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言

相对过剩是市场经济系统内在固有主要矛盾之一,它是其经济危机的主要根源;投资、消费、出口等出清其相对过剩商品是应对危机的主要经济方案,但它们都受传统债务货币金融约束累积债务导致其边际效果越来越差……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研究表明,通过非债主权货币投资公益经济高效转化市场主体相对过剩商品为公益资产的储备需求新经济方案,可能就是当今世界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相对最高效的经济方案。

1

“新宏观改进”机制简介

经济系统中基于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的常态化帕累托改进简称为“新宏观改进”。

中国当下政治经济发展理想目标可概括为“市场繁荣、公益发展、充分就业、共同富裕、生态文明和社会和谐”。若要这些理想目标逐步同时实现而没有冲突,则经济体中一定要存在常态化帕累托改进机制;幸运的是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恰好就具备了这种机制即“新宏观改进”机制。

新宏观主义一句话精髓“主权货币购买公益商品的同时,为市场主体实物利润的价值实现提供常态化外生性货币源泉。”中,清晰可见主权货币购买公益商品,既补偿了市场主体的实物利润价值,又为公益储备提供了商品源保障。

市场主体的商品产销过程动态连续,主权货币动态连续购买公益商品,既动态连续地货币化补偿了市场主体的实物利润,让市场主体投资方的货币利润有了常态化补偿机制,同时又自动地源源不断地为公益经济输入各种有用的商品,市场经济与公益经济二者间因此而完美地联接起来了。可以形象地说是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这座“桥梁”联接了公益经济与市场经济,从此公益经济市场经济间不存在任何矛盾冲突,它们间协同互补荣辱与共地联接成了一种新的“市场-公益”二元经济有机系统。中国混合经济体系恰好符合这种有机系统的特征。

在这种“市场-公益”新二元有机混合经济系统中,公益经济以实物公益产出为主要目的,不以赢利货币为目的,不与市场主体争抢货币利润源(公益经济领域就业者得到的主权货币性收入或财政补贴性收入反而是市场主体的消费源利润源);市场主体可以放手充分发挥能动性依规守法地多生产,尽可能多地提供各种有效供给,不用再担心实物利润无法货币化实现了,其实物利润部分的货币利润补偿可直接由主权货币购买实现……此过程中一般市场主体出清相对过剩商品得到货币利润,国家投入主权货币得到实物财富用于公益消费或投资,二者协同增长成为常态……

若用中国阴阳和谐文化理解“市场-公益”二元有机混合经济的高效性,此高效性就是市场之阳与公益之阴和谐平衡互补的结果(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市场激发创富活力利于高效竞争促进技术进步与推广,公益经济高效凝结国民剩余劳动积累公共资产保障公平和谐,二者平衡互补协同发展是产生“新宏观改进”的根本原因。

更通俗地讲,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主张央行发行非债主权货币补贴公益国企赚公益或消费或积累,普惠国人和谐社会同时这些非债主权货币或直接或间接购买其他市场主体商品或投资公益或消费,市场主体出清相对过剩商品赚钱从而可持续。此种市场与公益协同繁荣机制使得中国当下政治经济发展理想目标之“市场繁荣、公益发展、充分就业、共同富裕、生态文明和社会和谐”成为可能。

2

中国混合经济的高效实践及其改进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管理层实事求是摸索实践得到的混合经济体系成就显著;不但市场主体充分发展了,公益国企也用约100万亿元人民币的账面货币亏损代价保障了全国经济的稳定和就业的充分并高效转化了市场相对过剩等库存而积累了1300万亿元人民币价值量的国有公共资产。不妨设想如果中国没有公益国企的这种亏钱赚公益同时利润补偿市场主体的成就,中国市场经济因其相对过剩商品无法有效出清而导致的经济危机一定会比现有的危机严重百倍千倍。

虽然中国混合经济与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恰好契合而表现出一定的高效性,但因其理论的不自觉(管理界及学界现明白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奥妙的人还很少),进入改革深水区的中国混合经济现正处于无石头可摸而被迫转入低增长“新常态”困局。如何破此困局?新宏观主义者认为当下最有效的方案就是充分理解“新宏观改进”机制后大胆大力发展公益经济。

“新宏观改进”机制是“市场-公益”二元混合经济系统的本质特征;它活力常青的关键在于“利润补偿”和“储备需求”都要充分到位,即既要保障市场主体宏观货币合理赢利还要充分高效凝结所有经济要素转换成公益资产储备。

