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水浇透,刻骨铭心-

2022 年的最后 11 天是我们《寻秘自然》第三季故事部分的拍摄期,还有另一半的科普部分计划今年 5 月份再开机。我们终于赶在 2023 年来临前杀青,熬了 11 天,几乎每天都是早上 7 点开工,夜里 11 点收工。

也许是上海今冬最冷的那天,零下五度,我们刚好在拍户外戏,工作人员用棉大衣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还是冻得发抖。但是,演员因为剧情的需要只能穿着秋装。更不巧的是,那天晚上刚好要拍一场落水戏,剧情需要演员是落汤鸡装扮,于是我们只能用冰冷刺骨的冷水直接往他们头上浇下去。

我为《寻秘自然III》有这样敬业的主演感到骄傲,希望这部影片不会让科学爱好者们失望,我们真的是拿命在拼啊。

我相信,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2022 年都是人生中非常特殊的一年,至少是印象深刻的一年。对我而言,2022 年实在发生了太多的事情,这一年最后几天的拍摄不过是众多刻骨铭心记忆中的一段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写这篇文稿的日子是 2023 年的元旦,尽管觉得自己还没睡够,但我还是有一种要盘点自己在 2022 年写过的一些重要文章的冲动。我总觉得有一种使命感,要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共和国历史上的一段特殊时期。每一个人主观的点滴记录汇聚成河,就成了这个时代的客观记录。我觉得,记录历史的权力不能只掌握在真理部手里。

- 尺度 -

2022 年 3 月 27 日,我做了一期长达 1 小时的音频节目《穿透舆论大战,60 分钟深度解析新冠病毒起源》。当时写作的背景是中美双方互相怀疑、指责对方在实验室中制造了新冠病毒,这场舆论大战的战火从官方烧到民间,战况极为激烈,而且俄罗斯也掺和进来,声称他们在乌克兰的一个美国资助的病毒实验室中找到了美国制造新冠病毒的证据。

彼时,我刚刚在上海的家中被封了一周,时间相对比较充裕,我就花了大量的时间梳理了自 2020 年以来有关新冠病毒起源的所有来自可靠信源的信息,写成了一篇约 20000 字的深度分析的长文。考虑到这篇文章的内容涉及一些政治和时评内容,我担心会遭到拒审,就做成了付费的音频节目。一般来说,付费音频节目的审核尺度要比免费节目宽松。但是很遗憾,这期节目在喜马拉雅上仅存在了 1 天就遭到了下架,理由就是“涉及敏感政治信息”。在我们自己的「科学声音知识小店」店铺中,也仅仅多存在了几天就遭遇了同样的下架命运。

这是我做自媒体 5 年多来第一次遭遇那么严厉的审查。我自认为这期节目全是来自国内主流媒体的新闻资讯梳理,基本没有带任何自己的主观见解,只是引述了一些如《纽约时报》这样的境外大媒体的报道。但这次下架事件带来的好处是,它让我对目前国内舆论尺度的红线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 意外破圈 -

尽管官方发布的上海封城是从 4 月 1 日开始,但我所住的闵行区实际上从 3 月初就已经有小区陆陆续续被封了。我的小区是在 3 月 19 日被封闭的,在 4 月 1 日之前曾经短暂地解封过两天半,然后就一直被封到了 6 月 1 日。

时间走到了 4 月 2 日,这天发生的事情令我终生难忘。那天清晨醒来,我就看到微信群里都在疯传一段录音,是一位上海市民与浦东疾控的朱医生的一段对话,内容涉及上海的健康码信息不正确的问题,这段录音传得很广。从录音中可以听出,浦东疾控的这位朱医生是一位心直口快、非常敢言的有良知的医生。吃早饭时,我忍不住在我的社交圈中打听这位朱医生的信息。很快,就有朋友告诉我了朱医生的电话号码,他建议我可以采访一下朱医生。我当时刚好对上海发布的超过 90% 的新冠奥密克戎患者都是无症状感染者这个比例感到疑惑,因为我前不久还写过一篇文章,经过世卫组织和美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的交叉验证,当时全世界奥密克戎的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大约是 40%,上海明显是偏高的,不太对劲儿。于是,我在心里打了个采访的腹稿,希望用最短的时间跟朱医生求证一点事情。到了中午,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朱医生拨通了电话。

就是这样一次机缘巧合,有了当天晚上那篇让我破圈的文章《汪诘不吐不快:面对疫情,上海人究竟怕的是什么?》。这篇附上了朱医生采访录音的文章在 4 月 2 日晚上 9 点 41 分发表在了“科学有故事”的微信公众号上,一发表就迅速引发了转发的狂潮,当天晚上 12 点前阅读量就已经达到了 200 多万次。在我和我的很多朋友的朋友圈中都出现了刷屏现象,往下滚 10 多屏几乎清一色全是转发这篇文章。到了第二天中午的时候,文章阅读量已经暴增到了 800 万,但也就是在这时候,微信对这篇文章作了禁止转发的处理,阅读量的增速断崖式下降,但每小时依然还有 10 多万的阅读量在增加。

