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魔斯妈妈

几场春雨过后,冬季的寒意开始慢慢褪去。

我们都期待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日子。可有些孩子,却看不到了。

刚开学不久,我生活的这个城市里又发生了一起花季陨落的事情。据说孩子是因为跟同学发生争执。年级组长令二人在办公室冷静,结果他愤愤不平,冲出办公室坠楼身亡。也许这其中确有不公,但就此葬送自己的生命,实在有些不值,让人唏嘘。

身处省会城市名校圈,每一年,我或多或少都能接触到一些极端事情。每一次听到这些事情,都会让我难过好一阵子。他们有的是因为跟父母之间产生无法化解的矛盾,有的是因为学业上的困扰。最让我觉得惋惜的是,前两年某知名中学一名获得数学奥赛银牌的高三学生。他仅仅是因无法接受“失去保送清北的名额”,就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那么优秀的一个孩子啊,父母老师辛勤培养了十几年,自己灯下苦读了十几年,竟然抵不过一张名校的优先入场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命教育,是孩子成长中不容忽视的一课

也许有些父母认为我上面说的只是个例。但现实情况却是,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普遍堪忧。

有这样一组数据。2021年3月1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小学阶段的抑郁检出率为一成左右,初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约为3成,高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接近4成。

面对巨大的学业压力,孩子不知道如何化解。他们因此而变得无助又脆弱。你也许不曾意识到,很多孩子都会在某一个脆弱的瞬间,闪过一些极端的念头,比如用摧残自己的方式来逃避现实。不可否认,作为一名初中生的母亲,面对这些问题,我的确做不到淡定从容。

青春期,随着孩子身体和心智都在快速的发生变化,他们与外界的关系更多时候是紧张的。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探测外界事物的边界,确认“我与世界”的关系。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教他们看待生命、善恶和对错,如何让他们更勇敢、自信呢?

所思即所见。最近,我读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写的《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温暖的文字,着实抚慰了我这些天压抑的心情,也解答了我的诸多育儿困惑。

据说这本书1996年首次出版,此后近30年里,何教授多次修订,一版再版。豆瓣评论持续涌现,孔夫子旧书网上一书难求。一本关于生命教育的书受到如此多的认可,这恰恰反映出当下青少年教育中薄弱的一环——缺少对孩子的心灵关怀。

我们紧盯孩子努力学习知识,教孩子在知识的海洋里迎难而上,却不曾告诉孩子,累了也可以歇歇脚,人生不必追求完美。我们给孩子良好的物质生活,却不曾关注孩子稚嫩的心灵也有扛不住压力,需要抚慰的时候。

所以,这本书值得分享给更多的人,帮助更多的孩子。谈谈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几点思考。

一、人是否有处置自己生命的权利?

我想,那些通过摧残自己来对抗外界压力的人一定认为自己有处置自己生命的权利。父母老师也常常教育孩子,“那是你自己的人生。你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于是很多孩子就会理解成,“我的人生我做主,好坏都与你无关。”

真的是这样吗?

何怀宏教授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每个人对自己的生命并没有绝对的权利。因为这生命并不是完全属于我自己的,它的孕育、存活、成长,其实包含了父母、亲人、朋友以及许多知名或不知名的社会成员的付出。

我们对自己的生命拥有权利的同时,还负有义务。那就是,你必须保有这生命,甚至必须发展这生命。每一个生命都会消亡,但它应该是自然的,而不应是人为的。

读完何教授的话,我心中豁然开朗。

我想,如果前面那位数学学霸也能读到这样的文字,他或许不会如此轻贱自己的生命。或许,他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天赋,创造一番真正的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成功并不需要“全面发展”,只需要“全神贯注”

教育内卷之下,孩子如果想取得名校入场券,首先要做到的是,不能有短板科目,分分必争。语数外、物化生、史地政,哪一门弱都有可能影响全局。

这还不是最卷的。更卷的其实是那些注重素质教育的名校。名校要求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父母和孩子都逐渐形成了“追求完美、全面发展”的心态。

但事实上,我们的人生并不完美。也许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个领域可以获得成功,但真正适合我们的,只有那么一两个。有时候,你越想什么都做得好,却越是什么也做不好。因为“完美主义”会让你更加苛求自己的行为,以至于你迟迟不能行动。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成功的秘诀呢?

