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了小学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但是有家长会疑问,到底怎样才是好的学习习惯呢?平时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培养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这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习习惯的不同类型

孩子的学习习惯也包含不同的类型,主要有这三种:

① 基本学习习惯,主要是指孩子学习时的行为规范,例如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书写作业,知道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放学后能够独立完成作业等习惯。

② 拓展性学习习惯,指孩子在基本学习习惯基础上,能否独立进行拓展性学习,例如遇到不懂的问题能够自己去查找资料,或者向老师、大人请教,请教时自己也会充分思考,而不是一味依赖别人提供答案。

③ 个性化学习习惯,这主要是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对于小学的孩子来说是不太现实的。因为个性化学习习惯,主要是孩子独有的一些学习习惯,例如有的孩子擅长整理错题笔记,有的孩子擅长做思维导图等。

在小学阶段,应该培养孩子哪些好习惯?

小学阶段,孩子需要养成的学习习惯,主要是基本学习习惯,然后在形成良好的基本学习习惯的基础上,再进行拓展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1、小学低年级,培养基本学习习惯

一二年级孩子需要培养与学习有关的一些行为习惯,例如在学校里需要做到:认真听讲、不走神不发呆、敢于提问、善于思考、勇于回答老师的问题、自觉学习、认真书写、独立快速完成课堂作业、坐姿端正、书写笔画正确等。在家里呢,同样也要做到独立自主完成家庭作业、作业不拖拉不磨蹭、坐姿端正、认真书写、书写笔画正确、提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总结、生活作息规律等。

2、小学中高年级,培养拓展性学习习惯

这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习惯,自己动手搜集资料的习惯,自己动手操作的习惯……在这些习惯的熏陶下,孩子慢慢就培养出来拓展性学习习惯,而不是啥事都依赖大人,不会做的题目大人给讲,不会做的事情大人包办,那样只会害了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怎样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有了兴趣,就能够努力学习。让孩子知道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有目的引导孩子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如学习了“安全用电常识”后,让孩子参与简单的照明电路的安装,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鼓励孩子参加课外兴趣小组。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帮助孩子做好时间管理

现在,很多孩子都出现写作业拖拉,做事情缺乏计划性和条理性,时间管理能力差等问题。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家长造成的。当孩子拖拉时,其实父母也是在不断的妥协,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另外一个原因是,每天都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孩子的参与感太少,总觉得是在为父母完成,导致其主动性很差。

那如何让孩子能主动的,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不拖拉?

首先,要从父母改变开始。和孩子约定好的时间,父母一定要按照约定执行。比如,半小时后开始写作业,可以提前几分钟提醒孩子,时间到了后一定要让孩子放下手头上的事去做作业。若孩子还在玩,父母就要采取强制措施,不能一味的迁就孩子,要让孩子明白时间到了就要停止。

其次,父母让孩子尝试安排自己的作业,先写哪科,后写哪项,估计需要多长时间等等。而不是我们父母给他计划好,让孩子按照我们的安排去执行。在执行作业计划的过程中,我们是一个观察者、协助者和监督者的作用。对于孩子每次执行的计划,与孩子讨论需要调整和改进的地方,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习惯。

3、培养孩子多思考

最基本的是小学开始就是算数,培养孩子动脑筋可以让孩子听懂老师讲的一些例子,这也是好处多多的思维方式,最简单的有,2+3=5,那么3+2=5.或者一些这样的例子,这其实也叫大脑懂得多转弯思考,在做事的时候孩子知道要思考之前是否有同样的例子,那么他就知道怎么了 同样适用于学习中。同样,如果在学习中遇到各种难题,也会思考自己是否学过同类型的问题。

其实所谓的教育,就是从细节上着手,让孩子规避错误,减少走歪路的几率。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要以性格和品质的培养为主。因此及时培养孩子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培养优秀的性格习惯,拥有自信乐观的心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合理化解生活中的负面情绪,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