这些还仅仅只是微信公众号文章的阅读量。实际上,我这篇文章也做成了音视频节目在各大平台播出,几乎在每一个平台都形成了舆论焦点。我们科学声音在新华网、人民网、央视频这三大官媒平台上也都有账号,值得玩味的是,当时我把采访朱医生的节目上传到这三大官媒平台,得到了截然不同的三种待遇,有一个平台始终显示审核中,有一个平台审核通过但过了几个小时后又被下架处理,还有一个平台审核通过后一直留存到我大约 72 小时后自己主动删除。

为什么我最终选择了主动删除这期节目,原因很多,有些也不便多说,总之权衡再三,还是决定主动删除。这篇文章一经发表就在网上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有无数网络正能量大 V 写文章声讨它,也给我和朱医生扣了各种类似境外势力、汉奸、躺废等等的大帽子。这篇文章的图文、音频、视频版本当时发布到了全国 30 多个主要的媒体平台,大约有一半的平台都是先过审后又遭到下架处理,剩下一半的平台是我后来主动删除的。最特殊的是字节系的三个平台,也就是今日头条、西瓜视频和抖音,这三个平台不但把节目下架了,还把我的号关了一个月的「小黑屋」,就是所有的历史节目被清空,别人也搜索不到我的号,直到一个月后三个平台才陆续恢复我这个号的基本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大约等了 2 个月的时间。

我估计这期节目全网的总阅读和播放量可能突破了 1 亿次,也是这次事件让“科学有故事”和“科学声音”这两个号走入了科学爱好者圈子之外的群体,也就是所谓的破圈了。

- 写到无法再写 -

《不吐不快》发出的 2 天后,也就是 4 月 4 日,我又写了一篇回应各种质疑的文章《汪诘回应“不吐不快”的若干质疑:别曲解、别扣帽、别外行》。在这篇回应文章发表后,我主动删除了《不吐不快》这篇文章,这件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但也是在这之后,有很多人期待我继续写与疫情相关的文章,多年科普写作的经历让我养成了非常严谨的写作习惯,我要么不写,要写就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去核实文章中的每一条论据,且对信源有着苛刻的要求。

自从《不吐不快》意外刷屏破圈后,我的各个自媒体账号的后台就开始被各种信息轰炸。有小伙伴开玩笑说,科学声音现在就是半个市民热线。其实这还真不是开玩笑,就是从 4 月 3 日开始,我每天可以看到无数个来自上海市民的真实求助信息。

我和我的两个助理面对难以计数的求助信息,心情非常的沉重,而且情况愈演愈烈,求助信息一天比一天多。到了 4 月 10 日这一天,我又忍不住写下了《谁在风中哭泣,来自上海弱势群体的真实求助声》。我公布了 16 个经过电话核实的典型的来自弱势群体的求助信息,同时呼吁防疫管理部门尽快出台居家隔离政策,以解决迫在眉睫的人道危机。大家都知道,上海最终坚持了「四应四尽」的政策,这中间发生了不知道多少令人唏嘘感慨的故事,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我收到的各种求助信息和转运隔离中的故事都记录下来,整理成文档。我不知道有什么用,我只是觉得这些原始的求助信息不应该被遗忘。

4 月 13 日,浦东疾控的朱医生主动找到我,希望我能代发一篇她对全市大白的倡议。这事的起因是,当时上海全面封城已经长达 2 周,但每日新增的感染人数依然还在 2 万多,一点都没有出现拐点的迹象,这个现象很令人绝望。朱医生认为症结很可能出在了大白身上,是大白们的不规范操作导致他们自己成了疫情传播链中的一环。于是,13 日下午四点,我发了一篇文章《浦东疾控朱医生再次发声,对全市大白的倡议》。这篇文章刚发出去还不到半小时,就破了 30 万次阅读。但是仅仅过了半小时,朱医生就再次找到我,希望我主动删除。我也没多问原因,遵照朱医生的意愿,删除了该文。因此,该文在网上存在的时间极其短,我估计很多人没有看到过。

4 月 15 日,我发表文章《剖析最新数据:香港用 8735 条生命为我们探索出了抗疫 7 字口诀》,这篇文章也迅速被大量转发,仅在微信公众号上就被阅读了 60 万次。通过分析香港的数据,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应对奥密克戎,最重要的是保护高危人群(有基础疾病的高龄老人),而奥密克戎对年轻人尤其是孩子伤害很小。

4 月 26 日和 27 日,我连续写了两篇纯技术分析型的文章,一篇分析了我国如何判定因新冠死亡《纯技术分析:我国如何判定新冠病亡(附美国香港上海病死率对比)》,一篇分析了上海无症状感染者比例超高的原因《对质疑“上海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高”解释的统一回复》。尽管这两篇文章因为非常技术化阅读量都不大,但即便放到今天来看,它们依然可以解答当下人们关于新冠病死率和无症状感染者的热门问题。我今天重读这两篇大半年前写的文章,甚至没发现有需要修订的地方。

