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按照既定战略布局,进行产能扩张,其中优质清雅酱香型原酒年产能2万吨,这为V9放量提供产能保障。

从字面上看,已经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基本就是再一次强调了今世缘之前的战略计划,也就是深入推进差异化、高端化、全国化“三化”方略,同时主推国缘V系的攻坚战,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目标是把“特A+类”产品(指含税出厂指导价300元以上白酒产品)比重提高到65%左右。

如果按照这个计划来计算,未来对今世缘的营收和利润贡献的比例都是不小的,可以从最新年报预告看到,去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27%,达到63亿元—65亿元;并且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亿元—21亿元,同比增长22%—3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再按照每年增长10亿净利润的计划算,今世缘的扣非净利润或许可以到达每年30亿元左右,照这个速度,达到营收百亿梦可能在2025年左右就能实现,还是非常美好的,从目前的三线几乎一下跃升到了一线行列,进步幅度还是相当大的,但问题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从曝出公告的第二天看,股票市场并没有太多波动,甚至到今天为止,还创出了阶段的新低,那么市场在担心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懂酒哥发现,可能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就是省内市场的竞争加剧,第二,估计是对给予厚望的V9全国化大单品能否顺利推进持保守态度。

其实V9系列在省内的市场反馈还是不错的,这也给了他扩产底气。可以看到,今世缘的省内市场比例到目前为止,依旧占比超9成,公司历年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2020年和2019年,今世缘在省内市场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占公司当年营业收入的92.74%、93.55%、93.62%。

长期看,为公司贡献了主要的利润,2011年至2020年的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12.73%,但问题是,省内市场已经接近饱和了,而很多人认为,今世缘这几年的发展壮大,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洋河的疲弱,吃掉了洋河的大部分市场,因为渠道利润的优势,很多经销商选择了今世缘,并且走价格的差异化竞争,也就是比洋河的对标产品要便宜一些,而且持续发展企业直销团购,有效避开了洋河的渠道控制力优势竞争。

但洋河也不傻啊,恐怕早已经认识到了问题所在,并且这两年在进行渠道的变革,业绩已经开始回暖,之前很好的竞争模式,未来就不一定那么吃得开了。再其次,江苏是众多名酒的必争之地,尤其是弱者恒弱下,未来其他中小白酒企业还会加速出清,腾出更多的市场空间,那么今世缘在省内,将要面对的竞争压力就会一下爆发,面对虎视眈眈的名酒,一边守江山,保护既得果实,还得省内继续增长,并不是件容易事情,那么市场对省内高增长的预期会有所减少。

在这种前提下,是不是原有产能已经能满足了呢?如果继续大幅扩产,会不会吃不消呢?据今世缘对上交所问询函的回复,公司目前原酒库存9万吨左右(原酒以65°计算),现有酿酒产能2.7万吨(厂房设备配套完整且全部为自有),2018年至2020年总产量分别为1.9万吨、2.2万吨、2.5万吨,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0%、81%和93%,预计未来五年产能利用率95%。

可以看到,目前的产能利用率确实已经不能满足今世缘的“胃口”了,基本已经是满产了,但问题是,新增产能一旦投产,将会增加优质清雅酱香型原酒年产能2万吨,这部分估计都是高端V9系列,而这个赛道其实是名酒的必争之地,不仅拥堵也是相当严峻的。尤其是近年来,大部分白酒企业纷纷扩产背景下,高端内卷越发激烈,不免让很多投资者担心,几年之后生产出来,是不是正好遇到酱酒低潮期,从而撞上行业的产能过剩。

实际上,今世缘对此也有着清醒的认识。近日,今世缘在回答投资者关于白酒产能是否会过剩的问题时表示,随着消费持续升级,人们少喝酒喝好酒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未来应对可能的消费量减少和产能过剩,公司将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价值、优化产品结构,满足消费者对好酒、美酒的需求。同时从公告看,项目建设期为5年,从2022年1月至2026年12月。并且2023年9月—2026年12月才是逐步投产阶段。也就是说,我们要看的是2023年以后,今世缘的高端系列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和地位,能否在面对茅台,泸州等一众强大的竞争对手中,让国缘系列成功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