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专家教会非洲人种水稻,会发生什么?非洲是一片神奇的大陆,水热资源丰富,有能住人的猴面包树,有一颗能顶一顿饭的“香肠果”。可是这里的很多人,依然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

导致非洲人吃不饱的一个原因,是他们的农业耕种技术落后,大部分地区还处于看天吃饭的阶段;甚至有些落后的地方,连像样的农田都没有。可是根据联合国的统计,非洲拥有8.3亿公顷可开垦的荒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非洲很多国家,就是因为没有优良的耕地,导致粮食产量不足。比如非洲尼日利亚,当地人喜欢吃大米,但因为耕地和种植技术问题,一直种不出像样的水稻。

尼日利亚政府每年需要从海外进口超过300万吨大米,但依然没办法供给所有人口,粮食缺口很大。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尼日利亚人,根本没有余力去开垦更多的良田,以及研究更好的水稻技术。

所以,当地政府寄希望于一直以来都在帮助非洲的中国,希望中国能出手相助,传授他们水稻种植技术。

中国人如何在非洲教当地人种水稻?2004年,一家中国企业和尼日利亚政府达成合作,我国的专家王学民因此与非洲结缘。

王学民毕业于湖北农学院农学系,是一个农业方面的专家。初到非洲时,他发现尼日利亚的人,开垦的农田坑坑洼洼,没有成型的田埂,甚至草根都没拔干净;加上技术不行,水稻株行距间隔大。导致杂草长得比水稻都高,粮食产量极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地1公顷的土地,只能产1吨的水稻;换算一下,尼日利亚的水稻亩产只有130斤左右。而中国的水稻亩产,基本可以达到900斤;难怪非洲人种水稻吃不饱。

为了解决尼日利亚水稻低产的问题,王学民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完善,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他先让当地人把农田里的草根清理干净,修筑田埂,清理蚂蚁窝等,为水稻生长营造良好条件。

随后,王学民又传授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培育合适的水稻品种,让尼日利亚人学会精耕细作;种出来的水稻抗病抗虫能力更高。

学会中国人的种水稻的技术后,尼日利亚发生了什么变化?在非洲十几年,王学民让万年荒地变粮仓。

他刚到尼日利亚时,当地很多农村的水稻产量,1公顷只有1吨左右,如今已经达到每公顷4吨以上;换算成亩产的话,已经超过500斤了。

虽然这个产量,还不如我国的平均水平,可是对于尼日利亚人来说,已经非常高了。比如光是阿布贾地区,就有80万人因为王学民带来的水稻种植技术,而过上三餐温饱的日子。

阿布贾当地人不再为一日三餐发愁,家中剩余的粮食多了,有些人就拿出去卖,提高了家里的经济收入;也有的人选择用多余的粮食,在家里养点家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阿布贾的人们不仅能每顿吃饱,还养了很多鸡;他们学会了王学民从中国带过去的蛋炒饭做法,也学会了做中国的包子和饺子!而大功臣王学民也受到当地的最高礼遇,被人们封为“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