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追求完美,而是应该义无反顾地把实验一步步推到终点。

这是施一公在一篇谈论“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的论文中所说的话。在一个科技,创新引领人类的新时代里。施一公已经成为了生物科研界的领军人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5年,获得生物物理博士学位。2008年,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13年,成为西湖大学校长。2019年,成为北京生物研究中心主任。

外人看来,施一公已经拥有了非常成功的人生。他在风华正茂的35岁成为了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放眼望去,普林斯顿大学没人像他一样年纪轻轻就获此殊荣。

就像他2002年在普林斯顿大学的礼堂上说的那样““No one can achieve things be like me”。”

少年人的风采

施一公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他的祖父,母亲,父亲都是高知分子。优秀的基因奠定了他优秀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他的家庭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但他拥有聪明的头脑,还有日以继夜的努力。

他真正崭露头角是在数学联赛的时候,他获得了联赛的一等奖。这个奖项成为了他进清华大学的敲门砖。

在那个时代,他称得上是相当有天赋了。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努力不到的结果,却仅仅只是他扬帆起航的第一站。

越是优秀的人越是努力。这是世界的常态。

在人生中我们都会遇到逆境,但施一公似乎没有,这并不是因为他的运气。而是因为他的优秀和自律。

从他进入清华的那一刻,就开启了他一路开挂的人生。成绩过于优秀的他从清华提前毕业。之后他选择了进阶道路,赴美留学。

毫无意外,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施一公在深造期间凭借着优异的表现,获得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学位。

他在美国的老师对他称赞不已,并以他为傲。这时的他,已经在生物科研领域中绽放光芒了。

对于科研,他一直处于谨慎的状态。不骄不躁,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够在科研界取得巨大成果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选择继续攀登高峰,在美国继续攻读博士后。他知道,所有的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他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

当他在分子领域颇有建树时,普林斯顿大学为了这个人才,给他提供了科研资金以及最好的实验室。

在35岁这一年,他成为了普林斯顿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一时间名声大噪。他成了科研界的明星。所有人都记住了这个清瘦的中国男子。

他这样的人才向来是科研界争相抢夺的对象。在国外的这些年,他的成就十分突出,他在哪里就意味着哪里拥有更好的未来。

心怀山海,眼有星辰。

但他不仅是天赋异禀的科研界大神,更是一个心系祖国,志存高远的人。他拒绝了霍华休斯医学中心的邀请。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要知道,霍华休斯为了挽留他,开出了相当诱人的条件。他已经站在金字塔的顶端了。但他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

他要回国,投身祖国的科研界,他有着自己的格局。他的目光是长远且坚定的。他要为中国的科研事业添砖加瓦。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命运的节点,而回国就是他做的最重要的决定。也是最明智的选择。

回国之后,施一公在他的母校清华大学任教。他的回归让我国的生物学研究踏上了新的台阶。期间,他还担任了清华大学的副校长。

他自己表明他要为清华,为中国的教育更进一步贡献出一份力量。他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科研界和其他国家的差异,以及人才的缺失。他愿意为之奋斗。

倾囊求知,无人能夺。此时他的人生已经算是很出众了。但科学是没有尽头的,他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才能攻克学术界的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清华工作了几年之后,他创办了西湖大学。为祖国输送人才。在施一公的带领下,西湖大学涌现了数百名科研精英。

他做到了他曾经的承诺。为科研界交了一张十分优秀的答卷。由他亲自带出来的学生,每一个都十分优秀且大名鼎鼎。

他的得意弟子有很多。比如获得了“求是科学家奖”的颜宁。他们都为国家的科学发展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之后,一直致力于研究微生物学、免疫学和防疫制品的北京生物研究所,邀请施一公担任研究中心主任一职,他欣然答应。

生物科研界的中流砥柱

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的任何一个身份,单拎出来,都可以吊打一众人。

无数人崇拜他,却没人能做到像他一样。上天似乎都是偏爱他的。但这一切都源于他自己的努力。

从他投身生物科研界开始,一篇篇含金量超高的论文从他的手里被发表出来,他的论文一经面世就在界内砸出水花。

连他的学生都不禁在社交平台分享动态,感叹老师的厉害。在4天之内发表的6篇论文成为了中国结构生物学最辉煌的时刻。言语之中透露着自豪。

塞克勒生物物理奖;生命科学终身成就奖等等,他获得奖项不计其数,而施一公真正厉害的不是他有多少头衔,获得了多少荣誉,担任了什么样的重要角色。而是他的科研成果。

他对于细胞凋亡和膜蛋白的研究耗费了很大的心血。他的研究对于治疗癌症的药物开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科研界的专业术语我们或许不太了解。但这位大佬为生物科研界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的科研成果,宣告着无数条绝望的生命得以拯救。在病魔的面前,我们有了与之对抗的武器。

对于我们这些平凡的人来说,生命得以延长,疾病不再侵扰,就是最好的人生。施一公的这些成就不仅是光环,更是病人的保命符。

就像标题的说的那样,在目前这个时代,还未出现第二个施一公。第二个像他一样在35岁成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