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为数众多的大江大河中,怒江是唯二在今天仍然基本保持了原始生态的大河流(另一条是雅鲁藏布江)。怒江流经横断山区,地势起伏极大,蕴藏水能极为丰富。然而水能理论蕴藏量高达五万兆瓦的怒江,其开发计划却被无数次打断叫停,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进行开发。怒江水电,何以至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江并流

十年博弈

关于怒江水电,一直流传着这么一个段子:水力学家和生物学家搭伴入云南赏怒江,望着滚滚江水气势磅礴的向东奔腾而去,水利学家惋惜之情勃然而生,叹息道:“这么汹涌的水可以发多少电啊?可惜白白流失了!”一旁的生物学家却出言反驳:“这么美的原生态河流,幸好没有被开发破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怒江第一湾

段子或许是假的,但开发与保护之争却是真的,故事还得从国家电力体制改革说起。

2002年,为了确保能源安全,加快电力市场化,国家电力公司进行了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当时的国家电力公司是国内电力业的“齐桓公”,春秋首霸,一匡天下,九合诸侯,拥有全国六成的发电装机和八成的电网,是电力业当之无愧的“老大哥”。

为了促进电力的市场化,使电力行业产生足够的市场竞争,国家电力公司被一分为七,分成了两网(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五集团(华能、大唐、国电、华电、中电投)和四个辅业集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革“立竿见影”,五大新生发电集团借着政策东风,在全国“跑马圈地”,一大批电力建设从业者摩拳擦掌,立下了一番战天斗地、再造乾坤的伟愿。五大集团之外的“小诸侯”则避其锋芒,下沉农村市场。一时间,整个全国电力行业完全可以用热火朝天来形容。

在这个大环境下,云南的电力建设者自然是不甘人后,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储能极为丰富的怒江,将怒江水电的开发视作云南电力建设下一步的重点。

2003年,一份倾注了云南电建人众多心血的《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报告》被提交,在这份报告中提出了“两库十三级”的水利开发方案,工程静态总投资却仅为896.46亿元,全级总装机容量达2132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029.6亿千瓦时,比三峡大坝的年发电量多182.8万千瓦时,将一举扭转云南电力不足的窘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3年8月,国家发改委在北京召开了关于《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报告》的审查会,会议虽然对报告予以通过,但怒江水电的开发计划却也受到了国家环保总局的质疑。

次月,国家环保总局召开了“怒江流域水电开发活动环境保护问题”专家座谈会,这次座谈会中有27名专家表示反对怒江水电的开发,其中包括5名院士。他们认为怒江的水电开发计划并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原始生态环境相对完整的生态河流”。

这次争论很快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并在媒体的参与下演变为全国热点,地方政府、环保部门、水电集团、非政府组织、专家学家以及一大批普通民众都参与到了这场争论之中。

十月底,国内反对声达到顶峰,62位科学、文化艺术、新闻、民间环保界的人士在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发起联合签名,反对怒江大坝的建设,引起全国关注。

面对汹涌的舆情,时任总理温家宝在怒江水电开发计划上做出批示“对这类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且有环保方面不同意见的大型水电工程应慎重研究,科学决策。”这句批示为怒江水电之争暂时的画上了句号,怒江水电开发由此搁置。

另辟渠道:小水电

对于云南政府而言,怒江有不得不开发的理由。

2003年,云南全省人均用电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75%,怒江州的情况更为严峻,人均年用电量仅为云南全省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有三分之一的村落甚至没有通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怒江州泸水市

明明坐拥金山,却只能空手而归,个中滋味恐怕难以言说。一番琢磨后,云南政府决定另辟渠道,避开怒江干流和大坝建设,在怒江支流进行小水电开发。

按照这个思路,云南政府于2003年下发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小水电发展的决定》,这份文件在今天被视为云南水电发展的“关键文件”,一举扭转了云南缺电的困境。以怒江市为例,2003年怒江州仅有水电站30座,总装机规模不足8万千瓦。在文件发布后,怒江州政府高度重视,等到2015年,怒江州中小水电站已有95座,总装机容量达到129万千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让怒江政府困扰的不是电力不足,而是电力需求不足,水电供大于求,白白浪费了不少电力。为此,怒江政府正以廉价的电价招商引资,吸引企业落户怒江。

生态之路

2013年,怒江水电开发方案进行了一次修订,从“两库十三梯”变成了“一库四级”,这一计划被列入了《水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但时至今日,十二五规划中的四个大坝仍处于停建状态。

截至2020年,怒江仍未有大型水电设施建设。

此时,我国的发展战略开始转型,习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曾说过希望云南能够“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做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该年年底,省委书记李纪恒表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怒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用足、用活国家公园政策,停止小水电、小矿山开发,在保护生态环境上下硬功夫”。

2016年,怒江州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停止中小水电开发实施意见的通知》,结束了云南中小水电开发的进度,开始走上一条生态为先的发展道路

2015年12月举行的怒江州脱贫攻坚会议上提出要打造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通过国家公园建设将怒江州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次年,云南省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在昆明组织召开了怒江大峡谷独龙江国家公园设立评审会,这两个国家公园的规划均顺利通过了评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了云南新的发展理念,随着两大怒江公园的建设,未来的怒江还将更加美丽,更加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