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耀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死是人的必然,不管是早死还是晚死,人总是离不开一死。死虽是人的必然要经过的,但人总是想避死求生——好死不如赖活着。死了死了,一切都了,再也没有了情世间的所见、所思、所念……

死是生的尽头,它结实地给人生扎上了句号。人生至死只有一次,谁都没有第二次,人对死亡的恐惧就源于这里:不管你是权倾朝野,还是富可敌国,随着死而化为乌有;不管你才高八斗,还是聪慧强干,随着死而灰飞烟灭。

死是残酷的,往往就在一瞬间,来势凶凶让你措手不及,不管你有无准备,它都要无情地结束你的生命。死虽是人生的必然,但在死的那一刻大多伴随着各种偶然,让人意想不到,也防无可防;面对死亡,又怎么不让人胆战心惊——恐惧之极呢?

此次疫情,北京这座医疗资源、医疗技术双高的地方,也无法防止让病毒肆虐侵害,据报道,中科院几十位国宝级院士被新冠病毒夺去生命;清华、北大先后有几十位老教授被感染病毒死亡。

当被病毒感染的患病人数在激增时,让我们意识到,死亡离我们并不遥远。面对疫情中的死者,我们往往有种无能为力之感,这种无法挽留、无法营救、无法助力的感觉让人窒息。

此次疫情蔓延全国,我胞兄唐耀民在珠海中招,在医院抢救十来天,却无力回天地死亡了。他在重病期间,因病毒传染性强,不能前去探望他,实感愧疚。好在我三哥虔诚敬佛,他在生时常说,人只要虔诚礼佛,多做善事,死时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会领你去西方极乐世界。我深信三哥去了极乐世界,他是个意志非常坚强的人,他一生受到多次磨难,但他从不向磨难低头,而是坚强乐观地生活着,并将人生演绎得十分精彩。我的佛学知识多数是从他那里学来的,他特向我传授《了凡四训》佛教经典。人命虽有定数,也是可通过自身的行善积德而能改造命运的。作者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在考科举之前由相命之人推测其未来功名,结果都应验,因此认为命运不可改变,且命运中他将于53岁寿终,且无子嗣。然之后于1569年遇见云谷禅师,透过云谷禅师教导准提咒与解说命运(数)其实可以改变之后,积极为善助人,因此改变自身的命运,不仅未于53岁寿终,且生下儿子,并于69岁那年写下 《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 又名《命自我立》, 是一本积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典籍。《了凡四训》书成于公元1602年,这本书原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此来教诫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并且以他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现身说法”:他在早期验证了命数的准确性,到后来进一步通晓了命数的由来,说明了人们完全可以掌握和改造自己的命运、自求多福的道理。全书分四个部分:

第一篇:立命之学(说明人的命运是靠自己创造,而不是被命数所束缚。)

第二篇:改过之法(从小的过失起改过,那自然便不会犯下大的过错。)

第三篇:积善之方(多做善事帮助别人,善事积多了,命运自然也有所改变。)

第四篇:谦德之效(与人相处,待人要谦虚,从中学习,自然便有进步。)

《了凡四训》阐明了佛法中的许多根本道理,它也是佛法的基础和修行学佛的基础。了凡居士从善改命,将死期延长了几十年,而且还告诫人们,从善可由阿弥陀佛领入佛祖所创不死的极乐世界;这对于人的死来说有另一种选择。

我的挚友晓元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对《圣经》有较深刻的研究。他告诉我《圣经》里耶和华神以及他的独子耶稣,创造了一个不死的天国。人若遵照神的旨意,大行基督之爱,人可以进入不死的天国。这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对不死又多了一种选择。对于人来说有不死选择,那当然就会降低人对死亡的恐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佛教教人行善积德比较好理解,那就是帮困解难、助人为乐;基督之爱是什么?内涵极为丰富非基督徒可能较难理解。

——基督之爱的本质是对所爱对象的善意、仁慈和甘愿的喜悦。在《圣经》新约中,Agape不是用来指代浪漫的爱情或性爱;它也不是指亲密的友谊或兄弟般的爱,这种友爱是用希腊文“philia”来表示。基督之爱包含了忠诚、承诺和意愿的行为。它以其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坚强的品格而有别于其他类型的爱。

——Agape被用来描述属于并来自神的爱,神的本质就是爱的本身:

“神就是爱,亲爱的弟兄啊,我们应当彼此相爱,因为爱是从神来的。凡有爱心的,都是由神而生,并且认识神。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神,因为神就是爱。神差他的独子到世间来,使我们藉着他得生,神爱我们的心在此表明了。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亲爱的弟兄啊,神既是这样爱我们,我们也应当彼此相爱。从来没有人见过神。我们若彼此相爱,神就住在我们里面,爱他的心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了。

神将他的灵赐给我们,从此就知道我们住在他里面,他也住在我们里面。父差子作世人的救主,这是我们所看见且作见证的。凡认耶稣为神儿子的,神就住在他里面,他也住在神里面。神爱我们的心,我们也知道、也信。

神就是爱,住在爱里面的,就是住在神里面,神也住在他里面。……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爱神的,也当爱弟兄,这是我们从神所受的命令。”(约翰一书:4—7、8、9……21)

——神所做的一切都源于他的爱。Agape也被用来描述我们对神的爱,那种仆人对主人的忠贞的爱。

“然而,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因为我们深信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罗马书:8—37、38、39)

——基督之爱,表现在他所做的事情上,他的爱体现在为黎民百姓赎罪,承愿背起沉重的十字架,用他的宝血来替百姓赎罪孽。基督之爱是伟大之爱,是能为别人而牺牲自己的爱。基督之爱,不是基于一种形式或感觉;而是一种自愿的坚定行为,是将他人的益处置于自己益处之上的快乐决心。

“然而,神既有丰富的怜悯,因他爱我们的大爱,当我们死在过犯中的时候,便叫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以弗所书:2—4、5)

然而,要积多少善?要付出多少基督之爱?才能进入极乐世界和天国呢?使人感到迷茫!在这些迷茫中,人仍对死亡感到恐惧。

这次疫情管控开放,北京病毒逞疯狂,广州新冠扬阳阳。我想从报刊网络中知疫情真相,既爱看,又恐慌。专家言,病毒最易寻找的对象,65岁以上的老人,有基础病的族群,我都在其内。尤其是,胞兄唐耀民染上此病离世,更使我无比恐慌。“共情伤害”已落在我身上,恐惧恐慌常在心坎。恐惧岂能防止病毒?那是一种妄想。只有科学预防,才能身心健康;只有坦然防护,才能无恙。我理智地从“共情伤害”里摆脱出来,从恐惧中恢复原样。恐惧死亡的阴影,仍在心底晃荡。面对死亡,我会恐慌,不会淡定,极度忧伤。我推心置腹地想,世上凡夫俗子,个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