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波兰王国的风雨彩虹】
公元9世纪至14世纪,10世纪末,坚韧不屈的波兰人民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后,终于在美丽的波兰大地上,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正如一切战略要地一样,波兰王国的崛起之路必然要与战争相随。虽然波兰王国经历了数次瓜分、数次衰落,但坚强的波兰人民并没有向命运低头,他们挺起胸膛、满怀信心地为王国的独立和崛起而英勇奋战。
【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崛起】
皮雅斯特王朝的第一位波兰大公,波兰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被后世尊称为“波兰国父”。他在位时期,基本上统一了波兰的国土。
在人类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国家,它美丽富饶但又多灾多难。它的苦难曾让我们感到悲愤和同情,它的崛起曾给予我们信心和力量,它的美丽曾让我们向往和留恋,它就是波兰。
“波兰”在斯拉夫语中意为“平原”或“平原之国”。从世界地图上看,这个“平原之国”位于欧洲大陆中部或中欧东北部。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欧洲列强必争之地。因此,历史上的波兰屡遭列强瓜分。然而,向来热爱和平、民主和自由生活的波兰人民并没有屈服气馁,而是带着坚定的信念,带着奔涌的激情和淋漓的鲜血,在战役之中前进。他们团结起来,拿起武器,一次次使波兰大地重现光明。
波兰人是西斯拉夫人的一支,最初分布在西起奥得河、东至布格河和维普什河之间,后来北到波罗的海,南到喀尔巴阡山,都留下了波兰人的足迹。
波兰国家的形成相对比较晚,直到公元9世纪末10世纪初才逐渐形成。大约在9世纪中期,在波兰地区出现了两个部落联盟:一个是小波兰部落联盟,称为维斯瓦公国;一个是大波兰部落联盟,称为大波兰公国。当维斯瓦公国遭到摩拉维亚国家的侵略而灭亡之后,统一波兰的光荣使命自然落到了大波兰公国身上。大波兰公国地处瓦尔塔河中游,位置适中,首都格涅兹诺有坚固的防御设施,较少受到德意志和捷克封建主的侵略,而且境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于是大波兰公国的王公梅什科一世顺应历史潮流,统一了大部分波兰地区,开创了波兰王国的美好新时代。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迎合新兴封建主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提高波兰的国际地位,波兰王国的开国君主梅什科一世,于965年与捷克结成政治婚姻:娶了捷克公主杜布拉娃为妻,并开始信仰基督教。这之后,梅什科一世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基督教。从此,波兰加入了基督教文明世界的行列。
【“勇者”时代】
992年,梅什科一世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他在临死之前做了一件糊涂事,即把国家分给了几个儿子。这边父亲刚一咽气,那边几个兄弟就开始了自相残杀。这种骨肉相残的局面一直持续到长子“勇者”波列斯拉夫夺得王位,才宣告结束。波列斯拉夫继承父亲的遗志,收复了克拉科夫和散多梅希在内的小波兰地区。这样,父亲未完成的事业:统一波兰,终于被儿子实现了,并由此开辟了一个“勇者”时代。
波列斯拉夫继承父志,收复失地,统一波兰,成了波兰历史上伟大的帝王。
在波列斯拉夫手握长剑扩大波兰王国版图的同时,他也意识到和平对于巩固统治的重要性,因而他采取了灵活多变的外交政策。他首先对德意志推行睦邻友好政策,与德意志皇帝奥托三世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奥托三世亲切称波列斯拉夫一世为“兄弟和帝国的同事”“罗马人民的朋友和同盟者”。在奥托三世支持下,1025年,波列斯拉夫一世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加冕称王。
波兰与德意志的友好关系随着奥托三世的病故而终结。德意志新任皇帝亨利二世野心很大,对波兰推行赤裸裸的侵略政策。于是双方围绕着乌日茨和米尔斯科的统治权再起争端。经过长期的战争,亨利二世被打败,被迫宣布放弃对这两地的统治权。“勇敢者”波列斯拉夫又一次勇敢地捍卫了波兰的独立和主权。
对于当时斯拉夫国家中的第一大国:罗斯,波列斯拉夫在统治初期也经常给一些好处费。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他还把自己的女儿远嫁过去,以求万世太平。
在波列斯拉夫一世“一手执剑,一手送糖”的外交政策下,波兰王国的统治面积日益扩大,成为当时仅次于罗斯的第二大斯拉夫国家。可以说正是在波列斯拉夫一世的统治下,早期封建波兰王国才逐步崛起并发展到了极盛。
