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儿科临床病毒学角度,如下建议:

1. 争取亚临床、轻症感染:

a)减少进入体内病毒量:病毒入侵人体建立感染,与进入体内病毒量相关;如轮状病毒需>10个病毒颗粒方可建立感染。极少量病毒,难以诱导症状性感染。一旦建立感染,临床症状的轻重,与初始进入体内病毒量可能无关。

减少感染时病毒量主要方法: 戴口罩(包括外科口罩)、流动的水冲洗手、保持与排毒者空间距离、减少手自我接种病毒的动作(主要是口、鼻、眼)、保持空气流通。

b) 接种疫苗,尤其全病毒疫苗(灭活疫苗),建立一定水平的初始免疫屏障,可中和部分侵入体内病毒,减轻突破性感染的症状。病毒变异短期内不能突破病毒物种界限,原始病毒株(制 造疫苗选择株)主要病毒蛋白并未改变。

2. 争取人群中最后的感染者

避免医疗资源挤兑,获更好治疗机会。以目前的病毒传播速度,这个冬季群体内最后一位感染者的症状轻重,可能与第一位相同。

3. 避免重复、混合感染

临床常见不同亚型同种病毒的感染,不同亚型SARS-CoV-2也可同时感染,但可能性小,一般与症状轻重无关,再次感染一般在初次感染6月后(IgM维持时间)。

避免其他呼吸道病原的同时感染,包括细菌、其他呼吸道病毒(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支原体等;混合病原的感染,可加重临床症状。一种病原的感染建立,可为其他病原的继发感染铺平道路。

4. 避免伴随的伤害

如高 热惊厥等,参见既往科普。如儿童新冠感染后2-6周再次出现发热、腹痛或吐泻、皮疹、结膜炎时,需及时就诊,除外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 MIS-C)可能。

5. 提前应对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准备

三年防控,常态流行的其他病原体在人群中群体免疫下降,需重点预防流感+麻疹+呼吸道合胞病毒(北美正在发生的现象)、腮腺炎、手足口病的暴发,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复旦儿科感染”既往相关科普及链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撰文: 沈 军

校稿: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