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抗日被打死的没多少,饿死的多。”——抗联老战士刘淑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联老战士刘淑珍

写了不少关于抗联的文章,常常能看到有人评论:东北不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吗?抗联常年在深山里,没有粮食可以打猎啊,怎么会有这么多人饿死呢?

这个问题,我们听听老战士怎么说的吧。刘淑珍是东北抗联第三军的老战士,14岁就进了赵尚志的部队,晚年再回忆起那段岁月,感慨颇多。

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在抗联能干什么呢?刘淑珍先是在被服厂,帮战士们做衣服。但抗联三军的被服厂很快就取消了,大家又回到了一线部队。在刘淑珍的回忆中,抗联打仗真的很缺乏弹药。

一旦和敌人打起来,刘淑珍和其他小孩子,就负责抢救伤员。遇到轻伤员就扶下来,遇到重伤员就四五个孩子抬回来。除了抢救伤员,刘淑珍还经常去搞枪——爬到战场上,从死伤者身上把枪拖回来。

这个任务很危险,枪林弹雨之下,根本不敢抬头,只能一点点爬到双方交战的中间地带。如果发现抗联战士已经牺牲,就要把他身上的枪和子弹取回来,粮食袋也要带回来——子弹和粮食都是万分珍贵的。

如果遇到日伪军的尸体,更不能放过了。刘淑珍回忆说,那时候他们身上都带着小刀,因为敌人的机枪子弹不断从头顶上飞过,所以不能抬头,只能用刀子把敌人身上的枪和子弹带割断,再慢慢拖回来。

抗联最缺的是子弹,所以要格外珍惜。

抗联缺粮食了,可以冒险找老百姓要,但枪支弹药这东西,只能从敌人手里抢。没有粮食的时候,吃点野菜也能撑下去,没有子弹该怎么办?

所以,刘淑珍回忆起当年的经历,感慨说:“我们要是有子弹,那他们(敌人)逮不了我们,打也打不死我们。”抗联的子弹,是越打越少,越少越难打胜仗——打不了胜仗,自然没办法缴获子弹,恶性循环。

所以,刘淑珍说:“不敢糟践一颗子弹,领导也不让,再说留那个子弹你知道能护多少人,你打个狍子能当啥?”所以,对于抗联战士来说,子弹太珍贵了,用来打猎就是浪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就算是和敌人交战,也要节省子弹。首先是把敌人放近了再打,其次是尽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刘淑珍回忆,当时三军稽查处副官葛文魁是有名的炮手,枪法非常准,培养出了不少神枪手。葛文魁就对战士们说:“你们的子弹都留着,那枪伸出去一次就得打着一个敌人,不能打空枪啊!”

“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虽然有些夸张,但确实要十分节省弹药才行。刘淑珍说那时候打仗,年龄小的也跟着领导往前冲——其他战士用枪打,他们扔炮仗(鞭炮)。

你看,打仗的时候都要扔鞭炮了,谁还舍得用子弹打猎?再说了,打猎哪有那么容易,抗联又不是由老猎人组成的队伍。

到处都是敌人,衣食住行都要有技巧。

每到冬天大雪封山,日军就高兴了。因为抗联不可能藏在山里几个月,他们必须出来弄棉衣、找粮食,那就很容易在雪地里留下脚印。所以,冬季是日伪军“讨伐”最频繁的时候,他们让山民、猎人,或者抗联的叛徒当向导,进山寻找。

几个月的大雪封山,连野菜也找不到,必须出去弄粮食。所以,战士如果冒险下山,会尽量不在雪地里留下脚印。最普遍的办法,就是走在队伍最后的战士,用树枝将脚印扫掉——如果当时还在下雪,那就不用管脚印,大雪很快就会抹掉一切痕迹。

刘淑珍回忆,当时他们小孩子下山,有个更好的办法。他们在林子里找一些还没长成的小树,简单处理一下绑在腿上,就像踩高跷一样,怎么走都不会留下脚印。就算是有经验的猎人,不注意看的话,也会觉得地上的“窟窿”是动物留下的。

但是,下山也不一定能搞到粮食。冬天连蘑菇和野菜也没有,那就扒榆树皮吃。榆树皮怎么吃呢?外面那层疙疙瘩瘩的皮先扔掉,那个不能吃。剩下的厚树皮直接扔到锅里煮,最后熬成一锅黏糊糊的“汤”,再把树皮捞出来扔掉。

这锅“汤”其实没有什么味,食盐也缺,很多时候根本不放盐。等这锅汤凉一些,大家就用茶缸子舀着喝,这东西肯定不管饱,天天喝难以下咽,但总比饿着肚子好。

有时候,大家饿极了,只能吃靰鞡鞋。靰鞡鞋是动物皮子做成的,穿坏了也不扔,就挂在树上。冬天缺粮就把它拿下来,但是干巴巴的不能直接煮了吃,要先在水里泡着。泡一段时间之后,硬皮子就胀开了。

这时候就把靰鞡鞋捞出来,用石头使劲砸,再扔到锅里煮。就这么,一只靰鞡鞋能煮出一锅“肉皮汤”,一人分一小碗。但是,这个皮子还是硬,牙口不好的人可能嚼不烂。

总之,冬天那几个月最难熬,有什么吃什么,实在不行就找野草放嘴里嚼,嚼着嚼着就不饿了。就因为缺粮,很多人都饿死了,没死在战场上,在山林中活活饿死,太可惜了。

17岁那年,刘淑珍被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年冬天,很多人把靰鞡鞋都吃了,总不能光着脚吧。于是,一支小分队冒险下山,买鞋买粮食。结果过江的时候,刘淑珍把冰面踩塌,掉了进去。其他战士一看,立刻跑过来营救,一个个都掉进去了,最后淹死了四个人。

闹出来的动静太大,引来了警察,刘淑珍被抓住了。当时她年龄也不大,又是女孩子,就打死了不承认。伪警察见她这么倔,就狠狠扇了她一巴掌,刘淑珍说:“一个嘴巴子就(扇)到那旮旯去了,到那旮旯之后啥都不知道了。”

后来日本人来了,就开始用刑,牛皮鞭子把身上打得血肉模糊。隔几天打一次,但刘淑珍死活不开口,最后日本人也急了,用刀背砍,刘淑珍被打得倒在地上爬不起来。

有个伪警察很不错,蹲在旁边悄悄说话,让刘淑珍千万别起来。之后,他就对翻译说,这个小姑娘不行了,肯定要死了,干脆拖到外面扔了吧。

日本人见这么长时间问不出什么,就同意了。那个伪警察就把刘淑珍扔到了警察署外面的壕沟里,悄悄通知附近屯子里的一个伪排长于老六(抗联地下工作者),让他过来把人抬走。就这么,刘淑珍死里逃生,在于家住了下来。

后来,刘淑珍也想着再回山里,但是联系不上抗联了。没有办法,刘淑珍只能在屯子里住下了……

很多事情,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回到最开始的那个问题,抗联的生存环境太艰难,缺粮更缺弹药。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浪费子弹打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