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师,孔子最感人的地方,是一视同仁——这个“一视同仁”,可以理解为广为人知的“有教无类”,但远不止于此。

“有教无类”,意思是各色人等都有机会接受教育。这的确是孔子时代最伟大的突破。孔子是不是历史上第一个敞开大门、让平民百姓都拥有学习知识机会的人?还有争议,因为当时并不只有孔子开办私学。但孔子办得最为成功,这一点无争议;“教育权被贵族垄断”的局面被打破,始于春秋,这一点也无争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孔子之前,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权、读书权垄断在贵族手里。这种局面,最初是由物质条件决定的。夏商周时期,乃至后来的秦汉,读书、识字都是件奢侈的事情。

没办法,书太贵,也太笨重了。司马迁的《史记》,现在不过是本厚点的书而已,但在西汉,却要腾出专门的屋子保存,地方小了根本放不下。别说贵重的布帛了,穷人家就算想搞到那么多竹简,都不容易。

西汉尚且如此,春秋之前的情况,就更可想而知了。

书是知识最重要的载体。没有书,学习知识就变得困难。艰苦的物质条件,让平民几乎没有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可能。而在统治者看来,不仅这种可能性没有,连必要性都没了。

尊卑观念的主导之下,平民、穷人自然而然地丧失了受教育的权利。读书人非富即贵,一个穷人拿起竹简,很容易被视作异类。

这种状态,在思想百花齐放的春秋时期,终于被打破,从而孕育了孔子“有教无类”这一革命式的教育思想,非常了不起。孔子固然是站在了时代的肩膀之上,依然让人足够崇敬、足够震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教无类”的确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可贵之处,却不是最感人之处。时代发展到今天,“有教无类”早已成为现实,教育权已经相对公平,我们便不容易被它打动了。

这时候,打动我们的,是更加具体的“一视同仁”:在孔子眼中,只有学生之分,没有贫富贵贱之别。这实在太可贵了——尤其放在今天。

只要年满15岁,送点腊肉作为“拜师礼”(算是微薄的学费),都可以成为孔门弟子。门槛低,进来的学生,差别就大。有的富可敌国,有的穷得叮当响;有王子王孙,更有落魄平民。这很考验老师素质的。自我反思一下,我做得就不够好,见了权贵、富豪,毕恭毕敬(虽然没那么势利眼);见了穷光蛋,心情立马放松——都一样穷,还分啥彼此呀!

孔子老师显然不是这样。子贡是学生里面最富裕的,孔子并不阻止他经商致富,不眼馋,更不心虚,泰然自若。再富,在我面前,只是学生而已。更不会因为他的富,就对他多加褒扬——除非是因为学业。与此同理,学生再穷,孔子也不会加以歧视;只要你学业好,老师必定褒奖,比如颜渊。

《论语·公冶长》中有段对话,非常有意思。孔子问学生里最富的子贡:“你和颜渊比,怎么样啊?”这是明知故问,子贡也明白,连忙回答:“我哪敢和他比啊,颜渊听到一就能知道十,我听到一顶多知道二。”子贡还是有点自负的,“闻一知二”,也算触类旁通、聪慧异常。可他和颜渊比,差距大了——颜渊“闻一知十”。

如果这是平常的两个学生,互相评价,似乎没什么好说的。问题是——你想象一下这场景:一个学生富可敌国,班里最富;另一个学生,破衣烂衫、食不果腹,班里最穷;那个最富的,却偏偏崇敬那个最穷的。

——你的班级会出现这样温馨和谐的场景吗?

更重要的是,孔子老师听了子贡的回答后,淡淡地说:“是啊,你不如他。不仅你,为师我也不如他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何等境界?仅仅是因为颜渊聪明睿智吗?我想不全是。如果不是遇到一位一视同仁的师长,颜渊会被同学们如此尊崇吗?如果不是遇到孔子,他再聪明睿智,恐怕也会被同学们歧视的眼光吞没了。

高金国,笔名高了高,高级编辑,著有《好父母养出好孩子——给家长的35堂教育思考课》《写给孩子的趣味中国历史(12册)》《少年读史记故事(3册)》《人生是一场修行》《唐朝那层窗户纸》《齐国那些事儿》等图书26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