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糖控制的金标准,这已经成为共识,糖尿病医生经常会告诉病人,糖友们对这个也是很重视。经常会有糖友们到门诊,医生我要看看我的糖化血红蛋白怎么样?那么为什么要重视糖化血红蛋白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糖和血红蛋白进行糖基化的一个产物,能够代表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数据相对比较稳定,变化不大。因为是所有血糖的一个平均血糖,因此一个孤立的数据说明不了血糖的波动。

例如对于一个糖化血红蛋白在6.5%的糖尿病人来说,平均血糖大概在9mmol/L左右。这种情况有可能患者保持在空腹血糖6-7mmol/L,餐后血糖9-10mmol/L,这就是正常的血糖状态。但是也有可能患者是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低血糖,低于3.9mmol/L,也存在血糖比较高的情况,在20mmol/L以上,这种情况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也可能是6.5%。

显而易见,同样是良好的糖化血红蛋白数据,血糖的控制确大相径庭的。这也是在临床上常见的情况,我的糖化血红蛋白在正常范围,医生还说血糖控制不好的原因。

因为我们人体的血糖是变化的,对于糖尿病人来说,由于胰岛功能的缺陷,血糖的波动会比较大。其实非糖尿病人的血糖也是波动的,只是一直在相对正常的范围内变化。一般来说,人们正常的血糖波动会在3.8-7.8mmol/L之间,某些时候也会因为吃多了糖类、情绪波动过大等原因升高一些,但很快就会降到正常。

因此血糖波动就可以代表糖尿病人的胰岛功能状态。

血糖波动是有范围的,如饭后血糖超过11.1mmol/L,或是餐前、餐后血糖差距超过3.33mmol/L,就代表波动太过剧烈,一定得干预。

血糖波动有哪些危害呢?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血糖波动过大,会对人体血管尤其是微血管产生较大的损伤。血糖波动过大会促进人体合成脂肪,长此以往会加重胰腺的负担,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胰腺疾病的风险。

血糖波动过大会导致并发症,增加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引起冠心病、脑梗塞,或是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等。波动过程中血糖过高或者过低,则易诱发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或低血糖昏迷。

那么该如何避免血糖的剧烈波动呢?

饮食要营养均衡。不可只摄入单一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会引起血糖快速上升;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要细嚼慢咽,吃饭时长最好保持在15分钟以上;进餐的顺序最好按照蔬菜、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来进行,因为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也能延缓胃排空的速度,增加饱腹感。

饮食、运动、用药要定时定量,切不可随意进餐运动和用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做好血糖监测。血糖较高时,可监测全天7次血糖,即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血糖;血糖波动较大、易出现低血糖者,建议增加监测次数,做到连续监测;使用药物降糖者,若生活方式稳定,则可1周内选择1天监测4次血糖,即空腹、三餐后2小时血糖。血糖高的时候要调整饮食量,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药物用量。血糖低的时候,要尽快纠正低血糖,防止急性心脑卒中的出现。

综上所述: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糖控制的金标准,但是在临床治疗中,不能单纯看糖化血红蛋白,还要结合空腹血糖和不同时间段的餐后血糖,血糖波动不要太大,血糖波动大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定时定量用餐,保持血糖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