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一段时间,上野千鹤子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各个平台、各种活动里,热情的读者、接连不断的媒体报道,仿佛一夜盛开的春花,绽放得耀眼,又让人惊喜。

而她在 75年人生里创作出的累累 硕果 ,更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国内多家出版品牌争相引进出版。

从《厌女》一枝独秀到《身为女性的选择》等众多新书百花齐放, 一时之间 让人眼花缭乱 。

面对如此盛况, 我 们不禁想 问:

这代表着人们更加重视女性主义吗?代表着我们开始关注女性的境遇与地位吗?

对我们而言,上野千鹤子意味着什么?

(《身为女性的选择》作者上野千鹤子照片/图源网络)

01

对对谈嘉宾而言,

上野千鹤子意味着什么?

我一直认为,就算出版几本“对我而言,上野千鹤子意味着什么”的书,也毫不奇怪。因为至少在我看来,上野女士就是如此重要的存在。

记得是20世纪70年代末的一天,我坐在东京M市的社会福祉会馆,翻阅着如今已经停刊的《朝日杂志》。 那时我刚生下大儿子,失去了工作,好不容易又找了一份每周上一次班的工作,那天正是我的午休时间。

翻开杂志最后一页,上面是一张年轻可爱的女性照片,底下写着专栏标题“美国通信”。虽然忘记了内容,但她才气横溢的文章令我大为惊叹。

原来世上竟有如此充满才能与知性的女性。仅仅是这一点,就让当时的我有了巨大的希望。这就是我与上野千鹤子的“邂逅”。

那时,我历经千辛万苦,才总算能将一岁多的孩子交给育儿嫂,拼命投身并成功实现了“回归社会”。而她在我眼中,就像照亮了漆黑航路的一盏明灯。相信同一代的很多女性,都是这样看待她的。

后来过了将近三十年,我万万没想到,我跟“传说中的上野千鹤子”进行了对谈,对谈还总结成了一本书。我也不敢相信,自己在书中竟亲切地称她为上野女士,不用敬语与她侃侃而谈。

不是吹嘘,上野女士写的东西我几乎都读过了。每次读她的文章,我都暗自骄傲,认为我是从一开始就关注她的人。这种感觉就像一个骨灰级的粉丝兴奋地炫耀她的粉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身为女性的选择》作者信田小夜子 照 片/ 图源网络 )

若问我为何要写下这些,其实是有理由的。因为我希望书中反复提到的“30 代”(即30-39岁年龄段的女性),甚至各个世代的女性都能改变视角。如果你们有能量和时间去寻找真正的自己、踏上自我寻觅的旅途、爱上原原本本的自己、希望有人治愈自己,不如抽空读一本上野千鹤子的书吧。

我认为,只关注自己的“心灵”,追求“治愈”这种寒酸的话语,其实就像给卷心菜剥皮,只能充当自我安慰,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如果要改变视角,上野女士的书将会起到惊人的作用。当然,本书(《身为女性的选择》)也算其中之一。

也许有人觉得上野女士的书看不懂,那也许是因为她使用了参与男性中心的社会必须掌握的公用语。与之相比,上野女士的口语则无比轻快而好懂。上野女士在这本书里讲到的东西,足以匹敌好几本专业书籍。而她还能轻松配合我的絮语,实在是太厉害了。

曾经,上野女士送给我“当事者性”这个词。我希望给她一个回礼——上野女士是绝不忘记自身当事者视角的人正因如此,上野女士才能一直着眼于少数群体,才能表现出无尽的温情。

通过这次对谈,我获得了许多话语。那些时机绝妙的尖锐提问让我应接不暇,也让我有了许多新的思考方向。

各位读者读了这本书,如果因此获得灵感,找到方法突破这令人无可奈何的现实,那将是我的万幸。正如我与上野女士邂逅之后,找到了成为心理咨询师的新方向。

(节选自《身为女性的选择》后记·信田小夜子)

02

对上野千鹤子自己而言,

上野千鹤子意味着什么?

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事实:“30 代”的日本女性其实是日本社会非婚化·少子化的先驱。

在《男女雇用机会均等法》颁布后,走上社会的后均等法世代(指日本 1986 颁布《男女雇用机会均等法》以后出生的世代)理所当然地具备平等意识,但实际上,她们都撞上了男权社会的坚固壁垒,体验过“玻璃天花板”。

受到漫长的经济不景气和愈演愈烈的雇用灵活化影响,这个人群的利益因派遣职工和临时职工的身份而饱受损害。

虽说如此,但她们非但难以忘却泡沫经济时期的繁荣景况,还因为寄生于原生家庭,得以享受高消费生活。

与此同时,生育的“生物钟”正一分一秒地在逼近,女人的“赏味期限”已然临期。

原本被她们视作依靠的父母,也逐渐转向了老龄、需看护的状态。 无论结婚与否,她们都躲不过看护父母的结局……

我一直认为,这个世代的动向,将会决定日本社会不远的未来方向。 我还认为,发生在这个世代的这种现象在日本社会将一闪即逝,今后将不会重演。 换言之,她们是日本社会处在彻底变化的过渡期的世代。

