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1700年多前,陶渊明写下这句诗,讲述了关于生死的世俗人情。

一个人死后,亲戚或许还在悲伤的情绪里,没有血缘关系的他人已经能欢欣地过自己的日子了。

但这句诗放到胡鑫宇之死上,却有些不一样。

当胡鑫宇家人还沉浸在悲伤和自责的情绪中时,有些“他人”没有离去,而是将枪口指向了胡鑫宇家人,尤其是胡鑫宇妈妈李连英。

2月2日,官方正式通报对胡鑫宇失踪案的调查结果为“自缢死亡”。

又有诸多细节表明,他曾不止一次在家人面前流露出绝望和痛苦的情绪。

所以很多人将胡鑫宇之死,归咎于家人没有识别他发出求救信号。

网上渐渐出现了这样的声音:

有人指责胡鑫宇家人是戏精,浪费社会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恶意揣测他们,称胡鑫宇家人故意隐瞒真相,就是想讹钱。

甚至还有人说胡鑫宇家人才是“杀死胡鑫宇的凶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处在风暴中心的,就是胡鑫宇妈妈李连英。

她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寻子的消息,执着地向校方追问。

被部分网友质疑是为了博流量敛财。

胡鑫宇自杀前曾与妈妈有过通话。

就有网友质疑事发前胡妈妈一定在电话里说了什么,否则,她为什么不敢公布通话的内容。

之前那些痛骂校方的声音,又通通转到了胡鑫宇妈妈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个字仿佛尖锥,直戳胡鑫宇妈妈的心窝。

可这一切,真的都是她的错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都关注胡鑫宇和家人的最后一通电话,却忽视了在失踪前十几天,他们母子也曾有过通话。

当时胡鑫宇同母亲说自己心情不好,想哭。

李连英没有无视孩子的心情,而是特意从福建赶回家去看孩子,她能想到的法子就是带着孩子去游玩散心。

她曾问过孩子需不需要陪读,但是胡鑫宇拒绝了。

这样的一个母亲,你能说她对孩子没有关爱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身为一个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农村女性,她能给孩子的教育和关爱都给了。

至于她有没有意识到孩子曾有自杀的念头,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我想请大家看这样一个故事。

还记得去年上热搜的“流调中的打工寻子”事件吗?

因为一则“18天内辗转20多个地点打工”的流调记录,岳某显被网友称为“流调中最辛苦的中国人”。

在对他进行深入采访后,大家才得知他这么辛苦拼命,就是为了找回儿子岳跃仝。

自从19岁的儿子失踪后,岳某显与一辆三轮摩托车为伴,一年多的时间里跑遍了老家威海,还去过天津、河南、山西等地。

因儿子曾在北京一饭店当帮厨,岳某显又来到北京寻子。

但后来我们从警方的通报中得知,岳某显的儿子早就去世了,并且他早就知道。

2020年8月,岳某显在儿子失踪后报警,当地警方在水塘内找到一具高度腐烂的尸体,并确定了他就是岳某显的儿子。

但是岳某显不肯接受这个结果,继续执着地寻找儿子。

他内心最深处的诉求不过是希望孩子能活着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到胡鑫宇妈妈身上也是如此。

儿子在校园里失踪了,为人父母的怎么可能第一时间就相信孩子是自愿放弃生命。

他们宁愿孩子是被人绑架,这样至少可以有生还的机会。

发视频求助也是如此。

“浪费社会资源”也好,“博取关注”也罢,这是他们当时能想到的最好的方式。

如果能让外界多一些关注,让更多的人帮助自己找回孩子,即便要背负骂名,他们也在所不辞。

这是天下父母都会有的私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这些不是为谁开脱,只是希望大家对胡鑫宇家人的行为多一些理解。

如果说有谁更希望胡鑫宇回来,有谁对胡鑫宇的死亡更悲痛,绝不是你我。

有人说:亲人的离世不仅是一场暴风雨,也是此生漫长的潮湿。

胡鑫宇失踪后,他们家人的生活已经停摆,李连英暴瘦了40斤,头发肉眼可见地白了。

往后余生,这个家庭都要在自责中度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还请不要忽视了这一点:这个迅速苍老的母亲,刚失去了她15岁的孩子。

对一个刚丧失儿子的母亲口出恶言,并将孩子死亡的原因,归咎于她一人头上,也许会将她逼上绝路。

还记得那个被母亲扇耳光后,跳楼坠亡的14岁男生吗?

他的母亲也自杀了。

2020年,初三学生张某锐因在教室玩扑克牌,被老师叫了家长。

他母亲到学校后因为情绪失控,当着众多师生的面扇了孩子两耳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被母亲打骂过程中,孩子一直沉默。

直到母亲被老师拉走之后,他毫不犹豫地跳上栏杆,从五楼跳了下去。

等到母亲和老师反应过来时,一切都来不及了。

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舆论风暴,网友纷纷指责这位母亲,认为她是孩子自杀的罪魁祸首,还有人诅咒她不得好死。

这位母亲本就因孩子的死而自责痛心,再加上网友的网暴,更让她的心千疮百孔。

在几次自杀之后,她彻底地离开了。

后来我们知道了,这个家庭曾经的遭遇。

张某锐的父亲婚内出轨,将财产全部转移到小三名下。

离婚后,母亲一个人带着他生活,从养尊处优的富太太,到需要打几份工才能养活家人,她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儿子是她支撑下去的动力,在看到儿子不好好学习被叫家长的时候,她的精神瞬间崩溃了,于是做出了不当举动,这才导致了严重了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说她的自责情绪是导致她自杀的根本原因,那部分网友的网暴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不良作用。

无论是对胡鑫宇妈妈口诛笔伐,还是对张某锐妈妈的大加指责,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站在了“正义”的一方。

毕竟是他们“有错在先”,为什么我们不能指责呢?

因为有时比起完美的正义,也许我们更需要的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同理心。

无独有偶,昨天,刘学洲被网暴致死案开庭了。

刘学洲大家还有印象吗?

出生三个月被卖,4岁养父母双亡,15岁时发布寻亲信息辗转找到亲生父母。

后因不堪忍受网络暴力,刘学洲留下一封千字遗书后自尽。

而那些人辱骂刘学洲的理由,就是因为刘学洲的生母指责他强行向生父母索要房产,所以那些人认为刘学洲是“白眼狼”“自导自演炒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站在刘学洲的角度来想呢?

他没有地方居住,又还未成年没有经济能力,希望亲生父母给自己提供一个住所、一个家,租的地方也可以,这何错之有呢?

但是那些键盘侠却将他的正当需求当作污点,对其肆意辱骂。

刘学洲又百口莫辩,因为每个人对“对与错”的判断标准不一样。

如果在刘学洲事件中,那些人能对刘学洲的处境多一些换位思考,是不是悲剧就不会发生?

但这只是一个理想的设想。

很多时候,人们习惯以自己的价值标准评判一切,看不到别人的正义观,这就是“自以为是的正义”。

而这种“自以为是正义”汇聚的彰显,就是网络暴力。

在互联网上,语言的力量并没有削弱,那些单独的指责和辱骂,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狂流,落到每个人身上都是一场灾难。

互联网时代,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我们随时有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也可能在不经意间成为网络暴力事件的推手。

所以在敲下键盘之前,请务必要三思。

哪怕做个冷漠的看客,也好过成为一个施暴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