不幸的是,才体验了2个月的国王生活,波列斯拉夫就带着遗憾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勇敢者”的离去使得刚刚崛起的波兰王国又逐渐衰落下去:历经艰辛才完成统一的波兰王国,再次陷入了无止境的封建分裂的混战局面中。
【短暂的中兴】
1037年,在波兰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席卷了整个波兰地区,并且波及西里西亚。据波兰史书记载:起义者“举行暴动,反对主教和神父。其中有些人被剑刺死,得到高贵的惩罚;另一些人则被乱石砸死,得到可耻的处罚”。
正当波兰地区陷入一片混乱的时候,捷克大公趁机率兵侵入波兰。捷克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德意志皇帝亨利三世的强烈不满,因为他不希望一个强大的捷克出现在他的面前,也不想看到波兰起义的火焰蔓延到易北河和波罗的海沿岸的斯拉夫人地区。于是,亨利三世决定出兵援助波兰封建主镇压起义,并迫使捷克从波兰撤兵。
当农民起义的号角越来越微弱的时候,在农民起义中流亡国外的卡齐米日一世回到国内,并登上王位。卡齐米日一世看到波兰四分五裂的状况,意识到要想重新恢复昔日辉煌的波兰王国,仅仅依靠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首先求助于基辅大公雅罗斯拉夫,娶他的妹妹为妻,双方结成亲家。随后,他又拜见了亨利三世,请求他出面调解一下波兰和捷克之间的关系,在黄金白银的诱惑下,亨利三世爽快地答应了。不久,西里西亚便回到了波兰王国的怀抱。
这样,在卡齐米日一世的多方活动下,波兰重新实现了统一。波兰人民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卡齐米日也因此被亲切地称为“中兴者”。卡齐米日逝世以后,那个美好的中兴局面没能维持太长的时间,波兰大地上又开始硝烟弥漫。在那个群雄逐鹿的时代,歪嘴的波列斯拉夫三世依靠广大骑士参数图片)最终胜出,暂时统一了波兰。
然而,这美好的一切随着波列斯拉夫的去世而化为了泡影。父亲死后,儿子们并没有执行他的遗嘱:实行长子继承制。为了争夺王位,兄弟之间早已忘却了儿时一起度过的幸福时光:他们拉帮结派,组成自己的小集团,随时准备置自己的兄弟于死地。
【多事之秋】
13世纪对于波兰人来说,注定是个多事之秋。一方面,国内王位争夺战正处于白热化的阶段;另一方面,普鲁士人和鞑靼蒙古正在旁边静静地看着那些反目成仇的波兰王子的笑话,准备时机一到就拔剑指向波兰。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局势之下,波兰王公愚蠢地采取了一项引狼入室的政策,即求助条顿骑士团来对付北方边境的大敌普鲁士人。只见一批批身穿白衣,胸佩黑十字的骑士如恶狼般地源源不断涌入波兰,等到他们凶性大发时,波兰大公们才如梦初醒,但为时已晚。
那边鞑靼蒙古人也没闲着,忙着趁火打劫:他们在波兰东南部焚烧城市和村庄,俘虏和屠杀百姓。鞑靼蒙古的野蛮入侵遭到波兰人民的顽强抵抗,最终被迫撤退。蒙古人退出后,波兰王公便顺应民意准备重新建立统一的波兰国家。最先进行统一尝试的是西朗斯克和大波兰的王公们,但均以失败告终。
1304年,流亡匈牙利的“矮子”瓦迪斯瓦夫冲破重重阻力,悄悄回到了波兰。他的到来恰如黑暗里的一盏明灯,为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波兰人民指明了前进的道路。然而,瓦迪斯瓦夫所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在国内,教俗权贵和城市贵族竭力反对统一;在国外,西部的勃兰登堡和北部的条顿骑士团不断蚕食波兰领土,南部的捷克国王贪婪地觊觎着波兰的王位。瓦迪斯瓦夫没有被眼前的这一切吓倒,他明白只要有人民在,自己就有成功的希望。因此,他在各种场合都不忘展现自己和蔼可亲、体贴民情的美好一面。这样过了没多长时间,他便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民意支持。
波兰国王,是波兰恢复王国地位后的第一位国王。他在位时期,把波兰诸多的小公国合并为一个王国,为波兰王国的强大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稳定了自己在小波兰的统治后,瓦迪斯瓦夫开始施展自己的外交才能。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地争取到匈牙利和立陶宛的支持。在他们的鼎力相助下,瓦迪斯瓦夫基本上统一了波兰,并将统一的波兰重新定名为“波兰王国”。
1320年的一天清晨,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瓦迪斯瓦夫迎着东升的太阳来到了教堂,在那里,格涅兹诺大主教早已等候多时。良辰吉时已到,主教把象征着无上权威的皇冠郑重地戴在瓦迪斯瓦夫的头上。只见瓦迪斯瓦夫温柔地抚摸着这金灿灿的皇冠,忍不住内心的喜悦笑了起来。瓦迪斯瓦夫死后,虽然波兰王国在崛起之路上遍布荆棘、充满坎坷,几度遭到侵略者的瓜分,但被波兰人民的英勇奋斗,挡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