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程卡和健康码都是“数字防疫”时代的产物,帮助人们更好地开展防疫措施。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到新的阶段,在“新十条”的措施下通信行程卡也彻底变成了历史。人们常用的通信行程卡究竟带来了什么?健康码是否也会被下线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信行程卡正式下线

12月13日0时,帮助人们提高疫情防控管理的“通信行程卡”服务正式下线,从这一刻开始,通信行程卡变成了过去式。

另外根据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广电的消息,在服务下线后会同步删除用户行程相关数据。目前来看,通信行程卡已经无法使用,在公众号、小程序、APP等渠道均已无法查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信行程卡的下线其实并不意外,它的诞生和落幕都是必然的,有人对此感到高兴,也有人对未来生活的改变感到迷茫,对未知的恐惧还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已经放开的现实。

但不管怎么样,通信行程卡为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防疫升级。

2020年3月6日,通信行程卡正式上线,由三大运营商联合中国信通院推出。这项服务可以通过手机号查询过往14天内在某些国家地区的具体行程,如果到访的地方存在疫情,那么就会显示红色的箭头。

不过后续这项服务变更为标记星号,查询时间也从14天改为7天。而且即便被标记星号,也不意味着实际到访中高风险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估计很多人都受到通信行程卡带来的困扰,因为这项服务让人们的生活不再自由,尤其是对一些大货车司机来说,在外跑车时刻都会面临未知的风险。而通信行程卡的行程记录一旦被标记星号,就意味着货车司机会面临束缚,无法跑车养家。

健康码会被下线吗?

如今通信行程卡正式下线,也不再限制人们的自由,新的生活开始了。但多数人关心的健康码会不会下线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健康码和通信行程卡的性质几乎是一样的,都是附带用户的身体健康信息,通信行程卡已经下线,健康码是否也会面临同样的处境,不妨看看官方怎么说。

在今年11月10日,三部门就针对健康码发布了规划公告,内容主要提到:“在2025年每个居民拥有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一个功能完备的电子健康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意味着健康码不会彻底从生活中消失,虽然各地不再查验健康码,但健康码的功能依然能发挥巨大的用处。过去的健康码,主要分为绿码、黄码、红码三种颜色,分别代表健康,风险、确诊等情况。

只要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即可维持绿码状态,要是属于阳性确诊,疑似病例则被赋予红码。因此健康码的作用在于帮助人们判断一个人的具体健康状况,从而调整相应的防疫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健康码存储大量的用户信息,是隐私保护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此不少人好奇,往后各地不再查验健康码,那么健康码究竟是怎样的颜色状态似乎也不再重要了,既然如此是不是健康码也会成为过去式。

只能说并非如此。因为健康码的功能作用还在不断挖掘,未来使用健康码不再只是查验绿黄红码状态,而是增加个人的健康档案,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下发挥完备的功能。比如在杭州,用户可以用健康码查询发热门诊,显示当前的叫号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信行程卡取消后,取而代之的是健康码功能的持续完善。相信往后对健康码的功能开发会越来越多,包括但不限于显示用户的病历,在医院的诊断信息以及基础的健康状况等等。

甚至不排除往后人们参与体检也能靠健康码查询信息的可能性,当然,这些只是可能被开发的功能,未来健康码会发展到怎样的程度还需要拭目以待。

总之可以确定的是,健康码不会成为历史,在过去三年的防疫过程中人们已经总结了经验,有能力应对未知。而健康码陪伴人们走到现在,未来或许会和二维码一样常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结

通信行程卡和健康码相辅相成,帮助人们提高防疫措施,带来的帮助是非常大的。虽然影响了一些人的生活,但也是为了让生活尽快回归正常水平。

如今“新十条”措施下,通信行程卡变成了过去,我们期待健康码能持续完善功能,在时代的趋势下,赋予更大的社会价值。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