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过年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去景点玩,有些人去比较远的地方,有人去附近的景点玩,到了景点之后,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还有一些景点的服务,比如上山的车,还有缆车等,这些都为了方便服务游客,让游客玩得更加开心,还有一些景点就会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形式,当然了,也是为了方便游客,尤其是外地过来的游客,可能会遇到很多不懂的问题,或者找不到自己想去的景点,这个时候,就需要向导或者咨询游客中心了,如果景区很大的,那问题就更加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江苏苏州,有一个景区,刚刚过完年,还是很多游客前来玩,这个景区是很多山的,而且比较高,来到这里游玩的,都是想过来爬山,想去山顶上看看风景,放松一下心情,平时工作很辛苦,趁着还有点空闲的时间,过来玩玩也是挺好的,桂女士和朋友一起过来这个景点玩,两人想到山上去看风景,当她们来到山脚下的时候,看到有很多大妈,原来是抬轿子上山服务,给钱之后,两个人就会把你抬到山顶上,就不用自己走上去了,这是比较辛苦的活。

这个景点的山比较高,桂女士说,上去要半小时左右,如果自己走上去,是比较累的,看到旁边有大妈抬轿子,她们是为了生活,才来这里抬轿子的,两位抬轿子的大妈看起来有7旬了,但是她们坚持抬着人上山,桂女士说,看到这一幕,感觉生活很不容易,不坐她们没生意,坐了又不忍心,她们年纪这么大了,还要走那么高的山路,真的会很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位村妇如此高龄、身体单薄,本是怡享天年的时候,但仍在如此情形下,还在辛苦付出劳动,在外人眼里会因此产生同情心——这样的道德感,当然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愫。
但是,如果因为站在了这一道德高地上,去指责被抬者缺乏同理心,却因此要让需要生活费用的两位老妇,失去了通过合法劳动取得报酬的机会,那么,这样的道德绑架,岂不就陷入到空谈误事的境地吗?

可见,不问实际而泛滥的同情心,本身的出发点虽是好的,但却很可能在面对具体情境时,并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
在如此高龄者仍不得不选择付出劳动、提供服务,也有人因此接受这样的服务并付费一事上,或许在本意上、最初的出发点上,无论是两位7旬老妇,还是坐轿的发胖大妈,以及表达同情的拍摄者,还有表示“跟我们景区无任何关系”的工作人员,他们或都没有什么过错和问题——只是各自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可能在感受上不太一样而已。

这个问题的源头与本质之所在,显然既不在于劳动者年龄偏大;当然也不是说,就不需要公众自然而然生出的同情心了;同时,也一样是不必指责愿意接受服务,以便让抬轿老妇获得报酬的坐轿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要深入思考这一问题的话,显然,除了因个别家庭孩子不孝等原因之外,这其实是社会和国家对于养老福利的供给能力、水平与分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