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言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各类市场主体欣欣向荣,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公益资产也高效地积累了1300万亿元人民币价值量,这些公益资产又为中国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生产力基础。随着城市各类公共设施及铁、公、基等公益资产的逐步建成,再继续投资建设时的边际收益将较大幅下降。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分析表明,当下中国最大的公益民生工程之公益新农村建设才是投入产出边际收益相对较高的大工程,国家大力投入建设之既可大大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利润补偿市场主体还可为国储备绿水青山良田沃野等,好处极多极大。

1

中国1300万亿公益资产高效积累简析

中国当下1300万亿元的实物公益资产对应的公益国企货币利润亏损性负债估计不会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当下M2约200多万亿元人民币,公益国企债权债务相抵后的净债务量并没有多少,因暂未找到具体准确数据此假定其净债务为100万亿元人民币),其资产负债比为13:1,这是一种十分良好的资产负债情况。依据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推理,此100万亿元人民币的负债实际上属于公益性负债,理论上讲公益债务对应的货币可以等价于非债主权货币,所以它们可以由央行直接支付替换,此相当于央行用100万亿元人民币主权货币购买了1300万亿元人民币价值量的实物国有资产。

13:1的公益资产负债比例,意味着每负债1份价值就能产出13份公益资产价值;此负债投入的1份价值也并不是真的亏损了而是被中国国内其他企业主体赢利拿走了。此类国家货币利润亏损转换市场相对过剩积累公益资产同时让市场主体相对过剩商品得以出清而货币赢利保持活力的混合经济,正是中国混合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主要秘密之一。

公益国企生产公共资产的效率很高,其经济学逻辑主要是相对过剩的转化效率很高。公益性国企生产时,自己生产大部分生产资料,还会购买其他市场主体产出的商品作为部分生产资料,再经过劳动加工形成最终可消费可储备的公共品;消费性公共品直接被国民们消费,产能性公共品作为生产力软硬件资产被储备积累,不存在任何浪费;再加上公共品生产规模大、技术成熟、交易成本低和国家政策保护等,公共资产的生产效率自然就很高了。中国1300万亿元价值量公共资产的积累就是基于公益国企的这种生产的高效性。

从资产负债角度看,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积累的1300万亿元人民币实物公益资产对应的负债约100万亿元人民币,其资产负债比为13:1,这是一种十分良好的资产负债情况。

从传统债务金融视角看,100万亿元人民币的公共债务已经成了中国当下混合经济中公益国企持续发展的障碍;但从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视角看,此100万亿元人民币的公共债务等价于相同数量央行主权货币在混合经济宏观运营中购买市场主体相对过剩商品高效转化成公共实物资产时用掉了。

在现有生产力基础上,中国每年可以积累更多价值量的公共资产;假定未来20年中国央行仍以100万亿元主权货币支持公益企业既廉价地为国民提供大量公益正外部性又解决大量就业,同时还能再为国家积累1千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增量公共资产,将是一种十分优良的经济成果。显然,这是公益性国企一种极高效率的赚物亏钱经营方式。

2

公益新农村大建设是中国当下最有效的投资

当下中国,继续城市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及铁、公、基建设等仍必要,但因其投资边际效益已经相对较低;基于中国农村农业当下情况、基于城市居民就业难及内需严重不足等市场失灵现象,基于乡村振兴全面共富现实需求,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者倡导国家大力财政投入或非债主权货币投入公益新农村建设。

公益新农村建设为每一个中国人提供一最低生存保障基础,它是中国和谐文明富强的重要基石,它为国储备绿水青山良田沃野,它低成本安居10亿中国人繁衍生息为国建成一高效人口蓄水池,它间接利润补偿城市其他市场主体转换其相对过剩为公益资产让市场繁荣公益发展,综合看它的好处极多极大…

公益新农村公共资产的价值量在持续一二十年投入建设过程中将得到巨量积累,也许仅仅它的绿水青山良田沃野好生态价值就能回报全部国家投入价值还有余,此表明国家投资公益新农村建设并不仅仅是表面上看到的输血扶贫亏损,而是实实在在夯实农业农村生产力基石的高效投资。

试想一下,若国家每年投入5万亿元人民币左右于公益新农村建设,二十年共投入100万亿元人民币货币,即使此100万亿元人民币一分都收不回来(账面货币利润亏损是100万亿元人民币,与现公益国企货币利润亏损额相当),但在公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此100万亿元人民币投入加上相关村民的剩余劳动凝结等,二十年后,中国公益新农村的各类公益资产总价值将大大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

与中国现1300万亿元人民币公益资产积累历史经验对比分析可知,假定其投入产出边际效益相同,二十年持续投入100万亿元人民币(年均投入为5万亿元人民币)建设公益新农村,届时新农村本身的公益资产积累总价值量亦应达千万亿元人民币水平(即使农村投入产出边际效益只有城市的一半,这个水平也将达到700万亿元人民币左右),无疑,此巨量新农村公益资产将成为中国共富的另一重要公益物质基础。

投入此100万亿元人民币进行公益新农村建设时,既可大大缓解城市就业难题,又能发展农业农村,所亏损的此100万亿元人民币并非真的亏损了,它被中国城市其他市场主体出清相对过剩时赚走了(假定农村只赚实物不赚钱,国家投入货币和农村村民们的货币收入全部用于购买城市市场主体商品自用或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等),总体看就是公益新农村二十年中花国家投入的此100万亿元人民币建成并积累着农业公益资产并解决大量城市无业人员就业生存问题同时让城市市场主体出清库存赚钱而可持续,此即是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指导下中国混合经济“公益花钱赚公益,市场主体售物赚钱”的良性协同经济模式。

不明白混合经济中公益国企亏钱但高效积累公益资产的机理,就理解不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高速发展。西方基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模式,与中国混合经济模式存在很大差异,它们虽然有凯恩斯国家投资理论也有社会福利机制但非主流,他们主要强调的还是市场自身均衡,实践证明经济周期就是他们无法摆脱的梦魇。

中国混合经济体制中,市场活力被激活,但公益国企仍为中国经济支柱,在市场-公益二元协同发展过程中,市场的相对过剩被大量投入公益建设转换成了国家公益资产积累,不存在大量相对过剩性浪费,所以中国才有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高速发展。

当下,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复兴过程中最大的公益民生工程,它的投入产出边际效益相对很高,它积累农业农村公益资产的效率不会比改革开放四十年1300万亿公益资产积累时的效率低多少。

3

社会资本参与公益新农村建设的两种方式

新农村建设以财政投入为主但并不排斥社会资本以相关方式参与。

此介绍两种社会资本(包括国外资本)参与公益新农村建设方式。一是购买公益新农村建设专项国债(主权非债货币保障此国债利息支付),二是直接参与新农村中相关农庄实体承包依规诚实经营竞得资本合理利润。

中国公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资本参与赢利不可能暴利,也不可能允许各路资本主导公益新农村发展方向,各类社会资本必须自觉接受相关红绿灯机制约束。

结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当下投资公益新农村建设时投入产出边际效益相对较高。若持续平均每年5万亿元人民币规模投资公益新农村建设二十年,即使账面货币利润亏损100万亿元人民币,但相关农村农业公益资产积累可达千万亿元人民币左右价值量;与此同时,因有此100万亿元人民币的巨量公共投入,市场主体会得到可观的利润补偿其库存可顺利出清赢利而可持续,城市就业问题亦将同时得到极大缓解…综合看,当下中国政府主导大量投资公益新农村建设于国于民都好处极多极大。

第1经济,致力于学术研讨、产业监测和部门应用!

版权所有 非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