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搭公交从南禅山车站下车,沿其西边的白马桥道走大约两分钟,便能看到「白马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义洲

义洲,指这片洲地是在几片沙洲中最外的一块,泛指白马河出闽江口处一带地域,含有台江区内闽江冲积洲位置在最外的意思。福州方言“外”就念“义”,口语音同,“外洲”便书写为“义洲”,定为了这个地片名。

据《台江区志》考释:北宋之后,闽江水域泥沙不断淤积,渐成了零散的沙洲。昔年洪水经常泛滥成灾,每逢汛期,南台海防防汛锣夫驻扎这块洲地日夜值班,如遇汛情,鸣锣示警,以便民众做好防汛工作。这块无名洲地,最初众称“锣夫洲”。由于锣夫洲相对其他洲而言,处于外围,又被称为外洲。“外”和“义”福州方言同音,地名便称“义洲”。外洲称为义洲,还有一种解释,指洲地在钓龙台之外的意思。

所以,《福州百科全书》这样释名:义洲,地片名,位于台江区西南部,泛指白马河南段以西,先进路及宁化路南段至闽江北岸地域。古为木材、薪炭集散地,清朝末年,义洲是全国著名三大木材市场之一,鼎盛时期这里的「火贩」能掌控着全国木材市场的动脉。火贩,是对福州当时做木材生意的商人的称呼。

古时锣夫洲处闽江下游北岸,连接西湖和闽江的白马河,每逢涨潮,水流奔腾澎湃,形成涌潮。明代“南台十景”,“白马观潮”即为其中之一。每年以农历八月十八日潮汛最大,专程来此观潮之游客,不计其数。清末,为了方便木材的运输,由福州木帮商会集资,建造横跨于白马河之上的白马桥,桥长74米、宽3米,花岗石3墩4门,桥上尚有雕栏彩绘之属,以后残破不堪。至今,经历多次重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国时期,义洲地区工业落后。新中国成立后,福州市人民政府在今工业路一带开辟工业区,辖区内较为知名的福建省、福州市属工业企业有有福建机器厂、福州灯泡厂、福州电子管厂、福州第四机床厂、福州无线电四厂及五厂等,促使义洲地区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迅速发展。

义洲现为华侨中学、福州对外贸易职业中专学校、福州市台江第六中心小学等校园所在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END·

责任编辑 | 庙小妖风大

校对丨古力波

图文来源丨《福州地名》、《平话》、网络等

如侵请后台联系我们删除

该文谨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

本条内容归福州小鱼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