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发现没有?最近新冠疫情又有反扑趋势,这个月17号广州更是新增1万多例,疫情防控依然不容忽视!

在后疫情时代,除了积极响应国家的防疫措施——做核酸和打疫苗,张文宏医生还提及需要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因为“最有效的药物是人的免疫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表示,抵抗病毒的重要前提是保证充分营养,这样才有足够的能量产生抗体。

那怎样才能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呢? 今天就来好好说道说道!

一、

免疫力之战,关键靠「蛋白质」

蛋白质,最初起源于希腊文的“Proteios”,翻译为“头等重要”。

它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并称为三大能量营养。光是细胞内的物质,蛋白质就占了近80%,可以说我们身上的每一个器官有它的功劳,因此蛋白质一直被誉为“生命的基石”。

同时它也是人体内各种酶、激素、抗体和免疫因子的合成原料。换言之,缺失蛋白质,则等同于身体无法生成“免疫力”。

人类靠蛋白质来获取强大免疫力,其实还要追本遡源。

当人类还是原始人时代,动物蛋白一直是我们饮食摄入的重点,从“茹毛饮血”一词中我们就能看出,而植物类食物摄入就相对较少。

原始人类在学会吃肉之后,大脑的结构变得越发完善,可谓吃肉让人进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观人类进入农业时代,吃谷物的占比远超肉类等其他占比,于是脑袋开始变得不灵光,身高普遍偏矮,也更容易生病。

很显然,虽然人类文明进程在发展,但人的身体发展却倒退了。

这也就是老一辈人说的“看一个人富不富裕就看他怎么吃饭”。换言之,人越穷,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就越高,蛋白质的比例就越低,反之亦然。

张文宏医生常挂在嘴边的那些话:“要摄入足够蛋白质”、“它是抵抗病毒最关键的食物”,并非没有道理的!

视频1分39秒,建议连上wifi后观看

张医生说话太有趣了

另外张医生在疫情期也说到,多吃肉蛋奶,保证营养!这么说是因为:

与植物蛋白相比,动物蛋白赢面更大、更广。

动物蛋白的优势如下

●氨基酸种类齐全,能一次性补足人体所需9种必需氨基酸;

●营养素含量更丰富,包括维生素B12、铁、锌、omega-3脂肪酸等;

●生物利用率更高,在增肌方面也更有优势;

●肉、禽、鱼、蛋、奶作为优质蛋白,能产生抗体对抗病毒,提升人体免疫!

但即使是优质蛋白食物,摄入量也是有讲究的!摄入过少,抵抗力不足;摄入过多,则容易身体负担。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男性每天需摄入65g蛋白质,女性则每天需要摄入55g(孕妇除外)。

大家可以按蛋白质含量来搭配不同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完「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该吃“蛋白质”,以及“吃多少”,接下来就来唠唠“要吃什么”……

二、

优质蛋白质十佳食物名单公布

中国营养学会专家组针对居民的常见食物进行了营养评估,根据两个指标评选出排名前十的“优质蛋白质食物”。

“两个指标”

●“数量”指标,即“蛋白质含量”,是指每100g这种食物中蛋白质的数量。●“质量”指标,即“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得分越高则说明蛋白质质量越好,机体越容易吸收和利用。

“优质蛋白质食物TOP10”

(点击查看总结图)

“具体内容与建议可查看下图”

另外,划重点:

❶ 健康人群只要正常进食,食欲不差,完全可以在食物中获取一天所需蛋白质!

❷ 对于有肾功能损害的人群,建议不要摄入过多高蛋白膳食,饮食情况可参考医生建议。

❸ 免疫力低、消化能力弱、或是手术后康复人群,若日常饮食无法满足摄入量,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蛋白质补充剂。

三、

调养身体免疫力,观念先行

在医学上有句话叫做“上医治未病”,意思就是高明的医生会让你在没有发生疾病时,去提前预防。

提高免疫力最终目的是“帮助身体抵抗病毒和细菌入侵,让我们不生病、少生病!”

奈何现实比较残酷!前段时间有网友神总结了“现代年轻人的身体状况”:

“是不是句句命中你要害呢?”

据《中国城市白领健康状况白皮书》所述,目前我国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已高达76%,平均10人中就有7个人是亚健康!

深究其原因,其实离不开这4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是自己“作”出来身体亚健康状态,还是被迫性的,结果都是大家默认出来的!

大家可以看到一个事实,即就算生病之后治好了,如果上面这些“坏”习惯一直存在,永远是阻碍我们免疫力提升的绊脚石。

所以,冲着“提高免疫力”方向去调养身体,首先我们要做的是正视我们的健康观念,从修正“坏”的生活习惯开始。

只有“观念通”,才意味着“你离健康更近了”,你也会主动去改善自己“熬夜、酗酒、不运动、暴饮暴食”等不良的生活方式,你的身体才不至于“一直有炎症因子产生”,从而影响你的健康。

这时候再进行下一步,实行调养身体的针对措施,就会事半功倍。很多人病情反反复复就是“只知其一,忘了其二”。

身体是一个整体,因此如果你想提高免疫力,不妨试试“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