耸立于山东半岛东南的崂山,西靠青岛,东南两面濒临黄海,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和万里海岸线第一高峰。据记载,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到过崂山,作为历史上道教的重要传播地,崂山在最鼎盛时期号称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而太平宫就是香火最鼎盛的道教宫观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岛太平宫,又名太平兴国院、上苑,位于崂山东麓仰口湾畔的上苑山南坡,整座道观为二进院落,背依嵯峨的山峰,前临涧水,古朴典雅的殿宇屋舍掩映在苍松翠竹之中,道观周围自然景色绮丽,人文景观荟萃,自古就有“仙山胜境”、“洞天福地”的美誉。

值得一提的是,太平宫所在的仰口景区,是崂山最主要的旅游景区之一,也是公认的崂山最美观海胜地。这里的景观以仙山寺院、海湾沙滩为主,无处不在的奇峰怪石、奇洞怪穴,面朝碧波荡漾的黄海,令游人无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太平宫记》记载,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四川道人刘若拙云游到崂山,他见此地环境幽静,遂留下来修行,后成为太清宫的道长。公元960年,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即位,闻刘若拙之名十分敬佩,于是诏其入京,敕封为“华盖真人”,让他肃清道流。

此外,宋太祖还命国库拨银两,为刘若拙重修太清宫,并新建宫院两处。这两处新建的道教宫院,就是现在的太平宫和上清宫。走进太平宫,首先看到的是“海上宫殿”四个大字,据说是宋太祖赵匡胤敕封,现在的题字为清朝著名书法家、近代天津四大书法家之首华世奎题写。

太平宫最初被称作“上苑”,宋太祖驾崩后,其弟太宗继位,改年号为“太平兴国”,上苑宫亦随之改称“太平兴国院”。宋熙宁年间(1074年),苏东坡任密州知州(今山东诸城)时曾三访崂山巡视海疆,他在太平兴国院著名道士乔绪然的陪同下,游览了附近的庄子庵(在今王哥庄),苏轼被村民辛勤劳作的品德感动,盛赞这里为“东坡仁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元军攻陷杭州,南宋末代皇帝的妃子谢丽、谢安姊妹逃到崂山,在太平兴国院出家,太平兴国院也因此更名为“太平宫”。元朝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著名书画家赵孟頫到太平宫看望谢氏姊妹,他根据谢丽诵唱的《三清号》,创编了琴曲《相见欢》,并创作了《琴源》与《乐源》两书。

一千多年来,太平宫经历了无数次修缮,如今整座道观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正殿内供奉玉皇大帝,东、西配殿分祀三官大帝、真武大帝。9间殿堂所选用的建筑材料仍遵循了宋代风格,基本保留了初建时的古朴典雅。

在太平宫的东院内悬挂着一口古铜钟,钟的四面分别铸刻了“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万古千秋”、“八方大吉”等字样。每当清晨敲钟时,山间寂静,空谷回音,清脆洪亮的钟声余音经久不息,这一景观被称作“太平晓钟”。

太平宫因坐落于崂山长寿带的仰口风景区而深受游客的喜爱,每年元旦的“太平晓钟,福道崂山”新年祈福活动,也成为青岛市民的节日习俗。届时太平宫还会组织规模盛大的太极拳、太极剑、民俗锣鼓等精彩表演,吸引着众多市民游客前来为家人祈福祈太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