我一直希望能与敬爱的朋友信田小夜子共同探讨以这个世代为中心的日本女性,探究其“现实”究竟如何。

信田女士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时刻在一线直面不同女性的心境问题。我身为一名社会学研究者,则在关注宏观和微观数据。将我们各自的观察结果和经验摆在一起,也许会得到很有意思的答案。《身为女性的选择》的编撰,就是源于这个预感。

在英语里,同性伙伴大胆露骨的谈话被称作“Locker-room talk”。虽然我将其视作珍宝,不想让别人知道,但是我希望,你也能偷偷加入其中……抱着这样的愿望,我在此送上《身为女性的选择》。

(节选自《身为女性的选择》前言·上野千鹤子)

03

对中国读者而言,

上野千鹤子意味着什么?

作为一名图书译者,我对于女性主义、社会学和婚姻的专业性自然不能媲美上野老师和信田老师。

两位老师在书中以对谈的方式探讨了女性视角下的性行为、爱情观、婚姻现实、男性观察、家庭暴力、婚姻难民及其心理分析等话题。

两位私交甚笃的女性凑在一起,无需顾忌客气和体面。她们的“Locker-room talk”直白而针针见血,并且大胆豪放,以至于译者根据语境使用的译语过于露骨、偏激,需要改良方能定稿。

在编辑的提议下,我决定写一篇序文作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衔接。

虽说如此,由于专业不同,我能讲述的也只是一个“30代”中国女性在婚姻存续的状态下遇到的一些现象。若各位读者能将其与本书内容联系起来,并由此产生一些思考,便是万幸。

(《身为女性的选择》译者吕灵芝 照 片/ 图源网络 )

我的身份是已婚的女性自由职业者,在社保分类中属于“灵活就业人员”。

最初成为灵活就业人员时,我并没有感到什么不便,短期内也未因为女性的身份遇到过什么特殊的问题。

随着年龄增长,我渐渐需要处理更多的生活上的事务,比如替一直身在国外、准备回国的母亲在家乡买房。

过程不做赘述,买房的结果就是我不得不以我丈夫的家庭成员的身份进行登记,哪怕买房款全部由母亲支付

又或是社区上门要求登记家庭成员信息,需要填写的表格上专门有一栏着重说明:该表格的第一行必须填写序号①,并在后面填写丈夫信息,序号②填写妻子信息,社区派来的“临时工”并不能解释这个排序规定;

再比如,我需要在四大银行之一的某个银行办理一张Ⅰ类储蓄卡,大堂经理要求我提供收入来源,并表示不能填写“灵活就业人员”或“自由职业收入”。

听完我有所领悟,干脆让她给出填写建议,果然,一名女性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来源在银行眼中,只能是“丈夫”。

由于着急回家,并且有了社区“临时工”的经验,我并没有费心问那位经理男性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来源是什么

前面说到我也是“30 代”的女性,在我那个年代,婚姻还是恋爱的延长。而现在打开社交网站上的帖子,恋爱似乎成了一种奢侈品,而婚姻成了与之无关的东西。

那么,是婚姻发生了改变吗?

其实自古以来,婚姻就是与继承紧密相连的制度,婚姻的目的从来都是财产的安置和传递将其放到父权制的背景中,还必须保证后代绝对出于男性家长。

婚姻的逐渐演变就是家庭规模不断变小,变成了现在看似正常的“父母-子女”家庭,很多人都意识到了这个模式的问题所在——只有两名家长,通常还是“男主外女主内”的状态,养育后代的重担就这么落在了妻子一个人的肩上。

英语中有句俗话揭示了这个模式的矛盾之处:“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整个村庄)。

这时我们就要发出疑问了:父权制背景下的婚姻及生育模式,真的正常吗?

对此,上野千鹤子和信田小夜子在本书中进行了探讨。敬请细读。

(节选自《身为女性的选择》译者前言·吕灵芝)

令人拍案叫绝的女性主义对谈

《身为女性的选择》

[日]上野千鹤子、信田小夜子 著

吕灵芝 译

著名女性主义学者、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 资深临床心理学家信田小夜子辛辣对谈,一场势均力敌的观点交锋热辣来袭!

两位“女性的盟友”从各自领域和经验出发,把握社会趋势,结合一线个案,直面女性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领域,探讨爱与性、独立、婚姻、家庭暴力等诸多现实话题。

内容大胆豪放,充满洞见。犀利的观点,令人拍案叫绝!

《身为女性的选择》

3月8日正式上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