何教授在书中引用《庄子》的一则寓言说道,在许多事情上,成功者和失败者唯一的不同也许只是:前者在做这些事情时更为全神贯注罢了。

哪怕只是一件很微小的事情,只要你全神贯注地去对待它,也能够取得很大的成果。

全神贯注有多重要?

法国现代思想家西蒙娜.薇依这样评价:专注力的培养是学校教学的真正目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意义所在。我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也许日后不见得用得上。但由此训练出来的专注力却可以帮助我们成就很多事情。

三、彰显自我的年纪,该如何考虑他人利益?

青春期,是一个孩子从依赖走向独立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快速发展。这是好事情,但也着实令很多父母苦恼。

父母还想像小时候那样管控孩子,但孩子显然已经不服管束了。因为追求自我,孩子常常会忽略周围人的感受,尤其是最亲近的人。家人之间的互相不理解,常常会引发很多冲突。

还不止这些,兄弟姐妹之间也是争执不休。比如,我儿子经常会拿妹妹开涮,因为妹妹动了自己的一点东西大呼小叫。这常常令我烦躁不已。后来我跟周围的家长聊天,很多二胎家庭都有类似的情况。

为了解答这类养育难题,何怀宏教授在书中引述了一个略显伤感的故事。

一个母亲为了培养孩子省吃俭用。丈夫有个梦想,那就是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小酒馆。但每每跟妻子提到此事,都会被断然拒绝。后来,丈夫不说了。再后来,他留下一张纸条“孩子长大了,我要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离开了。从此音讯全无。这位母亲自言自语,“孩子都长大了,读了大学。可是我幸福吗?”

是啊,把这个问题展开来说。当孩子在父母的高压之下伤心无助时,父母会感到开心吗?当兄弟姐妹或者父母被孩子过激的言语中伤,孩子真的会快乐吗?

何怀宏教授说,亲人们的幸福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在一个家庭里,只要有一个人不快活,其他人也不会很快活。

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生活态度。但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只有相互理解,相互让步,才能得到自己最大的满足。纵然我们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最重要的,也需要公平地为每个亲人的心愿都留出一些余地。

对家人如此,对外界的朋友、同学亦是同样的道理。

这并不是教孩子为了父母而活,或者要为了谁的利益去牺牲自己的利益。但孩子们需要知道: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还有别人。所有个体的幸福在某种客观意义上都是相互依赖的。只有与他人共享的快乐才是纯净的、持久的、可靠的快乐。

推荐:一本值得放在孩子书架上收藏的好书

何怀宏教授在《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这本书中,谈到了“生死与自然”、“苦乐与目标”,还谈到了“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等等关乎人生思考的话题。

除了上面这些,还有不少内容都很打动我。比如,何教授谈到他参加中国南极科考队的经历。他用自己的亲身感受与我们分享了关于勇敢的看法。

我们常常说,青春正当时,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方能不负大好年华。但何教授认为,人应该有所畏惧。这是南极科考站站长的十条生存原则之一,也是非常值得推崇的人生态度。勇敢,但有所畏惧,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事情需要小心翼翼地去做。这样才能避免很多无谓的损伤,做出更多的成绩。

何教授还说,这个世界很精彩,值得孩子们去追求。但父母更需要教孩子学会欣赏平凡。苏格拉底、康德、达尔文……很多伟大的人物看起来一生光辉灿烂。但细看,他们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平凡中平静度过的。

从平凡的事物去发现美和快乐,我们才能拥有最丰富、最自足、最不可穷竭的快乐。

孩子的确喜欢新鲜的事物,追求感官上的刺激。但何教授建议,那种一方面令人兴奋,另一方面又不需要付出什么努力的快乐活动,应当减少。这对于沉迷在游戏里寻找精彩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去读读这本书吧,我觉得这是一本值得放在孩子书架上收藏的好书。每当孩子对一些人生思考题产生困惑的时候,都可以翻开这本书,找到相应的主题,看看一位智慧的老者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许你会想,一个哲学系老教授写的书,会不会有点晦涩、难懂?其实不然。整本书作者没有用任何专业术语,也不强加任何观点。而是通过一个个小故事,用散文般的语言娓娓道出自己的思考。

正如何教授所言,“这是一本写给孩子的书,也是一本亲子共读书。”

用浅浅的文字,讲述深刻的人生哲理。

当我读完这本书,我的内心仿佛变得坦荡、平静,而又愉悦。希望你和你的孩子也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