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柳州一名学生家长发文称,孩子坐第几排看家长是什么职业。聊天截图显示,家委发起接龙统计家长学历及公职人员人数。学校回应称,学校仅统计家长学历结构用以家庭教育。

按说,班级排座位应遵循“矮个子在前排,高个子在后排”的基本原则,这既符合座位排列规则,也符合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认知。

但柳州的这所小学打破了这一座位排列规则和认知,竟然按父母职业排座位,这无疑是一种“教育错位”,有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之嫌。

近年来,一些学校动辄在招生时就统计家长职业、学历、官职、收入等信息,比如,之前有山西招生“摸底家长官职”,四川招生“家长需带学历”,河北招生“家长需提供工资明细流水”,等等,可谓是“奇葩多多”。

一些学校对于为何要采集“家长职业、学历、官职、收入”等相关信息,有的竟然还“振振有词”。比如,对于山西“摸底家长官职”,教育局回应称是“为了预防领导干部在孩子中高考期间有作弊行为”。对于四川“家长需带学历”,学校明确表示“要求带学历只是登记,以后学校有什么活动时方便联系。”对于河北“家长需提供工资明细流水”,教育局回应称是“为了核实家长身份,以防作假。”而此次,对于“按父母职业排座位”,校方回应称是“用以家庭教育”。校方如此“回应”,无不令人摇头,甚觉可笑。

笔者此时不禁在想,“摸底家长官职”,预防孩子中高考作弊,这和家长担任什么官职有何相干呢?难道家长有一定的官职,其孩子在中高考中就会作弊?亦或家长没有一定的官职,其孩子就不会在中高考中作弊?“家长需带学历”,这难道也和孩子的入学有“关联”?“提供家长工资明细流水”,难道孩子入学,也要因“财”施教?“按父母职业排座位”,难道就能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可以说,这些种种做法,恰恰暴露了学校领导和教师“唯官职”“唯学历”“唯财富”的污秽思想在作祟。

去年3月份,教育部办公厅曾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等信息”,这无疑是对各地各学校擅自采集“家长信息”的一种遏制和纠偏。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一“禁令”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实。因此,光有“一纸禁令”还远远不够,还需跟进必要的“处罚机制”。只有对那些违规采集家长“职业、学历、官职、收入”等信息的学校领导和教师,采取“批评教育”“考核降级”“师德一票否决”,甚至“停职检查”“调离岗位”等多种处罚机制,让其付出应有的代价,才能倒逼其遵守“禁令”。如此,类似“按父母职业排座位”这样的奇葩做法才不会一次次地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