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感冒药加量服用适得其反】

《我是大医生》节目现在已经深入人心了,全国观众口碑都很好。但是,没有人知道当时创办的时候是多么的艰辛,发生了多么曲折离奇的故事。当年,电视台海选医生,找了卫生局做后盾,拉网式的选拔在北京22家三甲医院如火如荼地进行。几乎每个医院的成年男子,只要五官端正无口音,资料都会被放到电视台编导的档案袋里。我后来入围,主持了这个节目近1年半时间,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医生。但其实这个获得“宠爱”的过程是很曲折的,可能与我刚进入电视台的表现有关。

我清楚记得刚去电视台那天,风和日丽,百鸟齐飞,那天大医生组的美女制片人和悦悦,还有上海一批精英电视人一起面试我们。医生们正襟危坐、一脸正气,大家从容不迫地回答了面试官一些问题,还表演了才艺,气氛搞得甚是热烈。
轮到我的时候,我先结结巴巴地做了自我介绍,几乎没有完整说完一句话,因为第一次面对镜头实在太紧张了!到了才艺展示阶段,我念了一首仓央嘉措的诗。最后一个环节,电视台领导们问我有没有什么问题,对节目有什么构想。

我犹豫了一下,扫视了一遍在医疗圈难得出现的颇有姿色的美女编导、美女制片人后,鼓足勇气说了句:“有没有潜规则,没有的话我走了。”实在没想到,就是这句玩笑,成了我入选的敲门砖。事后据可靠编导透露,美女制片人吴总说:“这人念首诗都念不顺,一说没正经的比谁都溜,大有可为啊!”

到了台里之后,我就成为了电视台众多人员的私人保健医生,大家有个头痛脑热什么的都来找我。电视台对我们也确实倾尽了全力,要知道我一平时说话都不利索的人,面对镜头说那么多话,还要装作不是事先背过的,确实挺难的。于是,培训是必不可少的,我隔三岔五地就跑到台里培训。有次正在培训,突然传来一阵大叫,撕心裂肺的尖叫。我猜测肯定有人失恋了。不一会儿有人跑过来说:“王医生快去看看,吴总受伤了!”

我心想我去了也没用啊,幽幽地说:“伤心是需要时间的……”
当时那个编导就急了:“伤个屁心啊,吴总晕倒了,快去看看。”
我赶快跑到出事地点,看到美女制片人吴总四仰八叉地躺在地上,面色苍白,额头有汗珠,披头散发,场面比较壮观。我检查了一下吴总的心跳,虽然比较快,但是相对有力,所以血压应该也还可以,检查了一下呼吸,很均匀。拍拍吴总的脸,没有反应,稍微加点力量,果然好了很多,吴总悠悠转醒,微微睁开双目,说了句:“谁打的我!”大家齐齐转向我。我坚定地回答:“领导,你感觉好点了吗?有没有胸痛、心慌、头晕、目眩,或者恶心、饥饿之类的感觉呢?您以前晕厥过吗?”

其实我这样问是有目的的,一方面是为了岔开话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几个问题很重要。问胸部有没有不舒服是为了初步排除心脏病,比如心梗或者心律失常,问有没有头晕、目眩是初步判断有没有脑梗、脑出血,但是一般晕厥过的人都会头晕,所以判断意义有限。问有没有恶心、饥饿是为了排除有没有低血糖。
另外,以前有过癫痫病史的人对自己的疾病会比较清楚,所以会告诉你以前就晕倒过。
吴总说:“你说的那些情况都没有,我就是这几天感冒了,吃了几种药,可能是没怎么吃饭太虚弱了。”

吴总晕倒的原因其实就在她刚才说的这句话里,急诊医生要学会在极短的时间内问出重要内容,但是患者语言中的重要内容往往不那么直白显露,是在一些不经意的细节中需要你自己去发现的。其实她说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信息,就是这几天感冒了,然后就是吃了几种药。这是急诊常遇到的病人情况,患者感冒并不一定会来医院,但是感冒药吃错了就可能来医院,而且情况还会比较危急。吴总就是吃感冒药重复了,导致药物过量而引发的晕厥。

【对症选药是关键】

感冒药大家都吃过,但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吃法呢?
感冒是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感冒药作为非处方药在市场上广泛流通,人们可以随处购买到,这样就会导致滥用感冒药的现象出现。人们如果服用感冒药不得当,就会出现像急性荨麻疹、重症药疹等不良反应,长期过量服用感冒药还会让人对药物产生依赖性,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出现急性肾炎、小球坏死等肾病综合征。

