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所有人将目光聚焦新能源车特斯拉这个歪果仁还会不会降价时,九头鸟雪铁龙在武汉包间掀了燃油车酒桌。

雪铁龙大哥出自东风汽车世家,有一半法系血统,业内有"底盘大师"美誉。几年前,"底盘大师"的家乡爆发新冠疫情,虽未怎么波及车市,但他知道身边人的钱包都瘪了。大哥身边,新能源车一直在野蛮生长,这让坚守燃油车主业的雪铁龙十分窘迫。

眼下雪铁龙还有一个着急的事,大姑娘C6一直嫁不出去,思索再三,便把嫁姑娘的21万彩礼,打了个骨折级的折扣,条件是,限3月31日前,只招湖北籍女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告天下次日,上万女婿云集雪铁龙大哥家,掷12万金,纷纷迎娶雪铁龙姑娘C6。原先准女婿眼中 "老气横秋" 的C6,一夜之间被传颂为"成熟稳重"。一些来晚了的消费者还顺手撸走了C3,再晚些的,把爱慕之光投向东风风神,东风标致,东风日产姐妹身上。

这便是今年3月以来湖北省掀起的史上最强政企联合购车优惠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包括BBA(奔驰、宝马、奥迪)在内,超过40个汽车品牌直接或间接加入了价格战。甚至有品牌推出了"买一送一",如一汽丰田推出购BZ4X送丰田威驰参数图片)的活动,用一辆车的价钱拿走两辆车,这种买一送一的套路,以前只在超市购物台里面见过,可见价格战烈度不一般。

那么,雪铁龙大哥为何带头掀桌,这场史上最强价格战会打到什么时候呢?

追根溯源,燃油车价格战的罪魁祸首始于新能源车城池。特斯拉在新年伊始凭借一体压铸等技术控制成本而率先掀起这波降价潮,打响车市价格战第一枪。随后、问界、小鹏汽车、广汽埃安、广汽丰田、东风日产等车企纷纷跟进。之后价格战不断升级,车市价格战开始无序"内卷",将战火从电动车领域引到燃油车领域。

最新的乘联会数据显示,虽然2月的乘用车销量有所回升,但自2023年以来,不论是零售量还是批发量,均同比大幅下滑,高者下跌近1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分析下数据,大盘如此下跌趋势下,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销量,竟然出现了逆势飙升的情况。

此消彼长之下,燃油车被市场、消费者抛弃,只会是时间问题。还有一点,在传统燃油车市场,无论是东风集团还是上汽、一汽等,它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症结问题是依赖合资车型,且从市场反馈来看,销量一直不景气。

燃油车车企被逼至悬崖边上,不得不进一步降价跟电动车对打,曾经稳定的燃油车价格体系开始崩塌,"油电同价"的代渐行渐远。

市场需求疲软,又要促进消费回暖,压力传递到每一家车企的身上,对它们来说,降价促销就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东风雪铁龙带头掀桌实为无奈之举,也是求生之法。

对于消费者而言,车企大幅降价是利好,但对于车企本身而言,更多的却是"赔本赚吆喝"——把滞销的库存车辆低价销售出去。价格战的本质,完全可以引申为市场份额的争夺。

毫无疑问,如今以雪铁龙为代表的燃油车企掀起的大降价浪潮,无异于饮鸩止渴。尤其是弱势车企们的只身入局,如果只看到眼前热闹,那么其后续会面临品牌力下降,价格定位区间下滑,营收不盈利等问题。

但眼下,他们考虑的问题应该是用什么方法先活着。还有就是,降价可能不能带来销量,但可以打击对手。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此轮价格战主要是去库存,还有一个原因是排放标准切换。对于始于东风系的这次降价幅度、车型范围均史无前例的活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这与国六B车型清库存关系密切。乘联会预计,随着国六B标准执行日期逼近,车企将会逐步加速老车型清库,价格也将松动。而多家车企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听闻了这一消息,但尚未见到具体文件通知。

业内人士预计,今年7月1日之前的3-6月,车企和经销商的价格战只会愈演愈烈,老款燃油车因清库存售价可能会进一步下探,同时,在老款燃油车的裹挟下,其他燃油车、新能源车也无法幸免,在存量市场的争夺上只能正面迎战。

相对于燃油车面临的各种隐忧,新能源车虽然也在降价,但却有一种品牌跃升、火力全开的架势。评估价格战何时休,可能需要测算新能源车还有多少攻击力。有分析认识指出,这一轮残酷的价格大战过后,中国汽车产业的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一是合资车企业开始走下坡路。二是销量与利润过多依赖合资车企,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较慢的一些车企,如上汽、一汽、东风、北汽的地位将下降,长安、广汽的地位会有所上升。"蔚小理"这样的新造车势力也有可能崛起一两家。

对消费者而言,无论是在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期,还是在 "大浪淘沙的时代",都没有人会嫌弃"白菜价",但都想充分享受实惠,都有越便宜越好的普遍心理,就会纷纷作出越降价越观望的动作。所以,在社交媒体上,亦有不少"等等党"消费者表示将持币观望到5月甚至6月份。

强势品牌的参与,无疑将价格战带入纵深阶段。没有人能预测价格战何时结束,唯有一批车企参战后再宣布退出,方能形成新的供求动态平衡。当然,如果经济强势复苏,需求快速回升,车企就没有持续推进价格战的必要。但如果特斯拉、比亚迪、埃安等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销量低于预期,特别是特斯拉,就很有可能再来一轮价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