综观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成就与不足,新宏观主义者认为相关的“利润补偿”和“储备需求”都还不够充分,不仅公益经济的发展不充分(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本应公益托底的产业也部分甚至大部分市场化了),市场主体比重相对过大也导致市场实业合理货币赢利普遍不足(尤其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近三年中市场主体实业经营举步维艰);必须继续彻底解放思想充分理解“新宏观改进”机制的内在逻辑,然后大力拓展公益经济,让更多的人财物投入公益建设,此既能增加就业又可公益普惠全体中国人还能更充分地利润补偿其他市场主体。

“市场-公益”二元混合经济系统中公益转化市场主体相对过剩并凝结其他经济要素为公益资产或消费或积累的效率是很高的。这种高效性基于公益经济规模大、技术成熟、交易成本低以及全民支持等。

3

公益经济领域的拓展

公益经济主要领域包括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升级,科、教、文、卫、体等公益事业的升级与完善,社区公共品的提供和公民个体基本衣、食、住、行、医、教商品或服务等保障。公益资产可以“天地为仓,智力为库” 储备之。“储备信托基金RTF ”可高效募集国民存量储蓄投入公益储备建设,非债主权货币支付基金利息等。此既增加公益产出,又消除热钱炒作,同时还可提供大量公益工作岗位保障就业繁荣市场,多赢!

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研究过程中已经产生了一些具体的储备需求实践方案,此综合归纳给出七类公益经济拓展方案如下。

方案一:社保基金购买公益资产保值。如社保基金出资4万亿元人民币购买中铁总公司的铁路资产,央行每年支付2千亿元人民币利息为社保基金保值,而中铁总公司改组为几大客货运公司,展开合理竞争,提质降价,增进社会福利。该举措可化解中铁总公司的债务危机、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困境、央行再贷款难题等。

方案二:主权货币支付公益资产使用费。如国家高速公路通行费可由主权货币支付,此既保障PPP投资者的合理利润,又降低市场主体物流成本等。

方案三:民生保障。央行补贴或购买国民医疗健康服务,为国民提供廉价医疗及保健服务,实现病有所医和健康中国的目标。主动刺破房产泡沫,相对过剩房产由央行购买后廉租给国民使用,此既化解房产危机又可降低部分城市居民安居成本。央行支付不满18岁与60岁以上国民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者扶助费用;大量兴建公益性社区养老托幼机构成本性经营,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目标。央行补贴或购买科教服务,大幅提高科研投入及教育投入,为国民提供免费职业培训等,实现学有所教的目标。

方案四:公益新农村建设。央行出资大量改造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为国储备绿水青山良田沃野,实现农业现代化,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努力将农村建设成为可安居10亿人的人口蓄水池,夯实中国城乡融合基础。

方案五:大宗商品价格调控。商业银行储备基金以低于行业成本价收储煤炭、钢铁、稀土、锡、镍、铟等稀有金属,在经济高涨时抛出,以稳定产出规模,避免供给的暴涨暴跌。

方案六:知识产权储备。建立专利、艺术品、勘探成果等新财富股份市场,央行逢低择优买入重大的专利、艺术品、勘探成果,遴选合格企业免费实施。从根本上实现专利、艺术品、勘探成果公共品化,实质推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与储备前延。

方案七:重要基础设施再建设。复制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公益国企为国高效积累公益资产的经营模式,继续在交通、能源、通讯及新基建等方面发力,夯实国家可持续发展基础。

此七类方案仅仅是当前中国经济中一些急需拓展的代表性公益经济领域,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结合中国政治经济实际需要,可以与时俱进地设计出成千上万的公益实践拓展方案,管理者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边际效用相对最大的方案优先实施,逐步推广普及……

“市场-公益”二元有机混合经济中,市场比重与公益比重如何实现最佳匹配?理论上讲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市场主体相对过剩商品基本都能被有效转化成公益资产即可,实践中则要综合国家政治经济需要动态调整之。就当前中国混合经济实际情况及共同富裕等诉求而言,大力拓展公益经济正当其时。

4

中国混合经济中的市场经济主体比重相对较大而公益经济主体比重相对较小(阳亢阴虚),导致“新宏观改进”机制效果发挥得并不充分,面对改革深水区各类问题,我们宜继续彻底解放思想,充分理解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新宏观改进”之奥妙,大胆大力拓展公益经济领域。

乡村振兴是当下中国最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它是在当下城市就业困难城市病逐渐严重乡村严重衰落背景下的正确选择。中国农业既要现代化又要普惠中国人,既要确保中国粮食安全还要为国储备维护绿水青山良田沃野,还要高效利润补偿城市市场主体出清其相对过剩商品,并能充分发挥新农村人口蓄水池作用即既可随时随地吸纳城市无业人员就近下乡低成本就业生息又能高效地为城市发展提供后备人才……如何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分析表明,只有基于“市场-公益”二元有机混合经济将新农村整体看成是一个公益经济领域进行建设与管理,才可能实现这些目标。反之,若仍沿用市场经济思维将新农村建设成若干市场经济主体与城市其他市场主体零和性竞争货币利润,则只会继续加重市场经济竞争性危机并同时失去“新宏观改进”相关系列好效果进而大大延缓新农村建设进程。

