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有位发小在汽车修理厂工作,终于从学徒熬成修车师傅了。多年历练,他的修车手艺越发精湛,加上性格也不错,自然而然的结识了很多车主,甚至有些车主指名让他亲自修。

今天晚上和他一块吃饭,他有点闷闷不乐。原来今天有位车主来修车,都已经把车吊起来准备修了,结果老板狮子大开口,车主嫌贵就不打算在这里修了。

他喝了一口酒,怒骂老板不是个东西,加价加的太多。我给他打趣道:你一个打工的,操那么多心。修理厂是老板的,怎么收费,也不是你说了算啊。

他不同意我的说法,说老板这种做法也影响修理厂的名声,再这么心黑的高价修车,以后谁还愿意来修。最后,他还念叨说那辆车的问题倒不是很大,他一下午就能搞定之类的。

听他这么讲,我突然就对他肃然起敬。作为一个修车工,他忠于自己的本职,并且时刻想着帮客户解决问题,如果将来他开一家修理厂,生意肯定不错。

这么想着,我不由的就开小差了。总感觉今天的故事,好像听过。仔细想了一会,原来是王兴老师也曾在自己的书中讲过类似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很多医生,都是想帮病人省钱的。如何最大限度的帮病人省钱呢?就是用最高效的治疗手段,把病人治好后让他尽早出院。

北京肿瘤医院设立了特需医疗中心,如果在那个住院部治疗,费用会很高。不但手术费贵,每天的床位费也是参考星级酒店的价格。

但同样的,那里的环境整洁,病人家属能够24小时陪护,病人的就医体验也会非常好,相较于公立医院的普通住院部,简直就是VIP的待遇。

有次遇到一位病人,在特需医疗中心住了半个月左右,就急着出院。于是就和患者家属沟通了一番,希望他们再住院一段时间,等恢复个差不多再走。

病人这么说的:谢谢您替我们着想,我们有商业保险,按天给住院津贴,不过最高只给14天。我们不是富裕家庭,这里住院费虽然高了点,但还没有这份保险的住院津贴高,住这段时间已经很知足了,我们还能挣不少钱。

那也是王兴医生第一次知道,保险原来也可以这么给力。其实医生都希望自己的病人有保险,因为不愿意看到有合适的治疗方式能帮到他,他因为钱的问题而不得不放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某天,急诊室收到了一位车祸外伤的病人,伤的非常严重,小肠都被戳烂了,医生花了整整一个通宵才把坏死的小肠切掉,把十几段小肠一段段连在一起,最终成功把病人从死亡的边缘抢救回来。

病人在手术后就被转进了重症监护室,术后的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眼看着这位病人就一点点的好起来了。

可是某天,病人家属却找到主治医师说要放弃治疗。主治医师非常激动,一直拍桌子:不知道你们怎么想的,那我们之前的努力不就白费了吗?

后来才知道,原来这家人真的已经坚持到了极限,该想的法都想了,实在是一分钱都拿不出来了。没有人愿意放弃自己亲人生命的,可是现实就这么残酷。

主治医师看她抹眼泪,也怪罪不起来。病人抢救的那几天,她24小时守在监护室门外,不吃不喝不睡觉。但15天后,她还是艰难的说出了放弃两个字。

医生想帮她发起某某筹,被她拒绝了。她说家里能卖的都卖了,还欠了可能一辈子都还不清的债,她说这都是命,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把丈夫运回老家。

作为救死扶伤的医生,没有人愿意看着这种人间悲剧发生了自己的眼前。可是医院里这样因为没钱治疗而放弃的现实,却在每天重复上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的不是想美化保险,说它多好多好。医生们最纯朴的愿望,就是病人能坚持治疗,让医生用来挽救生命的专业和手段都能派上用场。

明明还有很大的治好的希望,病人家属却放弃治疗,和我朋友看着那位车主无奈的把出了问题的车开走一样,心里应该是失落又无奈的吧。

医生希望所有将来要进医院的人,能在某一刻突发奇想,不是继续去买一条烟,去买一箱酒,哪怕是选择一款最便宜的百万医疗,也就意味着家人不用再忍痛做艰难的放弃抉择。

让所有的‘山穷水尽疑无路’,变成‘柳暗花明又一村’!