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3月16日上午8时45分,陈赓大将在上海逝世,离世时,陈赓大将只有58岁。

聂荣臻元帅得知这一噩耗后,悲痛的说道:“太可惜了!太可惜了!他怎么会走得这么突然呢!”说完,聂帅和其他战友们一样老泪纵横。

正在广州视察的周总理得到了陈赓去世的消息,周总理第一时间停下手头的工作,然后他强忍悲痛的心情,给中央发了一封紧急电报。在电报中,周总理恳切地希望,能够推迟举行陈赓同志的追悼会,周总理希望自己能够亲自送他一程。

从3月19号到3月25日,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来到中山公园中山堂,吊唁陈赓同志。3月25日,周总理从广州赶回来后,第一时间来到了中山堂,与刘伯承徐向前陈毅邓小平董必武王震宋任穷等人一同悼念陈赓,为这位昔日的战友送行。

陈赓同志在离世前,他的身体早已经油尽灯枯,为了能够继续为党和国家做贡献,陈赓不惜多次隐瞒自己的病情。对此,作为陈赓的的湖南老乡——彭德怀深有体会,为了照顾好这位战友,彭总不惜和他翻脸,强制命令他退居二线,执拗的陈赓根本不听彭总的话,反而向毛主席和周总理叫屈,最后,还是由毛主席一锤定音,这件事才得到合理解决

陈赓、康生

彭总命令陈赓退居二线,陈赓不服找周总理,毛主席一锤定音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陈赓大将曾经多次负伤,他的身体早已经不堪重负。然而,幽默诙谐的陈赓总是以自己年轻而不以为意。建国以后,陈赓大将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军事要职。尽管人民军队经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但是,抗美援朝战争让陈赓深刻地认识到中美军队之间的巨大差距,这让陈赓的心里很不舒服。

根据我国军队的发展和我国的基本国情,陈赓向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提交了一份重要的军事建议书。在这份建议中,陈赓明确指出我军发展的弊端:无论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是抗美援朝战争,人民军队与这些军队的武器装备、军事素质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

为了能够迎头赶上,陈赓建议中央军委和党中央能够在我国建设一所现代化意义的军事学院,一方面大力发展我国的高尖端武器、提高我军的军事硬实力,另一方面能够快速的转变解放军战士,提升战士们的军事素养,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军队的差距,从而完成我军从旧式人民军队向新时期人民军队的转变,从而提高我军的军事软实力,只有军队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时得到提升,人民军队才能在以后的作战中拥有敢打必胜的决心和勇气。

陈赓

看完陈赓大将的这封军事建议书,毛主席等党和中央的领导人引起高度重视,党中央领导人们经过开会讨论后,最终由毛主席代表党中央同意了陈赓的建议书。

1952年开始,陈赓开始着手组建哈军大,在建设的过程中,陈赓遇到了很多无法想象的困难,很多具有较高军事素质的教师根本不愿意前来教学,在高尖端武器方面,我军更是处于一片空白。

尽管如此,陈赓凭借自己的努力克服一切困难,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哈军大在我国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正式挂牌,哈军大完善了士兵必学的多个领域的军事专业,尖端武器的研究更是请到了苏联老大哥的帮助,陈赓大将的努力最终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作为火箭以及核武器领域的尖端人才,钱学森曾经这样评价新中国建设下的哈军大:在我国现有条件下,这么短的时间内办起这样一所完整的、综合性的军事技术学院,在世界上也是奇迹

陈赓视察哈军大

哈军大成立以后,对于陈赓来讲,万里长征只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所要解决的困难还有很多,为此,陈赓经常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工作,哈军大的很多工程问题让陈赓大将焦头烂额。

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陈赓的旧疾多次复发,尤其他经常受到心绞痛的困扰。面对哈军大的问题,疾病缠身的陈赓依旧不休息。始终坚持着指挥哈军大建设工作,有时心口疼了,他就边工作,边用手按摩心口,后来陈赓的夫人傅涯发现,陈赓将军两件白衬衫的心口处已经快被磨烂了

1957年,陈赓去了一趟苏联访问,回来后不久心肌梗塞发作,在医生的及时救治下陈赓将军脱离了危险,党中央毛主席周总理得知陈赓病倒,都亲自打电话询问情况,并要求陈赓停下手里的工作,好好休息。陈赓大将表面上答应所有人一定在医院养身体,实际上,他的心时刻牵挂着着哈军大的发展。

1958年,陈赓大将奉命从哈军大回到国防部,按照毛主席以及中央军委的要求,陈赓担任了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积极配合聂荣臻主任,主持在"两弹一星"和其他现代化武器装备的研制工作。然而,战争年代的多次受伤,加上在国防科工委工作的过度操劳,让陈赓原本不堪重负的身体变得雪上加霜。

陈赓在哈军大

陈赓尽管在工作方面十分勤恳,但是他从不缺少对家人的关怀,工作之余经常陪在家人的身边。一次,陈赓在参加科工委的重要会议后,早上六点才回到家里休息,突然对妻子傅涯说:"我感到很疲惫,感觉什么也做不了,今天你陪我看一场电影吧?"