5 月 7 日,我发表了文章《一个上海市民的疫情随想》,用非常温和的方式记录了对当时社会上每个疫情热点话题的碎碎念。文章一发出,迅速过了 10w+ 的门槛。但我完全没想到,仅仅几个小时后,点开这篇文章就出现了那个著名的红叹号——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实话, 我想破头也想不出这篇如此温和的日记体文章到底违了哪条规。

5 月 21 日,我发表文章《户外露天消杀、人体消杀、这些反智行为几时休》,在各大平台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5 月 29 日和 31 日,我连续写了两篇分析台湾疫情数据和防控政策的文章《摆事实:台湾省本轮疫情感染者暴增800万,病亡人数是多少?》《再谈「病死率」——对《台湾本轮疫情》一文的补充科普》,这两篇文章的传播量也非常大。但我没想到这两篇文章触发了一些“机制”,我只好搁笔,不再谈论疫情。

- 解封之后 -

6 月 1 日,上海正式全面解封,我终于回到了阔别两个多月的办公室。我毕竟还是一个 20 人左右的小公司的负责人,差不多有 3 个月我们公司没什么收入,但是工资得照发啊,说实话,上半年真的挺苦的。

从 6 月份开始,我把自己的精力重新投入到了《寻秘自然III》的筹备和其他科普项目上,毕竟,公司活下来,不让小伙伴们失业,是我身为公司负责人最大的正义。

也是在 6 月份,在“科学声音”的粉丝中有四位企业家被我《寻秘自然III》的计划打动,决定投资。如果你是我的老读者,可能还记得我早在 3 年前就为寻秘系列影片定下了 5 步走的目标,也就是从寻秘 1 到寻秘 5,分别投资 100 万、300 万、800 万、2000 万和 5000 万。等我走到第五步的时候,我就有底气与全球最顶尖的国际大厂在科学影视领域一较高下。第一、第二步都顺利完成了,现在实现第三步的最关键的钱也已经找到了。接下去,我们团队就要用一年半的时间把这 800 万块钱变成一部精彩的科普电影,不辜负有情怀的企业家对我们的期待。我必须对得起他们真金白银的投入。

- 颠簸的年末 -

11 月 10 日,中央发布疫情防控二十条优化政策。

11 月 26 日,乌鲁木齐发生火灾,10 死 9 伤。11 月 27 日晚上,在上海的乌鲁木齐路,有很多上海市民自发聚集悼念在乌鲁木齐那场大火中逝去的生命。第二天上午,我独自一人去了一趟乌鲁木齐路,为逝去的生命默哀 5 分钟。那天晚上,全国的很多城市都发生了群众自发散步的活动。

11 月 29 日,《人民日报》署名仲音的文章还在强调坚持动态清零政策不动摇。但据我所知,那个时候全国很多城市的疫情已经相当严重了,有不少城市已经事实上破防。

12 月 7 日,中央发布疫情防控政策新十条政策,最核心也是影响最大的一条可以简述为“阳性感染者原则上居家隔离”,再结合“缩小核酸检测范围”这一条,意味着我们已经放弃了动态清零政策,中央下决心闯关过峰。

12 月 8 日,时隔近半年,我再一次发表了一篇涉疫情的文章《现在,疫情海啸要开始了,请做好防冲击姿势》,提醒所有人做好准备,面对疫情海啸的冲击。

这时候,距离早就定好的《寻秘自然III》故事部分的开机日 12 月 21 日只剩下 12 天了。箭在弦上已是不得不发,我非常担心剧组几个无法替换的岗位人员,比如我和导演还有两个主角,在关键时刻病倒。

但不幸中的万幸,所有无法替换的岗位人员,都在一周之内阳了,在开机前陆续转阴。

寻秘 3 的故事部分终于在 12 月 21 日开机,但这次拍摄刚好在新冠大流行期,剧组每天都有四五个成员发高烧,我们每天都在想办法克服困难。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 11 天的拍摄,我们终于在 12 月 31 日晚上 8 点正式杀青,比原计划还提前了一天。虽然也留下了不少遗憾,但总算完成了,这是寻秘系列影片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今年还有无数的挑战等着我和我的团队去一一战胜,我们决心要为科普和电影同时开创一个新的类型。

- 2023 年的期盼 -

2022 年已经过去,它注定会在我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不知道你的 2022 年是怎么度过的,不妨留言写下一条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情,让我们一起为 2022 年留下一行记忆。记忆没有正确和错误,只有真和假。

祝福我的每一位读者听众观众,都能在 2023 年开启一段崭新的人生旅程。人的一生其实非常非常短暂,活得精彩比什么都重要。

2023 年的大幕已经拉开,我们每个人都站在了自己舞台的 C 位,那就一起加油,一起创造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