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个月前,我在互联网上浏览关于项目管理的分享式文章。

这一类文章看多了也就没什么感觉了,多数文章都是深究一点:对项目管理展开细致入微的分析。

然而,做工作不同于做学问,这样的文章很难帮助我在短时间内迅速建立起一套宏观的体系。

萦绕我心中关于项目管理体系的困惑依然存在……

时间退回到三年前,由于具有国外工作的经验,回国加入B公司后很快被指派到一个长期的跨国工程项目中。

这是B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最受关注的项目。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制约因素有很多,工程进度、工程预算、施工质量、人员协调……这些因素之间又互相影响与互相制约。

随着自己负责的工作范围越来越大,需要周全的内容也随之增加。

之前与同事聊天,曾有人建议我去参加下PMP课程的学习。

当时由于对国内多如牛毛的职业资格证书存有偏见,以及惯性使然,我对PMP学习的效果并没有多大期望,再加上工作繁忙,也就没了下文。

直到一次出差的路上,我偶然发现同机的德国同事Patrick正在翻看一本很厚的书。

跑工程的出差向来轻装简行,这本厚重的书一下子引起了我的阅读兴趣。

这本书正是之前同事建议的PMBOK指南,虽然是英文原版,但是所读章节却言简意赅地对项目管理的特定方面进行阐述。

出差回来之后,在同事的推荐下我参加了上海欣旋的PMP培训课程。

3个多月的培训与学习受益匪浅。其中对我最大的帮助就是宏观项目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方法论学习。

根据PMBOK的体系框架,整个项目可以从五大过程组与10大知识领域作为切入点开展工作。

在这个宏观的体系框架指导下,我迅速识别出了之前项目管理工作中的短板:干系人管理和风险管理。

经过几次项目组会议,我与项目组成员一起建立起了项目干系人登记册和项目风险登记册。

对于任何潜在的项目干系人与潜在的项目风险都进行预防性登记和预案准备。

虽然工程项目要与各类别,各层次人员打交道,并承受来自不同方面的风险。

但是在相对系统的管理体系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应对状况得到了极大改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如今,这种预防性管理模式已经从我们项目组推广到了整个项目部门。

”Predictable or not?” 已经快成为了我们部门会议的口头语,这也许是对我这3个多月付出的最好褒奖。

除了项目管理体系的建立,项目方法论也是我这阶段学习的心得。

其中部分比较经典的项目方法与技巧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也对我影响很大。

例如在项目进度规划时采用的关键路径法;在进行原因根本分析时采用的鱼骨图;在进行工作分解时候创建的WBS及服务于这项分解的WBS词典,等等。

这些方法与技巧的组合已经通过PMP学习,以一种科学与艺术的方式改变着我们项目管理的手段并加以改进。

同时,上海欣旋培训机构的徐老师,在培训过程中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理论结合实际的联想,也使得培训和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3个多月的 PMP学习与培训使我在项目管理领域获得极大提升。

这是一种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的提升,是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跨越。

这对今后项目管理工作中的科学管理与科学决策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People do not start out with the search for facts, they start out with an opinion.(有效的管理者都知道一项决策不是从搜集事实开始的,而是先有自己的见解。)

我想说,见解对了,决策就对了;决策对了,项目就顺利了。

  • 今日互动:你觉得学习项目管理后,对你有什么帮助?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