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有一个观点我不太认同。

他在《人性的弱点》里讲关于婚姻这部分内容时,曾把拿破仑三世的婚姻作为例子。

他说,欧仁妮成为拿破仑三世的皇后以后,全法国上下都找不到让她停止猜忌的办法,她总是在姐姐面前唠叨不停,控诉丈夫,甚至在丈夫开紧急会议时不打招呼就冲进他的办公室。拿破仑三世唯有在随从的帮助下,偷偷来到老相好家里喘息片刻。

因此卡耐基得出的结论是:欧仁妮皇后生命中视若珍宝的情感,是被她亲手葬送的。所以想要婚姻美满,妻子必须停止唠叨。

但我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拿破仑三世本是风流之人,与之有绯闻并记录在史的女人已经有7个,私生子女满地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拿破仑三世的风流是因为妻子的唠叨吗?很显然不是。

但妻子欧仁妮的嫉妒与猜忌却是源于丈夫。

嫉妒与猜忌,是婚姻躲不过的痛。

莫泊桑的《复仇者》亦是如此。

然而不同的是,欧仁妮的嫉妒来源于活生生的丈夫,《复仇者》中埋葬婚姻的嫉妒,却是由于一个“死人”。

01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越是得不到,越有一种致命的吸引力。

《复仇者》里的勒约是个有钱有身材的魅力男性。

当他的同学苏里迎娶杜瓦尔小姐时,他有点恼火。他也有点喜欢杜瓦尔小姐,而且杜瓦尔小姐明明是他的邻居,明明自己比苏里更加聪明,身材更好,也很有钱,为什么杜瓦尔小姐不选择自己?

勒约越想越气,后来他起了贼心:他开始不停地向苏里太太献殷勤。

让他更恼火的是,苏里太太竟然对他不理不睬!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勒约变得更加痴情,可他的情感外露得更加谨慎,生怕自己的好朋友苏里发现。而苏里太太以为勒约不敢再对自己有非分之想,便光明正大地跟他做朋友。

直到10年以后,苏里太太给勒约送来一封短信:苏里因动脉瘤破裂而突然身亡。

勒约的灵魂彻底解放,苏里太太终于自由了!

心理学上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在勒约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罗密欧与朱丽叶相恋,父母越是努力拆散他们,他们越是想要在一起。后来这个心理学效应衍生为:越难获得的东西,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反而越高。

通俗一点解释就是:越是得不到的越想要。

苏里太太对勒约有一种致命的吸引力。不是因为她聪明、机灵又漂亮,而是因为她选择了苏里。

让一个男人失去理智的往往是他的好胜心。

他追求苏里太太失败只会让他更加痴情。

02 热情之火熄灭,余烬皆是“好胜之心”

小说的开头非常有意思:

“在安托万·勒约娶寡妇马蒂尔德·苏里太太时,他对她的一片痴情已经有十年之久。”

此处的“痴情”并不是爱情。“痴”是因为得不到而“痴”,“情”是想要征服的“情”。

当勒约收到苏里死亡的消息后,他的心灵彻底解放:他感到从未有过的自由与轻松。

其实从这里我们已经看到,勒约感到自由不是因为苏里太太成为寡妇,而是因为苏里死了。

他等待着时机,默默等待苏里太太为丈夫守灵结束。

15个月后,勒约终于把苏里太太娶回家,苏里终于成为“前夫”。

新的婚姻给予他们完全的幸福。两人相互信赖,互相诉说着秘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勒约对妻子前夫的恶意并没有因为他的死亡而消失,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浓厚。

因为苏里首先占有了她,得到了她的灵魂之花,甚至削弱了她的诗意。

勒约的心灵被逝去的记忆腐蚀着,他开始打听前夫的种种隐私,喋喋不休地嘲笑着早已埋葬在墓中的朋友。

妻子知道这是新任丈夫的“癖好”,每天总是笑眯眯地应付着。

每当勒约喊道:“亲爱的,来跟我说句话。”妻子就知道丈夫要谈前夫了,便做好心理准备去满足丈夫的“癖好”,并且随着丈夫一起温和地讥讽着苏里,尽可能地讨好新任丈夫。

当勒约问苏里是不是很多情,妻子便回答比你差远了;

当勒约问苏里是不是很笨拙,妻子便回答是的,一点也不灵活;

当勒约问妻子在苏里在一起是不是不幸福,妻子便回答不是天天都快活的。

最终勒约都会总结一句:

“不管怎样,这个苏里,真是笨拙!”

每一个回答都让勒约相当得意,自认为自己作为新任丈夫,比老丈夫优秀多了!

婚姻的热情之火熄灭,余烬皆是“好胜之心”。

03 人性的弱点:妒忌与猜疑

勒约对前夫隐私的打探越发深入,提的问题越发尖锐,嘲讽越发刻薄。

他问妻子:“你有没有产生过欺骗这个傻瓜苏里的邪念?”