出清市场主体相对过剩库存拉动经济的的传统方法主要有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债务金融系统中它们都具备债务拉动特征。出口顺差大了贸易纠纷就多,赤字太大政府危机爆发概率增大,企业投资累积债务太多还本付息压力大增,国民借贷消费太多则次贷危机;综合总体看这些传统去库存方法的效果已经越来越差。此预示着传统债务金融急需改变。

如何改变?非债主权货币引入利润补偿市场主体是一个有效方法,它可以较大程度化解传统债务金融危机。非债主权货币的全民所有性质决定了它的使用必须是为了全民福利,因此它的使用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按人平等发钱,二是投入公益经济建设。按人发钱对消费的促进见效快但无对应资产积累只适合于特殊困难时期应急(治表);公益建设则可以作为常态化方式使用,即既可常态化利润补偿市场主体同时又为国持续积累公益资产(固本)。

“罗斯福新政”是西方发达市场经济体系在大萧条危机时探索混合经济的成功典型(罗斯福新政主旨是以工代赈国家赤字投资主导公益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估计凯恩斯主义的产生与它有一定关系。),但此类探索在大萧条危机化解后就逐渐停止了而没有在西方欧美国家形成真实混合经济模式,传统市场自动均衡理论继续主导西方经济。其中原因当然是综合的复杂的,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理念根深蒂固以及传统债务金融理论始终没能摆脱货币的债务性束缚从而十分害怕政府赤字太大的系列副作用。此提示中国混合经济深化改革进程中首先要摆脱传统债务金融束缚,科学使用非债主权货币高效拓展公益经济领域。

主权货币投入公益建设,积累的是全民所有的公益资产,其债务当然也是全民所有;理论上完全可以将此类主权货币债务非债务化。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混合经济中,公益国企用账面亏损不到百万亿元人民币的代价为国积累了1300万亿元人民币的实物公共资产(同时还为国提供了大量其他正外部性公益),显然,这样的公益投入产出成果越多越利于国家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管理者们不应当被公益国企百万亿元人民币账面公益债务束缚了手脚而忽视了对应的1300万亿元人民币实物公益资产积累的好成果,宜尽快将其账面百万亿元人民币公益债务非债务化并全面复制改革开放中公益国企大赚公益的经营模式。

现代货币理论(MMT)已经为改变传统债务货币金融作了一些努力,但其“国债非债”似是而非并未完全挣脱传统债务货币理论的约束。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明确界定主权货币只能用于全民公益建设,此类主权货币负债当然就是全民公益性负债,它等同于国家自己欠自己的债务,国家自己欠自己的债还也是还给国家自己(左右手对倒变一下记账方式而已),所以它并不真正具备债务意义即它非债务。由此可见,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在为市场相对过剩库存商品寻求有效需求同时顺便地就解决了非债货币金融的理论基础问题。

主权货币非债化,并非要取代传统债务货币金融而是与之协同改善金融生态为一国政治经济和谐可持续繁荣保驾护航。非债主权货币通过公益建设利润补偿其他市场主体,可有效地转化市场相对过剩商品为公益资产、保障就业、缓解债务危机、繁荣公益、和谐社会等。

结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场主 体相对过剩商品的及时出清主要依赖投资、消费和出口;但因受传统债务金融约束,政府借钱投资或消费则赤字增加、企业借钱投资则累积企业债务、居民借贷消费则增加居民负债、出口顺差增加对应进口国逆差性债务增加,各类债务逐渐累积导致各类危机而不可持续。

中国混合经济高效实践和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研究表明,“市场-公益”二元有机混合经济可以高效地将市场主体相对过剩商品转化成公益资产储备累积,同时其非债主权货币还将与传统债务货币 协同改善金融生态从而更利于中国混合经济可持续繁荣。中国经济的管理者们今后须在充分理解“新宏观改进”基础上,理论自觉地大胆使用非债主权货币利润补偿其他市场主体转化其相对过剩商品为公益资产储备积累,从而实现 “市场繁荣、公益发展、充分就业、共同富裕、生态文明和社会和谐” 等理想目标。

2022年8月22日

第1经济,致力于学术研讨、产业监测和部门应用!

版权所有 非授权不得转载

一綫企服小程序 /扫码共享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