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孔子一生占过两次卦,其中第二次占到旅卦,是旅行之象,言外之意提醒孔子赶紧离开鲁国。原来第一次占卦的结果不理想,40岁的孔子放弃从政,直到51岁时才得偿所愿,步入政坛,在中都宰任上可谓可圈可点而升任司寇,位列大夫,结果得罪了鲁国的三桓。

出于鲁国的长治久安,孔子趁着三桓家臣陆续发生背主之际,提出拆除三桓私邑的城墙(堕三都),起初三桓是同意的,但在相继拆除费邑、郈邑后,才缓过神来,原来孔子此举是在摧毁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导致双方的矛盾越积越深。与此同时,孔子治下的鲁国日益强大,作为近邻齐国深感不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边是三桓不停地“吹风”,一边搂着齐国送的美女,双管齐下,鲁君根本无暇再听孔子的“之乎者也”,连这年祭祀大典后的祭肉也不给送了,明摆着要孔子走人。

孔子内心五味杂陈,是走是留,一时拿不定主意,便占到了开篇提及的旅卦,开始了周游列国。

13年里,孔子到过了卫、曹、宋、郑、陈、楚、蔡7个国家,有些国家去过多次,有些则去的少,有些仅仅是路过,有些则长时间停留,如在卫国,前后居住的时间长达10年。那么,孔子为何对卫国情有独钟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卫国与鲁国有许多相似之处。一是两国均为周初的姬姓诸侯国,其中鲁国的始封君是周公,而卫国的始封君是周公少弟康叔。根据天子分封诸侯时,一般是“同姓比异姓尊贵,宗室比功臣尊贵”的原则。

根据《左传》记载,晋文公主持会盟时,诸侯国歃血为盟仪式的排序为:晋、鲁、卫、蔡、郑、齐、宋、莒(晋国是东道主),正好说明了鲁、卫两国的地位高于其他诸侯,允许享有天子之礼乐等一般诸侯国不能享有的特殊待遇。

此外,鲁、卫两国都带有“监管”殷商遗民(鲁分得殷民六族,卫分得殷民七族)的“职责”;同为“启以商政”(沿用商朝的法律)的示范“区”;同尊周礼,拥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如两国都有“同姓不婚”的婚俗。

其次卫国与鲁国的不同之处。鲁、卫虽为兄弟之国,后续却又走上了不同的发展之路。基于周天子给予了姬姓贵族许多特权,作为回应,鲁国不折不扣尊崇周朝的“亲亲”宗法制度,一直延续着鲁国姬姓贵族的世袭制,异姓贵族没有机会进入核心领导层,也不能拥有军队。

与鲁国不同,卫国和狄人毗邻而居,时常受到狄人的入侵,公元前660年,狄人的一支赤狄进攻卫国,卫懿公被杀,卫国几乎“团灭”,史称“攻刑灭卫”,最终在齐国的扶持下,卫国才得以复国。

基于这个背景,卫国要想快速发展,必须调动更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松绑了周朝“亲亲”的宗法制度,开始注重“尚贤”,允许异姓担任要职,并且可以组织军队,这无疑给了孔子更大施展才干的空间。

第三是卫国政局的稳定。纵观卫国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平王东迁至卫懿公被杀(公元前770年-公元前660年);第二阶段是卫国复国至第二次弭兵会盟(公元前659年-公元前546年);第三阶段是弭兵会盟之后。

卫国被灭后,第二阶段的开端,得益于齐桓公的大力扶持,帮助筑城,卫国得以复国。在位25年的卫文公一方面励精图治,一方面在外交上追随“尊王攘夷”的齐国,使得卫国国力不仅有所恢复,而且在国际间的地位也开始上升。

此后卫国虽然屡经波折,但国力并没有受到太大波及,至第三阶段开端,执政的卫灵公得益于卫文公为卫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在位42年,有才干听谏言,加之坚定执行“举贤才”的国策,卫国政局一直比较稳定。

等等,历史上不是批评卫灵公无道吗?

该情景出现在季康子与孔子的谈话。季康子问,大家都说卫灵公无道(好淫、让南子参政),那么卫国为何没有灭亡呢?孔子答道,卫灵公将仲叔圉、祝佗、王孙贾等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卫国自然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另外《孔子家语》记载了,鲁哀公问“当今之君,孰为最贤”时,孔子沉思片刻,给出了“卫灵公”的答案,再次佐证了卫灵公即便不能算一代明君,也没有那么的不堪,起码确保了卫国稳定繁荣,而孔子周游列国(496-484)的时间几乎与卫灵公执政期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上所述,在周礼熏陶之下成长起来的孔子,为人光明磊落,性格耿直,为捍卫君权不惜开罪三桓,力量悬殊被迫离开故土,周游列国,其中孔子对历史文化相近的卫国情有独钟,故在此前后停留了10年之久,以期得到施展才干的机会,无奈愿望落空。不过,孔子却收了许多学生,如子贡、子夏、高柴等,另外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周游列国期间,孔子有机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碰撞出不一样的思想火花,进一步完善了儒家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