上午看完电影,午餐后准备休息时,陈赓突发心肌梗塞,整个胸部像个正在不停充气的皮球,呼吸越来越困难,根本喘不上起来,他捂着胸口从椅子上滑到地板上,慢慢地变得不省人事。

正在办公室地板上玩耍的小儿子,哪里见过这种情形,吓得开始哇哇大哭起来,哭声传到前院,家人跑进来一看,马上叫人给医院打电话,才把早已失去意识的陈赓送去了医院

经过医生们整整一天的努力抢救,才终于将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刚恢复一些意识后,陈赓突然有些着急地喊道:"对他不能让步!"

陈赓一家合影

听到消息前来探望他的陈锡联,知道他是在说前天会议上的一场争论,不由地眼含热泪,低下头安慰他:"你别想那么多了,先注意自己的身体吧。"

这次倒下,让陈赓深深明白了自己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尽管有护士和家人的精心护理,陈赓依旧长期处于昏迷的状态,整整3个月过后,他的身体才逐渐有了起色。

虽然身体逐渐康复,陈赓却没有丝毫的喜悦,因为在医院恢复的这段时间,自己经常感觉头晕、并伴有心跳过快,心慌的情况为了不让家人以及毛主席等人担心自己,陈赓决定向大家隐瞒自己的病情,用余生继续建设党和国家的人民军队,从而完成对毛主席等党中央的重托。

陈赓依旧一如既往的工作,哈军大的建设在陈赓的努力下最终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对陈赓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称赞

然而,在1959年,因为工作过度劳累,加上旧时的疾病,陈赓的身体再次因为急性心肌梗塞而住院,这次住院引起了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彭德怀的关注。自从上次陈赓因心肌梗塞住院后,彭总一直牵挂着他的身体情况。

得知陈赓再次住院,为了他的身体健康,彭德怀决定让陈赓同志退居二线,不再担任国防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强制命令他在医院养病,以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主,如果需要继续完成相关工作,必须要有医生开出的健康证明,否则,陈赓同志则无权过问哈军大以及其他军事建设。随后,彭德怀将自己的建议报告给以毛主席周总理为代表的的党中央。对于彭德怀的合理要求,长期关注陈赓身体状况的毛主席和周总理立即表示同意。

此时,陈赓正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踌躇满志,想要大干一场的时候,彭德怀以及中央军委却让自己"退居二线"。对于这样的决定,陈赓表示非常不理解。当陈赓知道自己退居二线后,他立即与彭德怀取得了联系,对于彭德怀的“无理”要求,陈赓表示绝不答应,最终,彭德怀以中央军委和党中央的名义命令陈赓住院养病,无奈的陈赓才最终答应。

陈赓、彭德怀、邓华

作为自己的湖南老乡,陈赓深知彭德怀担心自己的身体,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是,时间不等人,人民军队和尖端武器的发展刻不容缓。自从参加革命后,陈赓一直认为,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因此,对于彭德怀和组织上的决定,陈赓决定据理力争。

陈赓向周总理和毛主席叫屈,毛主席回忆起与陈赓的过去

养病期间,妻子傅涯一直陪伴在陈赓的身边,对于丈夫生气的行为,傅涯十分理解。陈赓多次对妻子说:“我不能接受彭总以及中央的决定,他们竟然让我退居二线,这不是开玩笑嘛,不就是心脏有点问题,我自己当然心里有数,现如在我们的国防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开展,我怎么能当逃兵呢?”对于陈赓的话,傅涯没有赞同也没有反对,因为她深知陈赓的脾气,尽管他生活中幽默诙谐,但是在他的骨子里,一旦决定的事情,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陈赓与傅涯

陈赓等到自己的病好点后,他突发奇想,决定用一张假的健康证明再次回到工作岗位。然而,纸包不住火。陈赓苦口婆心搞定了医生,但是他却没有搞定彭德怀。当他拿着假的健康证明找到彭德怀后,彭德怀知道陈赓的狡诈,他立即从多个方面证实了这张健康证明。最终,陈赓的谎言被戳穿,为了陈赓的身体,彭德怀罕见的发了一次脾气,将老乡陈赓臭骂一顿

彭德怀以为陈赓能够就此罢手,好好待在家里养病。令人没想到的是,陈赓此计不成、又生一计。1959年,在国庆招待会的前夕,陈赓拖着病重的身体来到了周总理的面前。陈赓心想:周总理平易近人、善解人意,经过自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定能够让毛主席和周总理收回之前的决定。

然而,陈赓此次打错了算盘。在周总理面前,陈赓开始了他的表演,向周总理诉苦,表达自己对老乡彭德怀决定的不满。陈赓对周总理说道:“总理,我身体一直棒棒的,现在上面却让我长期休养,我实在想不通,你要给我评理啊!”