妻子笑出了声,并没有回答。

勒约不满于此,再次逼问:“你承认吧!他的脑袋戴绿帽子正好合适!”

勒约笃定妻子会回答“是的”。勒约自信满满,倘若妻子产生邪念,那肯定是希望跟自己一起。

勒约一遍又一遍地催着妻子承认,妻子为了让丈夫开心,便认了下来。

这时,勒约突然感到透彻骨髓的冷意,就像是自己被戴了绿帽子一样。

“是哪个男人!”勒约脸色铁青,妻子知道自己的玩笑开大了,便回答这只是个玩笑,勒约狠狠地掐住妻子的胳膊:“我问你,是哪个年轻的男子!”

勒约把妻子压在身下,拼命打她耳光。

妻子不停地向勒约解释,可为时已晚。

我们看看原文的结尾:

而他这时已回头向她走了过来,为自己竟然动手打人感到羞愧;可是他已感到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对这个曾经欺骗过另一个丈夫的女人,产生了一股难以熄灭的仇恨之火。

小说的结尾跟开头形成强烈的对比。

小说开头,勒约娶了苏里太太,他对她的一片痴情已经有十年之久。

结尾时,勒约对苏里太太产生了一股难以熄灭的仇恨之火。

妒忌与猜疑,本是人性的弱点,是把婚姻推向坟墓的无情之手。

勒约对苏里太太的痴情,从来都不是爱情。

正如前文分析的:“痴”是因为得不到而“痴”,“情”是想要征服的“情”。

妒意早已扭曲了勒约的心灵,他失去对死人的尊敬,徒增对活人的折磨。

04 思考:勒约的心灵是如何被扭曲的

勒约的心理变化,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人有我无

人有我无,是妒意产生的源泉。

在小说开头,勒约非常喜欢苏里,只是觉得他稍微“有点”笨拙。原苏里太太是勒约的邻居,勒约也只是“有点”喜欢她。

我们重点关注这两个字——“有点”

可就是这样笨拙的苏里娶到了漂亮的妻子,而苏里太太竟选择了条件比勒约更差的苏里。“有点”二字到最后竟由星星之火,成为燎原的妒火。

于是勒约决定去向苏里太太献殷勤,他自信满满,却失败了,苏里太太对他不理不睬!

妒意让勒约的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开始认为苏里笨拙之极,他对苏里太太的感情从“有点喜欢”转化为“痴情”。

这样的情感是虚假的,是妒意催化膨胀的,膨胀到竟可以持续十年之久!

  • 第二阶段:人有我有

人有我有,滋生了错误的好胜心。

苏里太太早已被物化,她成为了一个象征——成为了满足勒约自恋心和实现欲望的对象。

勒约得到苏里太太以后,他的欲望满足了,却没有完全满足:凭什么苏里最先可以得到苏里太太的灵魂之花,而不是自己?

勒约的内心开始扭曲,好胜心蔓延至整个心灵:必须把前任比下去,哪怕是一个细节也不放过。

勒约的好胜心让他一次次地盘问死者的隐私,一遍又一遍地贬低、嘲讽已在墓中长眠的朋友,只为证实在妻子开始的选择是错误的。

更准确来说,勒约早已把苏里太太当成“猎物”,他像一只猎豹一样耐心潜伏十年。可猎物到手以后,勒约却觉得有些索然无味。

苏里太太不再是她的目标,把苏里比下去才是他最重要的目的。

  • 第三阶段:人无我无

人无我无,怒火转移到被让人“幻灭”的对象。

幻想,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感。

就像《百年孤独》里所说的,那是一种“骨头里充满了泡沫”的感觉。

苏里太太便是让人幻想的对象:聪明、机灵而漂亮。虽早已嫁为人妇,但她是勒约十年来的情感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苏里太太承认自己欺骗过苏里以后,勒约突然充满了被欺骗的愤怒:原来苏里太太不曾完全属于苏里,更不完全属于他勒约!一个不贞不洁之人竟浪费了他十年的时间与精力!

当然,苏里太太只是为了讨勒约的欢心才承认,是否出轨文中并未指出。

正如《小说面面观》里所定义的,苏里太太只是个扁平人物,她的存在只有一个意义——尽量让自己的丈夫满意。

苏里太太嫁给第一人丈夫时,她不会多给一个眼神勒约;她嫁给勒约后,从不留面子给前任。她的婚姻只有一个准则:一切都以现任丈夫为重。

但此时此刻勒约的心灵完全被吞噬,他对苏里太太的幻想彻底破灭。

勒约的怒火转移到让他“幻灭”的对象,当初的美人如今在勒约的家暴下逐渐凋落。

说到底,勒约不过是一个复仇者罢了。

嫉妒终究让人面目全非。

我是@波伏娃的口红,关注我,带你读书,一起看不一样的世界~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