对儿童来说,滥用感冒药所造成的伤害更为严重,很容易导致支气管痉挛、鼻炎等。由于感冒药是非处方药,国家有关部门对其缺乏权威管控,中国每年因服用感冒药物引发生命危险的人群数量超过20万人。

简单来说,感冒就是病毒侵入人体,导致人出现呼吸道急性感染的一种常见疾病。按病理来说,感冒是一种自限疾病,70%的感冒病人靠自身免疫会自行康复。
目前并没有治疗普通感冒特效的药物,其康复主要是通过人体自身免疫力来抵抗和消灭感冒病毒,药物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人体感染病毒后会出现一系列的上呼吸道症状,如打喷嚏、流鼻涕、鼻子不通气等,如果免疫力差症状不能够得到有效缓解,就会出现合并细菌感染,出现高烧、头痛、扁桃体发炎等进一步症状。

所以,所谓感冒药物就是用来缓解症状的。感冒症状就那么几种,所以药物的作用也大同小异,大多能镇痛解热、缓解流鼻涕和咳嗽,还有点助眠的效果,主要成分有乙酞氨基酚、双氯芬酸钠、盐酸伪麻黄碱、盐酸麻黄碱、氯苯那敏、苯海拉明、氢溴酸右美沙芬等等。

一些不懂服用抗感冒药常识的人以为,加量服用感冒药剂或者是两种以上的抗感冒药组合服用效果会更好,殊不知,这些药物的成分构成有交集,会造成某些药物成分的过量使用。就像吴总,同时吃了三种感冒药,因为其中的药物成分过量,导致了昏迷。吴总还算幸运,可能吃的量并不大,或者她身体太过健壮、抵抗力强,所以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大家不可忽视的是,确实有混吃感冒药导致呼吸抑制甚至死亡的案例。

那么,感冒药物到底应该怎么吃才是正确的呢?
1、人感冒后的症状表现各不相同,如果症状不严重可以不吃药,通过休息、多喝水、通风得到缓解。但如果症状严重造成生活质量下降,就要对症选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中成药的选择要分清是风热感冒还是风寒感冒,需对症选药。使用中成药抗感冒时,要辨证用药,根据不同类型的感冒选用不同的中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感冒药中有一些特定成分会对特定人群的身体、工作造成影响,因此不同人群要选择合适的感冒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述知识我用了一整个下午向吴总宣教,吴总看我的眼神逐渐从欣赏转为敬佩。据可靠编导后来透露,吴总说:“我原来以为王成钢的博士学位是买来的,现在才知道原来他确实读过医学院。”

【大医生 小讲堂】

感冒药使用误区,测测你中了几招
1.盲目用药。
症状不严重也吃药,只要稍微感觉发热,即使体温不超过38℃,也用退烧药。
实际上发热是人体正常的自我保护机制,发热时全身的“抵抗组织”都会被激活起来,发挥正常的抗病作用。但是体温过高,身体出现过激现象,抵抗过头了对机体是不利的,这个界线就是38℃,所以自备体温计,体温超标以后再服用退烧药。

2.超剂量服用。
不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或不按医师指导服用药品,错误地认为“感冒药多吃一点也无妨”,甚至以为服用药物量越大好得越快。
3.感冒后心情急切,服药过于频繁。
服药频繁会造成药量加大,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4.同时服用多种含相同成分的药。
有人患感冒后,为尽早治愈感冒,常同时用几种感冒药,以为可更好地改善症状。还有的患者总是抗生素、解热镇痛药、中成药一起服用。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目前治疗感冒的药物品种繁多,组成类似,所以药物作用也大同小异。这就是吴总所犯的毛病,所以她是我们的反面教材,有助于大家成长。原则上,感冒用药宜“少而精”。用一种药物有效时,就不必用两种药物。两种以上感冒药同时服用等于加大药物剂量,不良反应的危险性也成倍增加。

5.认为儿童是成人的缩小版,将成人感冒药分成小剂量喂给孩子。
孩子服用成人药物会造成药物蓄积,且无法保证剂量准确。
6.感冒时滥用抗生素。
感冒是病毒感染性疾病,抗生素对病毒是无效的,只对细菌有效,如果未发生细菌感染,应用抗生素后并不能缩短感冒的病程,还会引起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