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成吉思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看着他创造出的蒙古大帝国,也一定会有人竖起大拇指。

但如果深入去研究成吉思汗的故事,我们就能发现,他在对外扩张上确实无人能及,但在国家的治理上,却令人不敢恭维。

还是伟人说得好: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吉思汗的治国思想自然也延续给了子孙后代,以至于等到忽必烈南下灭亡了宋朝、入主中原建立了元朝之后,蒙古人依然想着在漫无边际的草原上纵马驰骋。

可中原大地毕竟是以农业为主,种粮食倒可行,真要去种草,那就呵呵了,蒙古人倒也异想天开,他们总想着将这些农田也变成草场,为此,还不遗余力的做出过努力。

最终,他们发现这事行不通,因为中原人数量庞大,靠着牲畜繁衍,根本活不下去,只好放弃了自己纯真的幻想。

即便这个幻想破灭了,但蒙古人还是没有把自己当作中原的主人,反而觉得自己一直是客人,还是那种动不动就抢主人家东西、动不动就对主人动刀动枪的客人。

这种治国理念,注定了元朝的统治不会长久,不到百年的光景统治便已经危机四伏,最终被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推翻,而元廷统治者则真的只能逃回到大草原放牧去了。

对于朱元璋的成功,是很值得研究的,他纵然天资神武,但他手下的那些名将也功不可没,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邓愈等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可是这些人都不能被称为元末第一猛将,这个称号属于张定边。

他一生忠于陈友谅,差点杀死朱元璋,最后却活到了100岁,张定边的故事很传奇,我们一起来看。

一生忠于陈友谅

张定边出生于1318年,是湖北沔阳(今湖北仙桃)人,与元末的枭雄陈友谅是同乡发小,皆是普通渔家出身。

陈友谅是个文化人,年少时读过几年书,略通文义,此外还学过几年的武艺,也算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就年少时的知识涵养方面,要比朱元璋好一点,只不过朱元璋比他走得远,学习能力也比他更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层层考试,陈友谅也成为了元朝的县吏,可是陈友谅不满足,所以当起义军席卷到他的家乡之后,他毫不犹豫就参加了起义军。

这条路,陈友谅走得很精彩,确切地说,是足够心狠手辣。

他不仅杀了提拔他的倪文俊,而且杀了他们的老领导徐寿辉,后来又找借口诛杀了天完政权里最能打仗的赵普胜,最终自立为帝,国号大汉,史称陈汉。

陈友谅是个多疑的人,在他的眼中,几乎所有人都不可信,所以他才会不择手段地进行杀戮,想着以严苛的手段,让所有人屈服。

陈友谅这样的人,注定走不长远,而他手下的将领纷纷叛逃便是明证,不过奇怪的是,陈友谅却一生都没有怀疑过张定边。

张定边倒也很能对得起陈友谅,无论周边的人叛逃多少,他都没有动过背叛陈友谅的心思,他用一生的经历诠释了什么叫做“忠诚”。

即便后来,陈友谅被朱元璋所杀,张定边不得已投降,他也没有为朱元璋效命,也没有放弃对陈友谅的忠心。

所以,人心很奇怪,有时候即便舍弃性命,也不会放弃心中的信仰,张定边就是这样的人,而他的勇猛也格外令人称赞。

差点杀死朱元璋

朱元璋和陈友谅最后一次的鄱阳湖大决战,双方都拿出了压箱底的兵力,妄图消灭对方。

就兵力和船舰的优势而言,朱元璋依然无法与陈友谅相抗衡,但朱元璋手下的能人多,他们齐心协力,让陈友谅吃了好几个闷亏。

等到双方陷入僵持之后,张定边觉得,只要捉住了朱元璋,那么这场战争就能画上句号了,当然是以陈汉的胜利而结束。

所以,他决定要效仿一下三国的赵子龙,打算在万军之中,直取朱元璋。

双方僵持过程中,陈友谅和朱元璋都没有要先动手的打算,所以当他们看到张定边乘坐着他的战舰悠闲地驶出停泊的地方时,他们都认为张定边是在巡逻,并没有当回事。

可是紧接着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张定边的战舰不断在加速,目标直奔朱元璋乘坐的战船。

朱元璋的前锋战船看到这一情况后慌了神,根本没有时间去阻挡,便被张定边冲到了中军,此时离朱元璋的距离已经很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元璋的将领们此时纷纷回过神来,便以自己的船去围堵张定边的船,由于朱元璋的战船数量很多,直接将张定边围在了中央。

就在所有人以为张定边已经没有活路的时候,他却直接从船舱中走了出来,拿着剑立于船头,鼓舞士兵勇往直前,奋勇作战。

结果张定边愣是击杀了朱元璋阵营中的韩城等数位大将,并且从重围中冲了出来,而他还没想着后退,一如既往冲向朱元璋。

朱元璋眼瞅着已经无船来救援,心中叫苦不迭,心想着这下小命要玩完了。

最后活到100岁

在这危急时刻,与朱元璋相隔较远的名将常遇春发现了异样,他倒也不含糊,让手下速速取来一张大弓,对着张定边的脑门便射了过去。

这只冷箭来得太过迅猛,张定边未来得及躲开便中箭了。

张定边也因此无力再指挥战斗,便命令撤退,而朱元璋的水军着实被张定边的勇猛惊呆了,以至于根本没有阻拦,便任由他离去了。

值得一说的是,明朝的宋濂在《平江汉颂》一书所记载的是,张定边身中百箭后才撤退,只是不知道他全身能不能容纳下这么多的箭,其勇猛程度当真令人敬畏。

鄱阳湖大决战,陈友谅最终兵败。

张定边便想着护送陈友谅撤退,结果却被朱元璋阻断了后路,而陈友谅也被流矢射中了头部而身亡。

按理来说,事情发展到了这里,张定边也没有继续战斗的理由,可是他却觉得不能让老哥们落在朱元璋的手里,便冒死乘着小船,在朱元璋水军的重重包围中,又将陈友谅的尸身给抢了回来,然后护送着陈友谅的儿子陈理一路逃遁到了武昌。

在张定边的拥立下,陈理继位称帝,朱元璋则趁胜追击,进攻武昌。

张定边率兵坚守,抗拒了朱元璋一年有余。

张定边眼瞅着守不住了,便请求陈汉之前的丞相张必先前来救援,结果张必先却被朱元璋打败并成为了俘虏,然后朱元璋让其劝降张定边。

张定边恨铁不成钢,等到朱元璋拿下了武昌东南的制高点后,为了给陈友谅留下后人,便让陈理投降。

面对朱元璋的招降,张定边却不肯为他效命,之后遁入空门,活到了100岁而善终,比朱元璋还多活了20年。

参考文献:《明实录》/《明史》等。

(图网,侵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