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石家庄、北京等地陆续出现了流感病毒,但一时间人们也搞不清楚到底是甲流、诺如、还是XBB,虽然专家已经说了这波是之前挺进决赛圈的“未”才会得,但听了太多所谓得专家的言论,让人们原本稍松的心弦又紧绷了起来。这次的病毒到底是什么?又恰逢开学季,如何让孩子远离病毒侵袭,成了家长们最关心的话题!

对儿童来说更加危险

让全球人民闻之色变的毒王“德尔塔”目前已至少在132个国家/地区蔓延,变异毒株的病毒载量高,是以往病毒感染者的1260倍,它不仅对疫苗具有“免疫逃逸”,更具有强感染性,传播速度是以往新冠病毒的1倍,接触6秒就足以被感染,感染24小时即可发病。

而且相比之前的新冠病毒,“德尔塔”对儿童来说更加危险,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院长弗朗西斯·柯林指出,9000万美国人拒绝接种疫苗,以及德尔塔病毒骇人听闻的传染力造成了这场悲剧。更让人焦心的是,比起传统的新冠病毒株,德尔塔病毒对儿童的威胁更大,进入重症监护室的患者最小的只有4岁。根据美国儿科学会发布的报告,在这一轮疫情当中,儿童感染者人数发生了持续、大幅度的上涨。截止到8月5日,美国已经有超过420万名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在该报告发布前的5天之内,有近10万名儿童被感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学季,家长这样做,帮助孩子远离病毒

在现有阶段的防护下,家长要尤其注意以下这些防疫细节,为孩子开学后的学习生活保驾护航。

正确佩戴口罩是防范病毒的关键

正确佩戴口罩仍然是目前最有效的防疫手段。

但对于孩子来说,戴口罩这事儿就是“束缚”,他们会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撕、拉、扯,容易造成口罩佩戴不规范或是污染口罩。对于这种情况,家长要做好两点:

第一, 对孩子强调佩戴口罩的必要性,并对一些孩子容易犯错的细节,比如摘放口罩时应洗手,不要用手摸口罩内部,什么时候应该换新口罩等情况重点讲解。同时,给孩子准备备用口罩,以便需要时更换。

此外,不建议给孩子佩戴N95口罩,儿童心肺功能相对较弱,尤其活动后更会增加憋闷感,容易让孩子更加抗拒戴口罩,甚至偷偷摘掉。

第二,很多家长在购买时,只关注了是否为医用口罩,而很少关注是否符合防疫标准。其实即使写的是医用口罩,如果不符合国家执行标准:YY0469-2011或执行标准:YY/T0969-2013,那也是没有任何防疫效果的。而儿童口罩则建议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儿童口罩技术规范》(GB/T38880-2020)的产品。

全方位强化孩子的防疫意识

学龄儿童比婴幼儿懂得多,但并不代表孩子就能时时刻刻记住防疫这件事儿。因此,家长还要全方位地去强化孩子的防疫意识。

对于学龄前的儿童,家长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强化孩子的记忆,加深孩子对病毒防护的认识。比如和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等游戏,让孩子改正经常揉眼睛、抠鼻子等坏毛病,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勤洗手”、“不乱摸”的习惯。同时,家长也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酒精棉片,方便孩子做好手部卫生的消毒。

除此以外,家长也应该以身作则,随时随地的去强化孩子的防疫意识,比如见到熟人时,不要脱下口罩,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打招呼,不靠太近说话。

除了新冠疫苗,这些疫苗也要打

虽然现在12岁以下儿童还不能打新冠疫苗,但是秋冬季来临,有两个疫苗一定要打,就是流感疫苗和轮状病毒疫苗,因为它们与防疫同样息息相关。

从世卫报告来看,流感可与新冠同时流行,新冠合并流感感染的重症及死亡率(较单独感染每种病毒)更高。接种流感疫苗既能预防流感,也可以减少新冠的感染、重症及死亡率。而轮状病毒是和孩子的肠道免疫力息息相关的,如果肠道菌群出了问题,孩子的整体免疫力都会变差,更容易被各种病毒“盯上”,成为易感人群!

对于12岁以上的儿童来说,除了尽快接种新冠疫苗外,流感疫苗最好也要接种。另外,一旦新冠疫苗对12岁以下儿童开放,家长应第一时间带孩子去接种!

孩子发烧、咳嗽,先别慌!

秋冬季,孩子感冒发烧的情况会比较多,尤其是新生儿和婴幼儿。如果孩子出现感冒发烧、咳嗽等症状时,别慌!盲目去医院反而会增加孩子交叉感染的风险。如果孩子是有发热、咳嗽的症状,精神状态良好,建议根据情况暂时在家观察,对症缓解。如果孩子出现腹泻、呼吸逐渐困难,应立即就医。

家长是孩子防疫的重要门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密接者,家庭感染是儿童新增病例的主要原因。因此,家长是孩子防疫最重要的一道门槛,家长自身的防疫意识也就尤为重要!

对于还没有接种新冠疫苗的家长来说,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孩子都是防疫的漏洞,第一时间接种疫苗是能让自己和孩子不被“德尔塔”变异病毒所感染的第一手段。

而且,关于第三针的加强针相关研究也已经出来了,一旦开放接种,已经接种过前两针的也要第一时间打上加强针,增强自己的免疫力。

最后,家长也要从细节上注意自己的防疫意识,不要去参加密集场所的聚会,坚持戴口罩,进门洗手、洗脸,保持社交距离等,更不要觉得自己打了疫苗就能放松防疫措施。孩子的衣物、餐具、玩具、书包等用品需要定期消毒。

如果家长或其他照护者出现发热、干咳、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在家里也要佩戴口罩,并居家隔离,建议最好在症状消失7天以后再解除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