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思想家别林斯基曾说过:爱情需要合理的内容,正向熊熊烈火需要用油来维持一样;爱情是两个相似的天性在无限的感觉中的和谐交融。只有两个人性格相似,在不断相处之下互相了解之后才可以让这段感情持久。

爱情是很多人一生都在追求的东西,爱情可以让相爱之人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在工作期间也更有动力,让我们的努力都可以事半功倍。可以说,有了一段和谐的爱情,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甜蜜和幸福。

但是两个人在相处之后,发现性格迥异,两个人没有办法互相适应对方的生活的话,就应该及时止损,不要再纠缠这段没有结果的爱情。2006年在湖北省汉川市,有一名女子因为同时交往两名男子,最终酿成了一场惨剧,而她又为何做出这样的事情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某出生在湖北省汉川市的一个农村家庭,她的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而且家里不仅仅有她一个孩子。她的父母也存在着严重的重男轻女的看法,因此她的童年过得很是悲惨。

她的父母把所有的东西都留给了她的哥哥,她的哥哥也在父母的教育之下变得骄纵蛮横,经常会欺负她。她也曾找到父母告状,但是父母却认为这种情况并没有什么错,她是女孩子就应该受到这样的待遇。

就这样,在父母的思维影响之下,李某变得越来越自卑,认为男人本就比她的地位要高很多。她在进入学校之后也不愿意跟男同学交流,经常会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呆,她的老师了解情况之后老师也十分心疼这个孩子,但毕竟是她们家里的事情,老师也不好插手,只能试着开导她,可是都以失败告终。

在高中毕业之后,她的父母便不让她再读书了,回到家中收拾家务,有的时候外出让她找一些零工。李某逐渐也适应了这种生活,她的哥哥已经自立门户了,虽然父母对她并没有那么重视,但是这种生活对他来说也很是快乐。

可令她没想到的是,在2005年时,她的父母便想要把她嫁出去,并对她说:“你这个孩子天天在家里只能浪费粮食,还不如赶紧嫁出去,还能换一点钱回来,你哥哥那边的房子还得靠你来还呢。”

这让李某愣在了原地,对这个家庭彻底失去了希望,眼神中透露出的光芒也黯淡了下去。在同年10月份,她的母亲通过媒人将她介绍给了同镇的李秋林,随后两个人经常会在一起出现,李某发现这样的生活似乎也不错,在李秋林的照顾之下,情绪总算好转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李某和李秋林两人的关系日益密切,李某的父母便让李某搬了出去,来到李秋林的家里和他在一起生活。起初两个人的生活过得十分幸福,李某温柔的性子让刘秋林沦陷在其中无法自拔。

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李秋林开始厌倦李某整天围着他的生活,对于李某的态度开始冷淡了起来。但是这在李某眼里却是另一番光景,她认为李秋林不想要他了,整天质问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一开始李秋林还会解释,但是时间一长就开始厌烦了,经常会跟她发生争吵,多次将她赶出家门。

这样的生活再次让李某陷入了漩涡,而就在这个时候,她在工作期间认识了一名叫做高水元的同镇村民。高水元在得知李某的遭遇之后十分同情他,便带着她回到了家里,两个人的感情也日益激增。

而另一边的李秋林却发现了异常,以前李某被赶出家门后没有几天就会求着他回家,但这次她好久都没有回来了,便来到李某的工作地点询问情况。得知高水元将李某带回家之后他十分气愤,冲到高水元家中将李某接了回去。

之后的生活亦是如此,只要李秋林和李某发生争吵发现李某没有回家,李秋林便会来到高水元的家里将李某接回去。李某也在两个男人之间徘徊不止,一个是现在对她很好的高水元,一个是曾经对她很好的李秋林,她两个人都不想放弃。

终于在2006年5月,李秋林对李某恶狠狠地说道:“你这个女人,和我争吵之后就跑到高水元家里去,那个男人给你灌了迷魂药了?我把他杀了你就安心了!”李某听到他说的话之后吓得跪在了地上,不断恳求他不要做出这种事情,会断绝和他的联系,这才让李秋林冷静下来。

可不巧的是,在5月3日的时候高水元冲到了李秋林家里,想要把李某带走,并彻底和李秋林断绝关系。这让李秋林十分气愤,而李某站在一旁支支吾吾不敢说话,就这样两个人在气头上发生了争执,期间李秋林拿起了放在一旁的尖刀,将高水元残忍杀害。

等到李秋林恢复理智的时候,发现高水元已经躺在一片血泊之中,而李某则是吓得瘫在了地上。见状李秋林连忙收拾了东西逃了出去,李某也在他逃跑之后报了警,最后经过警方的不断追捕,终于在2006年5月15日将李秋林捉拿归案。

根据《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秋林因为一时冲动将自己的情敌高水元残忍杀害,构成故意杀人罪,而且他作案的主观意识极其恶劣,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最后他一定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一段爱情如果发生了破裂,一定要及时断绝,不要藕断丝连,如果李某并没有纠缠于这两段感情之中,这场悲剧也就不会发生了。

(《2006年湖北一妻二夫荒唐案:女子与两个男人共同生活,最终酿惨剧》文中案例源自新闻报道/裁判文书,当事人系化名;图片部分为网图,与案无关;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