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专家在我们普通人心中,那是非常专业、受人尊重的一个高阶群体,不过这两年随着专家们的发言越来越频繁,言论严重脱离大众生活基本盘面,口碑上有点“塌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过去的三年是什么情况,大家都很清楚,如今这个底部困难期算是过去了,大家也做好了向上走的准备,专家们比普通人更着急,为了尽快地复苏经济,专家们各司其职,踊跃发言。

有的专家针对“上千万大学生就业难”给出建议,付费上班。恕我直言,能提出付费上班模式的专家确实脑洞大开了,别人上班是为了努力赚钱,新毕业的大学生们上班是为了做贡献,是为了给企业节省人工成本还是为自己多挣点工作经验值,亦或者就是为了提升社会整体就业率,一个个大无畏牺牲自己?

有的专家针对“年轻一代不愿意进厂打工”给出建议,年轻人不能只顾着自己,那些薪资高的工作少去,比如直播、电商,多多进厂上班才是正事。恕我直言,出来打工为了啥,不就是想着多赚一点钱吗?既然在同等时间下能赚更多的钱,为何一定要选择去条件相对较差的工厂上班呢?提出建议的专家怎么不以身作责,自己放弃高薪工作进厂打螺丝呢?专家们格局要打开,别太自私只顾自己。

有的专家就“如何解决城市商品房库存问题”给出建议,鼓励农民进城买房,平时开车回农村种地。恕我直言,商品房不好卖了,为啥要农民来承担这个责任,这么多年城市建设过程中,有能力的农民在城里早就买房子了吧,那些还没有在城里买房的人你再鼓励有用吗?让普通农民贷款去买房,为了住在城里还得另外贷款买辆车开,这建议还一箭双雕了?

上述三个建议仅是冰山一角,有的专家更过分,比如建议大家拿出三分之一的存款买房的,给存款征收高额利息税的......作为专业人才,专家们为中国经济复苏和发展出谋划策本身是件好事,但是这一个比一个更离谱的建议,普通人光是看着就真的很难接受。

不过,最近有个专家倒是“接地气”了,说出来的话也比较中肯,这个专家就是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的李扬,他认为普通人的生活压力太大了,负债特别重,导致大家都不敢出来消费,只要将负债问题解决,只要将负债降下来,不怕大家不消费,不怕经济提振不上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番言论,深得人心。大家都清楚,消费的主力军主要来自年轻人,国内的年轻人早就习惯了提前消费,如果没有中间这三年,这种“先借贷消费后还款“”的模式可能会一直循环下去,可偏偏事与愿违,不可抗力因素导致这种循环中断。

这三年,很多人亲身经历或者亲眼所见周边亲朋好友经历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生活,大家对消费变得比以往更加谨慎,大家开始学会节衣缩食,有些支出确实能节省出来,但有些支出不是个人消费观念转变就能节省下来的,比如以下三类:

第一类,各类长期贷款。首当其冲就是房贷、车贷,在全国平均房价超过一万一平米的年代,很多人都是攒钱付首付然后贷款二三十年,每个月还贷几千到几万,这部分支出每月固定要还,超过一定期限不还,银行就把房子收回去了,一旦进入法拍环节,损失的金额可就是几十上百万,为了房子多少人拼尽了全力,压力可想有多大!

第二类,子女养育支出。以前有人算了一笔账,培育一个小孩子成才的花费上百万,让一个小孩健康成年的平均教育成本在48.5万左右,如果一个家庭有二胎、三胎,这样花销只会更大,且这些费用支出并不会因家庭遇到经济困难了而大量缩减,你以为小孩长大了就不需要继续支出了吗?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小孩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工作之后的居住、婚育问题可能上一辈还得继续承担。

第三类,养老及医疗支出。如今缴纳社保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想着未来靠退休金养老,不过享受养老保险的前提是每个月/年按时缴纳社保,有公司的人还好,缴纳大头在公司这边,但自由职业者每年缴纳上万元的费用压力还是很大的,尤其是最近又在传延迟退休的事,如果传言是真的,那又得多缴纳好些年。除了自身养老外,如今家里年纪较大的老人养老基本靠子女,老年人身体抵抗力较差,每年的医疗支出也压在年轻家庭中。

上述三类支出,基本上是每个家庭都在承担的支出,其中的任何一项,都会给大家带来很大的压力。有人说,既然开支那么大,那就努力赚钱啊?这话虽然难听但也是确实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相比于那些想尽办法把普通人家底掏出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建议,不如将重点放在努力为大家营造好的就业及经济环境,让大家有信心去这个市场赚钱,让大家真正能够赚到钱,只要真的有钱了,谁还不会主动站出来消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