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虽然前线没什么太大的进展,但后方却在不断升级,普京这次也直言不讳地指出核战争风险的紧迫性。

据塔斯社12月7日报道称,俄总统普京在当天会议上表示,当前世界发生核战争的风险正在增加,俄罗斯没有“发疯”,但会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核武器视为“自身防卫手段”和“天然威慑力量”。

同时,普京还表示在已动员的30万人中,有15万人部署在“特别军事行动地区”,其中有7.7万人在战斗部队,其余人在第二、三线执行防御任务,或在其他作战地区接受培训。因此,发动新的动员是毫无意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目前的局势而言,普京的这次发言无非是对外对内的一种表态,在为莫斯科奠定基调。

首先,普京使用核武的底线是明确但又是毫无意义的。

俄罗斯外交部对使用核武的底线在于:俄罗斯仅在遭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攻击,或者遭到常规武器攻击,且国家生存受到威胁时,会使用核武器。

单就俄乌冲突而言,显然不会将俄罗斯置于死地,避免核战争可能存在的风险。

可要是北约下场,形势就会发生明显变化。

一来是北约中有美、英、法三个核大国,且美国在波兰、波罗的海的驻军往往是配备核打击能力的,双方既有可能爆发核摩擦冲突

二来是战争中往往充满许多不确定性,就像我们也并未料到乌军会悄悄渗入俄罗斯腹地,策划一起又一起的袭击行动。北约若下场,这种不确定性只会加剧。

避免核大国之间的直接冲突,才是避免核战争爆发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其次,普京宣称不会动员,也是为稳定民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冲突远远超出莫斯科的预期,为加速战争进程和结束的时间,不得不在国内进行一次紧急动员。

此次紧急动员在弥补前线战力亏空的同时,也造成俄罗斯内部一定的民心浮动,许多年轻人对普京产生厌恶的情绪。

尤其是一些所谓的“高知”群体和精英阶层,认为这场没有必要的“军事行动”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并凭空增加许多不确定性。

西方对俄罗斯的文化渗透行动一直是客观存在的,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在年轻人中相对盛行。

普京当了二十多年的总统,要如何应对纷乱的局势,他应该更游刃有余。

对于莫斯科而言,肯定是希望尽早结束俄乌冲突,以缓解自身的困难局面和中立国家的压力,可前线进展并不尽如人意。

当地时间127日,俄军对顿涅茨克的库拉霍夫镇发动攻击,泽连斯基谴责这是一次“非常野蛮、绝对蓄意的袭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台“巨大的绞肉机”让俄乌双方都投入了不少的精力,俄军“围剿”巴赫穆特将近六个月,但进展平平。现在南北两线战事放缓,俄军集中力量对斯洛维扬斯科、巴赫穆特以及阿夫迪伊夫卡等地发动攻击。

尤其是拿下巴赫穆特,俄军拱卫的前线将至少推进40公里,将保障德巴尔塞夫等地后勤保障的运输安全。

普京将顿巴斯视为俄罗斯扩张版图后的“心脏地区”,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政治意义,都表现出莫斯科的急不可耐。

同一时间,欧盟第九轮制裁出炉,在加强对俄罗斯个人、实体继续施加制裁后,将矛头对准化学品、神经毒剂以及电子产品的组件等等。

很明显,欧盟在针对俄军的可持续战斗力进行针对性打击,可惜的是俄罗斯似乎早有准备。

日前,《纽约时报》曾刊文表示,有专家表示俄罗斯在西方制裁环境下,仍有能力制造精确制导武器。

鉴于俄军每天对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袭击,西方普遍认为高科技导弹所需的加密无线电和激光测距仪中使用的半导体已经被消耗殆尽。至于俄罗斯是从哪儿又获得这些元件,还是从战争前就储备了足够的数量,那我们就不得而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而言之,俄乌冲突已经变成一场消耗国力的战争,普京想要完美地取胜绝非易事。时至今日,莫斯科也不得不承认冲突的代价是巨大的,甚至是动摇国本的。

这不会令俄罗斯有所退却,反而会变本加厉地从乌克兰身上讨要回来,这个冬季将被铭记,而明年又是怎样的光景,所有人都不知道。

普京和拜登都在骑驴看唱本,我们也只好静观其变接下来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