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骑行、滑雪、冲浪都不是目的,到户外去,才是真正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归零,在30岁到来前

接触户外完全是一个偶然的契机,20年前,毕业后的曾维刚留在了加拿大工作,一个周末,同事邀请他去滑雪,从未接触过滑雪的他仿佛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在滑雪场,那种自由驰骋的感觉让他疯狂爱上了这项运动,从此,滑雪便成为了他的周末必行事项。

2002年,在距离30岁还有一个月的时候,曾维刚来到了命运的转折点 。当时在加拿大一家软件公司工作的他,遭遇了第一波互联网裁员潮,时代的车轮滚滚而来,即便是身为公司元老级别的员工,也难以在浪潮下得以幸免,于是,曾维刚就这样离开了他的老本行。

在丧气中独自度过了失业后的一段灰暗日子,一次偶然间,曾维刚听朋友说起北京开了第一家滑雪场的消息,在电话中,朋友兴奋地对曾维刚描述——国内的滑雪市场就要起飞了!一句话让他想起了滑雪的热血和感动,瞬间点燃了斗志,于是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买了一张回北京的单程机票。

然而,现实往往会向人砸下无情的当头一棒。回到北京后,曾维刚发现当时国内的滑雪和户外市场基本上是处于蛮荒阶段,“甚至许多人连单板长什么样都没见过。”曾维刚对当年的自己发出了一声嘲笑,理想有多美好,真实的世界就有多残酷,但由于已经投入了部分资金,彼时后悔也为时已晚。

之后,曾维刚又陆续做了一些户外生意,但都没有太大的起色,直到2005年,ISPO展会第一次在中国举办,在当时位于上海的展会现场,曾维刚和Patagonia相遇了。

浪是不会等人的

刚进入Patagonia时,曾维刚用“奇怪”两个字来形容对这家户外公司的初印象。

“那时前台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是个不修边幅、但十分热情的老大爷,他向我称赞中国是个好地方。”曾维刚感到很好奇,后来通过交谈才了解到,这位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老大爷原来是一位隐藏的飞盘世界冠军,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他曾到中国来参赛,退役后就到Patagonia做起了前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维刚还记得,以前在做IT时,每个人上班都穿着正式的西装,打着整齐的领带正襟危坐。而在Patagonia,办公室的衣着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只要你觉得舒服,你可以穿T恤、牛仔裤甚至大裤衩,拖鞋.....”

正如每个人的穿着一样,随性自在、不受拘束也是这家公司的主要氛围。Patagonia被称为“冲浪板上的公司,源于品牌创始人伊万·乔伊纳德当年还在铁匠铺时,只要有浪来,他便关上铺子拿起冲浪板去冲浪,而这一传统也一直传承延续了下来。

“前台大爷身后有一间屋子,里面放着一排冲浪板。”曾维刚记得,加州文图拉总部的办公楼距离海只有几百米的距离,只要浪一来,便能看见一群同事抱着冲浪板急忙冲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我还不理解,为什么浪来了就要往外冲,直到我自己开始学冲浪才恍然大悟,因为浪是最珍贵的,浪是不会等人的。”

保护我们每天玩儿的地方

2001年,品牌创始人伊万第一次提出了1%地球税计划,承诺将每年营收的1%捐出用于保护地球环境。2022年年底,83岁的伊万又宣布了一个占据全球媒体首页的消息——他要把整个公司毫无保留地全部捐给地球。

"第一时间在手机刷到这条消息确实有感到震惊,但静下来仔细想想,好像这就是伊万会做的事。”对于老板的“任性”决定,曾维刚给出了“意料之外但又情理之中”的看法。

"在多数人眼中,'商业'和'环保'是两个背道而驰的概念,而Patagonia则是用'环保'解释了为什么要做生意的问题,'环保'始终是伊万经营商业的目的。因为从伊万到Patagonia的每一位员工,每个人都是真正的户外运动爱好者,热爱户外的人不会希望在自己玩儿的地方看见遍地污染的画面。"

从2006年起把Patagonia带入中国后,曾维刚也开始在国内推广环保项目,让大家认同并接受Patagonia的理念。“我们鼓励顾客多维修、少购买。”曾维刚认为,因为在户外运动时穿着的都是贴身衣物,它们陪伴着你一起感受不同的风景,承载着只属于你的宝贵记忆,所以想尽量延长这些衣物的寿命,让这份记忆得以持续下去。

在位于北京三里屯店内的Worn Wear 修补站内 ,修补匠人何姐负责破损衣物的维修工作。曾维刚介绍,Worn Wear修补车的中文名字称为“修·行”,每年他们都要开着修补车去往全国各地,沿路为人们修补损坏的记忆。

曾维刚说,今年他还计划在店里开设线下的维修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鼓励人们自己动手,从最简单的穿针引线学起。

亲自去

从滑雪开始,入行以来曾维刚慢慢接触了不同的户外运动,冲浪、骑行、登山、攀冰、铁人三项....而即便已经时隔20年,回忆起第一次滑雪的经历,曾维刚的眼角依然是掩藏不住的笑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们喜欢各种各样的户外运动,是因为人类和大自然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在户外跑步的人,和在健身房里跑步的人,脸上的表情一定是不一样的。”曾维刚认为,近两年户外运动的火爆并不是偶然,“现代人生活在大都市中,24小时被钢筋水泥包裹,大家很难有机会走出去,去接触真正的大自然,每个人都在说保护野生动物,但有多少人真正见过白鳍豚呢?”

“上次在海南冲浪,无意间发现岸边的礁石上竟然长满了各种各样的贝壳。”在大自然中,这种意料之外的不期而遇往往能带给曾维刚许多惊喜,好奇和探索,是他开启户外生涯的初衷,也始终贯穿着他的人生轨迹。

有一段时间,曾维刚对滑雪产生了厌倦的情绪,“在商业滑雪场,所有的雪都是压好的,四周都有铁丝网拦着,你的安全会得到百分之百的保证。而在保护的很好的状态下,很难再有余地去真正的探索。”

和生活一样,一眼望到头的雪场会让人产生乏味感。在曾维刚眼中,施加太多的条条框框会逐渐让人丧失对户外的热情,真正的户外运动不应当是被设计好的。

“你不去到那个地方,不去做这件事情,就永远无法理解别人为什么做这件事情。”

保持敬畏心

探索未知往往伴随着不确定性,在户外运动中,这意味着你必须要面对危险会随时随地发生。

“恐惧和害怕肯定会有,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对于风险评估的能力。”曾维刚提到在纪录片《180度向南》中,一行登山队经过对山崩的评估和判断,最终在距离山顶只剩下50米的地方停了下来。

“这次停下,下一次还有登顶的机会,我不认同‘人类要征服大自然’的说法。”对于人和大自然的关系,曾维刚认为,不管是去骑行、爬山还是滑雪,都只是大自然暂时接受了人类而已,你无法征服你脚下的路、你正在骑的车,人类能够征服的,永远只有自己。

“去年我们一行人去新疆滑野雪爬雪山,当太阳下山,我们两边是大山,周围是一望无垠的草原,在那个瞬间,我会特别清晰的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人类,真的只是一个小点点而已。”

制片|杨萌

策划|程晨

摄影|张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