周总理其实对陈赓的病情一直很关注,看着陈赓气呼呼的样子,以及期盼的眼神,不由地心软了下来。但总理还是对陈赓动情地说:"陈赓同志,毛主席和我对你的病情一直都很关注,彭德怀也向我和主席汇报了你的病情,我们是支持他的决定的。"

周总理夫妇与陈赓夫妇等人合影

看到自己的计划即将破产,陈赓依旧不死心,他继续对周总理说:“周总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注意自己的身体,好好爱惜它,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工作中我一定会做到劳逸结合,不会有问题的。你们不相信我,可以让我的夫人监督。”说完,陈赓特意拍了拍自己解释的胸膛。

周总理知道陈赓能说会道,决定不再和他开玩笑。他严肃的说道:“陈赓同志,我完全理解你的心情,这样吧,彭德怀让你退居二线的决定,不仅得到了我的同意,还得到了毛主席和党中央的一致认可。我这就给毛主席打电话,对于你的问题,让毛主席亲自做决定。”

说完,周总理立即给毛主席打电话,电话接通后,周总理对毛主席说:“陈赓同志不服从彭总的决定,特意来到我这里叫屈、诉苦,希望中央能够收回彭总的决定,让他停止养病,重新回到工作岗位,陈赓希望得到毛主席以及党中央的同意。主席,你认为呢?”

周总理与毛主席

听完周总理的讲话,电话那边的毛主席哈哈大笑起来,毛主席说道:“就知道陈赓搞怪的性格绝对不会轻易屈服。周总理,你马上转告陈赓,在他的身体彻底养好之前,我毛泽东以及党和国家决定不会让他出来工作,党和国家需要的,是他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不是他拖着病。不仅彭总要求他,我毛泽东现在也强烈要求他,必须回家养好身体,这是陈赓目前唯一需要完成的任务。”

听完毛主席爽朗而坚定的声声音,陈赓知道自己不能再耍心机了,于是他老老实实地回家养病。

对于陈赓的幽默诙谐、搞怪的性格,毛主席再了解不过。与周总理的对话结束后,毛主席不由得回想起了与陈赓同志在革命中的点点滴滴。

唯一敢和毛主席开玩笑的大将——陈赓

在延安期间,毛主席曾经询问陈赓说:“听说你在386旅老给别人取外号,有没有这回事啊?”

陈赓憨憨一笑说:“确有此事,我管王新亭叫‘瞎子’,管周希汉叫‘瘦子’!”

毛主席想了想觉得这外号还挺有趣,因为王新亭眼睛高度近视,总是看不清远处事物,周希汉瘦得像个竹竿,“瘦子”的外号倒也贴切

陈赓与毛主席

毛主席继续问道:“难道你陈赓就没个外号,你的外号是什么?”陈赓笑着,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说:“主席!我能不说吗?”毛主席哪里肯答应,陈赓只好说道:“他们两管我叫‘瘸子’!”毛主席哈哈大笑起来,然后说道:“我知道你两条腿都受过伤,留下了后遗症。你啊!功劳不小!”

对于陈赓的搞怪性格,毛主席已经见怪不怪,1955年9月23日,为了表彰我军将士在抗战中的英勇无畏,和立下的汗马功劳,新中国首次授衔仪式,在北京正式举行。

授衔那天,毛主席看着自己的爱将陈赓,幽默地说道:“怎么样,跟着我干比跟着蒋介石有出息吧?我看蒋介石可给不了你大将军!”

陈赓站得笔直,他先是给主席敬了一个军礼,然后又笑嘻嘻地对着主席说道:“我的大将军可不是主席你给的,是李聚奎给我的。”毛主席一愣,有些惊愕地问道:“哦,此话怎讲?”陈赓对毛主席眨了眨眼,笑着说道:“主席,等有机会我再向你慢慢汇报。”

毛主席一听,便知道他又要坑李聚奎了,毕竟陈赓是出了名的搞怪,捉弄起来人,十个李聚奎也搞不过陈赓。

授衔前,陈赓专门找李聚奎谈心,他对李聚奎说:“你在红一军当过师长,你够到大将的资格了。”李聚奎谦虚地说道:“大将我还不够资格,倒是凭你的资历和功劳,大将绰绰有余。”

抗战时期的陈赓、李聚奎

陈赓一听,又起了捉弄人的心思,于是他假装唉声叹气地说:“我不够资格,我在红军没有当过师长。老李呀,过几天如果徐立清找你谈话,你就说,我当过师长,是接替你的,你就这么说。”

陈赓了解李聚奎,知道他十分讲义气,一定会找徐特清诉说。果不其然,李聚奎在介绍简历的时候,将陈赓的一番话如实讲给徐特清,徐特清一听就知道是陈赓在搞怪。于是在李聚奎面前戳穿了陈赓的“阴谋”。事后,陈赓还故意将这件事报告给毛主席,陈赓的搞怪性格再次让毛主席哈哈大笑。

毛主席十分珍惜与陈赓之间的深情厚谊,当毛主席知晓了陈赓病逝的消息以后,十分伤心,当天只喝了一些水,难过得连饭都没怎么吃。后来毛主席亲自为陈赓大将送上花圈,上面写着:“陈赓将军千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