个外部压力的借口,来解释它;

比如,有人给我金钱奖励,这很诱人,尽管我还是不喜欢,但看在钱的份上,算了。

这个借口不错,能够解释这个矛盾,从而“认知失调”就消失了,我的大脑就平和而舒服了。

当然还有一个办法,

二,从内部来重新建立一个认知,来解释它;

比如,我开始真的相信,“其实我是喜欢这个工作的”,尽管我说不出具体原因,但没有别的理由。

要知道,“认知失调”必然会从上面两种办法中找到一种来解决问题。

但你要知道,第一种办法来自“外力”,第二种办法形成“内力”。

当“外力”不存在了,第一种办法就会失效;(没钱拿,没有奖励)

而“内力”通常会存在很久,第二种办法就能维持。(我一直坚持这份工作)

更重要的是,

当“外力”出现,促成“内力”的可能也就消失了。

或者说,当存在现金奖励,我们心中那份“是否真正喜欢这件事”的思考就被消除了。

这也是为什么你会在“拼图实验”里,看到没有拿到奖励的学生反而更大比例的坚持了从事的事情;

回到“诺”字说服力的话题里,今天的内容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当我们希望让对方形成一个“诺”的一致性说服力,请小心使用“外部奖励”,比如“钱”。

尽管它立竿见影,可以“使磨推鬼”,但作为“外部奖励”,它会带给你额外的成本;

那就是,对方心中那份真正的“内在动因”会被外部奖励,彻底消除。

换句话说,回到文首的例子里,一份工作的现金奖励越大,从事的人越会忽略他对这份工作的真正思考。

4小结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内容的背后,依然都是“模糊谈判论”的影子;

分类、二元、语言、极端;

“诺”,“承诺”的本质,是对“战Vs逃”二元差异的极化;

当我们尝试画出一个分类,战 Vs 逃(做Vs不做),人们的大脑迅速二元化,寻找决策动机;

当“动机”还没出现之前,这个分类对我们来说就是模糊的,没有说服力;

“诺”,可以让我们在谈判中撕开这个分类,让人对“承诺”保持一致的感受越强烈,“诺”字说服力就越极端;

说服力的流动,再次从模糊走向极端。

这里是“谈判思维”!

“模糊谈判力 第八十四篇”待续

---桔梗(8392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